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不和上司贴贴就会死 > 第24章 Chapter 24

第24章 Chapter 2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方素商神色从容,甚至嘴角微微上扬,他微微抬手,指向老绅士身后的落地窗:“您身后的窗帘,是明轮纺织厂生产的。100年前,你们说华国不配进入K国市场,可是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面料供应商之一。”

老绅士的眉宇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方素商不疾不徐地继续:“您手边的笔记本电脑,搭载的是华国生产的7nm芯片。10年前,你们认为华国无法突破高端半导体制造的壁垒,可是现在呢?在K国市场,每两台智能设备中,就有一台搭载了华国芯片。”

“现在,您又告诉我,元泽不配进入世界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可事实上,我们已经在牌桌上坐了整整五年了。”

“五年前,元泽启动‘Nova-101’肿瘤免疫疗法研发项目,目前已在K国182家医院投入使用,累计救治患者7963人。”

方素商目光微敛,语气锋利:“反观您的盟友,M国四大药企,过去十年新药研发成功率下降33.5%,市场份额逐年萎缩。而同期,华国的药物研发周期缩短23%,并取得13项全球FDA认证。”

“狮子纵然威风凛凛,但当它爪牙迟钝,终有一天会被鬣狗分食。与其跟在日薄西山的盟友身后摇尾乞怜,不如主动拥抱变革。”

方素商抬手,投影屏幕上跳出一张市场数据图表:“康宁近几年在K国和M国的市场增长停滞,甚至趋于饱和。你们想拓展华国市场,但进展远不如预期,不是吗?”

老绅士的手指顿了顿,目光微微眯起,却没有反驳。

方素商继续道:“康宁的CCD相机在华国市场占有率不足6%,年增长率仅2.1%。如果不尽快扩大市场,未来三年,你们在华国的业务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他微微一笑:“市场竞争是一场长跑,你们可以选择独自摸索,也可以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合作伙伴。”

他翻开文件,指尖轻按其中一页,缓缓推向对方:“如果康宁与元泽深度合作,我们可以将贵公司的CCD荧光探测系统纳入‘Nova-101’在华国的临床路径推荐。目前,我们已与27家顶级肿瘤医院建立合作,每年覆盖超过12万名精准治疗患者。”

Gerson的手指在手杖上摩挲,脸上的神情不再像先前那般漫不经心。

方素商见状,知道对方已被带入自己的节奏,继续道:“除了肿瘤筛查和治疗监测,我们还可以在下一代医疗成像技术上展开更深度合作。”

投影屏幕上跳出新的数据:“全球术中荧光导航市场预计在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而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像市场的年增长率高达17.6%。但康宁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

“如果康宁加入,我们可以提供顶尖的术中导航影像技术支持,并在神经影像领域联合研发。”

老绅士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第一次翻开了项目书,低头认真地看了起来。

方素商没有催促,夹在指尖的钢笔快活地转了个圈。

八千公里外,制药峰会已近尾声。

连续几小时的演讲和市场分析报告,让大多数人难以集中注意力。桌上的矿泉水瓶被拧开又放下,记录本上潦草的笔迹停滞在半小时前,甚至有人已经悄悄低头查看手机消息。

然而,当陆沅庭迈上演讲台,站到聚光灯下,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抬起头。

与台下许多头发斑白的制药行业大佬相比,他的年纪无疑显得“过分年轻”。然而,正是这位年轻的创始人,带领元泽在短短五年内,以惊人的研发速度、突破性的生物制药技术以及精准医疗布局迅速崛起,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前几天,雪松资本看空元泽的报告一出,财经版面更是连着好几天都被“元泽”占据。市场上关于它到底是真正的变革者,还是昙花一现的泡沫的争论愈演愈烈。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过分年轻的创始人,会如何回应?

陆沅庭站定,抬手调试话筒。

没有演讲稿。

他只是语气沉稳地开口:“各位下午好。”

他的声音透过扩音设备,回荡在会场的每个角落。

“十年前,元泽还只是实验室里的一个构想时,有人问我,凭什么认为我们能改变这个行业。”

“我没有回答。因为答案,不是靠语言去争取的。”

“我们选择用实验去证明。”

“彼时,业界普遍认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干预手段仍停留在药物缓解阶段,而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载体的β-淀粉样蛋白清除技术,能够在不损伤神经元的前提下,提高大脑对异常蛋白的代谢效率。”

“实验结果显示,八周内,模型小鼠的大脑β-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了48%,神经炎症水平显著下降;在三个月后,认知功能评分提升了31%。”

“一年后,我们的研究发表于《Neutral》,并被认为是二十年来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

会场灯光微暗,大屏幕突然亮起,一份泛黄的实验报告扫描件出现在投影上,文件的右下角,潦草的签名尚显青涩,却清晰可见——陆沅庭。

“这是元泽的第一个突破,也是我们向世界证明的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