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无定骨 > 第1章 将军

第1章 将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岳明二十八年晚秋,中原地区发生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荒唐事。

大昭三皇子周辑在京城岚渊楼提供的雅间会友时遇刺,昏迷不醒。

案件与相关证据当天就移交到了司法部门。

年逾七十的老廷尉从睡梦中爬起,与京城的卫军统领彻夜不休,追踪调查了一个晚上。

直到第二天清晨他们综合了太医院的诊断结果,才举棋不定地得出结论:三皇子昏迷是为凶器上的一种特殊毒药所致,而这种特殊的毒药产地制法特殊,大概与大昭南疆脱不了关系。

五更铜锣响过三声,皇宫大门为顶着晨间清露前来的廷尉紧急洞开。

昭和殿内灯火通明。

一直在跟进调查进度的皇帝,在听见他条分缕析的禀报后,当场掀翻了御案,未曾批阅的奏折散落在地,浸在了同样泼洒的茶渍里。

皇帝对此置若罔闻,盛怒之下,他面容铁青,强硬下令彻查所有相关人员,要求势必做到一劳永逸,斩草除根。

“陛下,南疆两郡收归大昭不过一年,各方事务尚不完备……”老廷尉拱手领了皇命,但是却没有马上离开,他斟酌用词,十分慎重地阐述了自己的顾虑,“若此时派人过去,是否有欺生排外之嫌。”

南疆那边本属于异族收编,人文与习俗中原四境大不相同。

如今战火刚消,修养生息时日尚短,两族之间交流融合尚且不够。如果按照皇帝所说,大范围地调查,过度刨根问底,恐怕很容易造成人心浮动,破坏南疆苗寨中人对中原官府本就为数不多的信任。

皇帝听出了对方隐含其中的反对之意,他眯起眼睛,锐利的目光锁在垂首而立的老廷尉身上,最后出声问道:“那爱卿以为如何?”

老廷尉抬起头,不卑不亢地回答说:“需请南疆军统领虞笙进京一趟。”

南疆军统领虞笙是岳明二十七年皇帝特批任命的戍边将领。

和他的同僚们不同,他不仅是是南疆战区的老大,更是大昭最南边的两郡——枯海、云瘴的两郡郡尉。

在整个大昭境内,若说南疆情况,大概是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

皇帝端坐于昭和大殿之上,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些。

他看着眼前倒下的御案、散落一地的奏疏、还有站在下面的老廷尉,用力捏了捏眉心:“拟旨,召虞笙进京。”

岳明二十八年九月下旬,刚过中秋,南疆戍边大将虞笙踩着秋天的尾巴,带着二百轻骑,进入了京城。

同年十月,虞将军领命返回南疆,开始了他潜踪匿迹的清剿搜证工作。

半年后。

早春三月初五,南疆军区枯海境内,淮澜县县衙的书房之中。

虞笙正抱着手臂靠在窗边闭目养神,他的神态慵懒,脸也有些红,一呼一吸间带着清浅的酒香。

“淮澜县令也是个奇人,有什么事不在书房里说,非要去酒桌上谈,”贺楠作为虞笙的副手,此刻正头也不抬地整理着桌案上的文书,他显然也是闻到了虞笙身上飘过来的酒气,开口说道,“也就是你,但凡换个人,都得被他老人家完全不会看眼色的热情和拿酒当白水的海量打得节节败退。”

“那么大岁数了,唯一的的儿子又早早的去了,这辈子估计是要守在淮澜县死而后已了,”虞笙对那个酒鬼县令十分没有脾气,他两句话带过贺楠的挪耶,动作灵巧地从窗棂上跳下来,说道,“不碍事就行,乐意喝点就喝点。最近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新的线索?”

新的线索倒是不少,就是左支右绌地连不成线。

在虞笙陪着老无所依的县太爷喝大酒感慨人生的时候,贺楠这个劳苦命便只能一边编排着领导,一边费劲脑筋地琢磨着其中可能存在的联系,如此加班加点地过去了将近半个月,才堪堪整理出那么一点东西。

“我正想和你禀报,”他站在桌案边,铺开一张纸用砚台压住,然后抬手叫了虞笙过来,正色道,“过来看。”

虞笙走过去,用氲着酒气的眼睛垂眸一看,发现那竟然是一张内容路线清晰的淮澜县地图。

虞笙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他伸手拂开了碍事的砚台,用手指把住一角,自顾自地凑了上去。

“有这么宝贝的玩意,也不知道早点拿来孝敬。”

虞笙说完,动作很轻地从地图上面划过,目光专注。

贺楠:“……”

他嘶了一声,搓着胳膊,当即向后撤开了半步。

“才弄出来的东西,拿什么跟你孝敬?”贺楠说着,绕身走到桌案的另一侧,然后凑到近前说,“你看这里……”

他拿了一支没有用过的毛笔,掐着笔杆,伸手点上了其中一个位置。

虞笙顺着贺楠的动作看过去,目光停在了上面。

那里是一片城乡交界的居民区,也是两郡治安最头疼的一个地方。

由于习俗与人文生活的不一致,让南疆即使在大局得控的情况下也发生过几场小型叛乱。

贺楠所指出的这个位置更是尤其严重。流动人口很大,死亡人数与新生人数更是无从统计,所以也就导致本该在战后就实施的户籍政策,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落实。

简单来说,就是混乱复杂得叫人无法形容。

虞笙颇为不忍直视地说:“你不要跟我说,最后翻到线索出现在这里。”

贺楠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将军你可真是长了好一张乌鸦嘴。”

他说完,不等虞笙有机会发作,便将手中的毛笔调了个头,柔软的笔尖重新落在地图上,用正事转移了前者的注意力。

“青鸟那边组织盯梢,在片暗门子里蹲了七天,发现每隔一天的子时,便会一辆拉棺材的马车,伪装成送葬的队伍,顺着夜色从里面出来,”贺楠顺笔一钩,圈出了那片瓦舍窝棚所在,给虞笙指明了方向,“然后沿着这条路行至淮澜江边,并通过水路北上,最终进入境内。”

淮澜江边算是个特别的地方,那里是淮澜县官府的地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