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两位是确确实实地被请到了警局的谈话室里。受害者明确是从楼上掉下来的,而他们只能算是下面最近的目击者。
庄遥生坐在空调风口的正下方,徐徐的凉风吹得他头疼。
马尾辫女孩叫步青莲,17岁,户籍在N市,在读中学生,不知道怎的突然请了假搬到这里。房子是她父母名下的财产,一直空置着,连装修都没有。
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女孩在里面独自居住了将近一个月,所有的行动轨迹只有便利店和空房的两点一线。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来这里,这么长的时间里她在做什么。
这也是警察把庄遥生和魏清留下喝茶的原因。
两个人正好在坠落地点正下方是偶然,可是作为步青莲隔壁的住户,多多少少也能了解到一点她的生活信息。
“我觉得她不是便利店-住处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魏清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坐在旁边揉太阳穴的庄遥生。
负责记录的张警官没有特别在意,但是他还是拿起笔准备写下对话。
“我和他大多数时候都是白天在外,他上课,我工作,回来的时候总是他早一些,”魏清话里的“他”指得是坐在一边的庄遥生,“很多时候,我回小区,已经是晚上十点,天已经黑了,大部分住户都亮着。不止一次,我抬头看我们自家阳台的时候,隔壁,也就是步女士的屋子,是黑的。”
魏清坚持用了“女士”的称呼,尽管当事人已经不在了。
张警官提醒道:“她可能已经睡下了。”
“步青莲每次前往便利店的时间都不确定,有时候是中午吃饭的点,有时候是早上九点,有时候是半夜十一点或十二点,我可以合理推测她的作息不规律。真的这么巧,我回去晚的时候她就早睡了?”魏清指着桌子上的轨迹图附带的时间点,反驳道。
张警官陷入了沉思,警方对步青莲生活轨迹的调查真的有漏洞吗?
庄遥生也陷入了沉思,为什么魏清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抬头看阳台的灯光确定庄遥生有没有在家?
关于步青莲,实在没有更多的线索。张警官得知自己的布局有疏漏以后,就急匆匆地结束了谈话,重新召集人手去做查漏了。这样一来,庄遥生和魏清算是彻底地从警局里放了出来。
计划没有变,两人还是决定去廖信的公司走一趟。
廖信所属的单位是一家不小的上市公司的工程部。魏清早就为会面做了预约,此时和前台一打招呼,就给指了条通往工程部主管办公室的路。
廖信自杀案社会影响不小,很多人都怀疑是不是工作上的问题,公司的对家也趁机泼了不少脏水。按理说,像他们这种来历不明的人,高层管理是不会接见的,免得节外生枝,写出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报道来。
可是魏清就像铺好了路一般,把所有的麻烦事都处理妥当,只等着各路人马把情报送上门。
庄遥生跟在这个神通广大的舍友后面,低头玩着手机。
总管把廖信的事推得一干二净,一口咬住说他轻生的事情和公司没有半分关系。公司五险一金齐全,休息和假期分配合理,年终奖也丰厚得让人满意,可谓是完全挑不出毛病。
魏清听到一半终于露出一丝倦意,喝了口茶水,打断了主管早就背好的演讲稿:“我想知道的是他最近除了上班都在做什么,去了哪里,和什么人见过面。”
主管这可犯了难:“魏先生,我作为他的上司,只知道他按时上下班,圆满完成了他的每一份工作。至于他的业余活动,还有工作之外的人际关系,就不在我的管事范围了。还请您不要为难。”
“可是他老婆说廖信已经两个星期没怎么回家了!你居然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员工几乎整天整夜都在公司工作?”魏清的脸上第一次有了怒意。
“有时候有几个人来得早一点,走得晚一点,也是很正常的嘛,难不成每次我都让他们报备一遍?”
“我看按时上下班的只有你!”
魏清吼完这句话以后,一个明晃晃的屏幕凑到了他面前。因为凑得太近,他眼前一时间是一片模糊。意识到这一点后,庄遥生把手机往远处移了一点,这下坐在沙发上的人才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身份不明女孩独居高楼,竟是为自杀做准备?
这是一份洋洋洒洒的帖子,从各种侧面角度推敲女孩的来历和自杀的原因,还有和上一个坠楼案的关系。总而言之作者就是把他能想到的都写了一遍,末尾加了一句“以上结合真实内容,纯属本人合理推测”。其中的内容倒是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个帖子的浏览量在以几何倍数增长,下面各式各样的评论越来越多,就差把死者的身份和住处扒出来了。
廖信这边还没梳理完,步青莲先被网民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