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聿白带着牛大有离了茶坊,已经看不到茶幌下遥遥招手的周青时,牛大有才深舒一口气。
“琥珀,方才……可咱窑上不烧茶炭。”
虽不知前因后果,但牛大有还是看明白了庄聿白在茶坊同那周掌柜谈茶炭生意。他提着一口气,努力配合庄聿白。可庄聿白拍着胸脯称七日后送上样炭时,牛大有差点一口气呛到自己。
“接下来,咱就烧茶炭了。”庄聿白眼神明亮,自信地对着牛大有挑下眉。
“可家中没人会烧茶炭。”牛大有急得额头冒汗,他大手一抬胡乱擦了把。琥珀答应别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牛大有挠着头,七日内带样炭来议价,可七日去哪变出这茶炭。
庄聿白拍拍牛大有肩膀:“放心,我会。”
“你会?”牛大有知道庄聿白不会说大话,可连他父亲这种和炭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把式都不敢轻易尝试烧茶炭。
“没关系的,我城中认识一些烧炭的,实在不行……”牛大有憋了半天,终于想到一个他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实在不行,我去买一篓回来,先把这个坎迈过去。”
庄聿白笑笑,不置可否,只催牛大有加快赶车:“天不早了,难得进一次城,咱这次要采买的东西还有许多。”
二人到家时天已擦黑。
牛老汉担心二人在路上遇到什么事,来孟知彰家等消息。除了腊肉时蔬等日常所需物品外,牛老汉看着孟知彰和牛大有将炭车上的石碾、石臼、罗筛等物一件件往下搬,一时不知说些什么。
“知彰,你这是要开磨坊,还是准备炮制药材?”
牛大有帮着将一篮鸡蛋放到厨房:“爹,琥珀打算做茶炭。方才在城中已经找到买家,是一家生意红火的茶坊。”
“是我们一起、做茶炭。”天不早了,庄聿白并未多做解释,取了一包霜糖给牛老汉,笑道,“牛叔,这是给牛婶的。明天开始,我有些制炭方面的事情要好好请教您,希望牛叔莫嫌烦。”
庄聿白并没做过什么茶炭,但他研究过古代香炭。不管熏香还是品茶,都是追求精巧生活。令各类茶肆趋之若鹜的斗茶大会,对茶、器、水、炭等的要求自然更是精中求精、巧中寻巧,无所不求其极。所以把握住精巧二字,这茶炭也就成功了一半。
庄聿白动了研制茶炭的心思,还是缘起上次帮牛家带去山中、给云无择烹茶煮水的那一篓柳条炭。
香碳的制作皆需挑选质地坚硬的硬木炭,耐烧、无味无烟、防爆裂,敲击时有金石铿锵之声,甚是悦耳。香碳如此,茶炭亦然。
柳条炭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柳条炭放入石碾,进行初步破碎。碾压成碎块后再用石臼捣磨成粉。柳条炭质地坚硬,这两步需要花费很多力气。好在庄聿白有帮工。
之后碳粉过筛,细罗筛出细薄如烟雾的碳粉备用。
接下来起锅煮水,糯米大火烹煮至黏糊状。再将糯米糊倒入碳粉中,趁热揉捏成团,并反复敲击捶打。炭团起韧劲后压成一厘米厚的炭饼,用模具印花成型。
庄聿白选了一款兰花模具,与那缘来茶坊去参赛的兰因茶相呼应。
脱模后的炭饼,一枚枚摆在薄纱上,缓缓阴干。洁净容器进行窖藏,烹茶时取出铺于炉内。
兰花炭烹兰因茶,枕霞水飨痴茶人。庄聿白似乎看到这款兰花炭在秋季斗茶大会上大放异彩的光景。
金玉满堂近日的生意异常红火,家中原本已经非常忙碌,庄羽白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茶炭研制。孟知彰担心庄聿白身子撑不住,大部分时间便不去学中。
庄聿白身子骨原本单薄,再加上那场骇人听闻的“祭河”……孟知彰每每想到这样阳光之人当初是如何从那人间地狱爬出生天时,眼神中便不觉浮出他自己也未曾察觉的阴鸷和狠厉。
幸好没落下什么病根,但若自己不知保养,长此以往劳心劳力,恐非长久之计。孟知彰决定亲自看着些。
孟知彰在学中告了长假,先生也只交代几句,让他当心身体,不要累着之类的。院试在即,倒不是先生对自己的学生不上心。一来他相信自己学生的实力绝对没问题,二则有南时这个老顽固时不时给孟知彰“开小灶”,他这个先生自然一百个放心。
孟知彰一边在家中读书,一边帮庄聿白料理家中事务,主要是把“用力气的事情”全部做掉。包括但不限于:洗衣做饭、洗面筋、炸制金玉满堂、碾压木炭、研磨碳粉……以及将在桌案前的睡着的庄聿白抱回床上。
茶炭的制作并非一蹴而就。第一次做,中间出现反复很正常,庄聿白控制不同变量来摸索最佳配比和制作流程。
每次试验之后,他都会伏案半晌,写写画画,每日还会写研制心得,将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或者小惊喜,通通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