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天气晚来秋 > 第37章 风云变幻

第37章 风云变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老汉照旧按京中习惯,弄了些屠苏酒来,给大伙倒上,众人举杯,静静等着,待十一率先喝了这才按年纪各自饮尽杯中酒。

往常饮酒,都是自年长的饮起,而屠苏酒却恰恰相反,要从最年少的饮起。

饭后,游卓然去取了些爆竹来,众人聚集在院子里,一一点了,仰头去看空中炸开的爆竹,冲上夜空的爆竹和城中其他人家的混在一起,轰鸣阵阵,绵延不绝。

-

丹朔城。

萧持钧与萧恒江坐在桌前,正在看一张图纸,门外风雪阵阵,吹的门框直作响,狂风裹挟着细雪,打在门板上,发出嘈杂的声响。

一队人马自府门不远处缓缓而来,守门的见着了,将手抬至眉眼处,朝那边望了望,风雪太大,看不清是什么人。

等到近前来,才看清是一群护卫打扮的人,他将人拦在门外,谁料下一刻为首之人便掏出四王府的令牌,门房小厮连忙让路。

带星敲响房门时,萧持钧与萧恒江刚刚敲定下一批赈灾粮的分发时间。

萧持钧开了门,萧恒江出来便见到了自己的私卫首领,眉头一皱,“你怎么来了?”他离京时,特地留下了一半私卫看护妻子和女儿。

首领朝他二人行礼,递上一封书信。

萧恒江顿了顿,接过信,一边打开一边让人带他们下去取暖,天寒地冻,雪路难行,看他们的模样定是日夜兼程,也不知是有什么要紧事……

他的目光倏地一凝,旋即沉了脸色,一目十行,迅速看完了褚容给他写的这封信,而后一脸严肃地递给萧持钧。

萧持钧接过,细细看完,对萧恒江说:“如此,便要早做打算了。”

朝廷第二批赈灾粮刚到,还未分发下去,若是如信中所言,太子有意设计,后续的赈灾粮过不来,此地偏远,又不通音讯,届时弹尽粮绝,总不能叫百姓一起跟着饿死。

思量片刻,萧持钧当机立断:“此处离北境不远,我去写信求援。”

萧恒江抬了抬手,制止萧持钧的动作,“安平侯与父皇本就起了嫌隙,此事若是将侯府牵连进来,怕是不好。”

他犹豫了片刻,想是想到了什么人,他看了看萧持钧,“北境不只有安平侯。”

萧持钧眸光闪了闪,“你是说,离王?”

萧恒江点了点头,“先试试吧,皇叔向来宽厚,但我与皇叔已有多年未见,就看他愿不愿意施以援手。”

离王。萧持钧沉默着,不知在想什么,萧恒江说干就干,捞起袖子就开始琢磨措辞写信,正写着,突然听到萧持钧迟疑的声音响起。

“还是我来吧。”

萧恒江停住动作,抬头看着他,萧持钧面上露出追忆之色,“我有位旧友,是离王府中人,能说得上话,我给他去封信。”说完便上前来,接过萧恒江手中的笔。萧恒江看见他落下的称呼,有些错愕:“常青?”

他皱着眉仔细回忆,“我记得从前皇叔身边没有人叫常青的。”

萧持钧没有抬头,继续一边写一边解释道:“这人叫陆常青,是离王在北境收的养子。”不知想到了什么,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有些滞涩:“我与他曾是军中同僚。”

萧恒江闻言一愣,想起了京中关于萧持钧的传闻,他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萧持钧的左手。

屋外大雪纷飞,不多时,先前私卫们踩踏出痕迹便被掩埋,雪落无痕,满目尽是白茫茫一片,房中炭火在盆中静静燃烧,时不时发出木炭烧红时的轻微爆裂声。

翌日,天蒙蒙亮,一队人马出了丹朔,直往北境去。

青州城城外,十三月就地分开,往不同方向去,青岚和无咎带着名册北上作前锋,继续挽救被宵衣卫追杀之人,祝余和决明紧跟其后,追查宵衣卫踪迹,更新名册,做好接应,游卓然和十一前往各州牢狱,解救名册上被污下狱之人。

黄老汉领着那日救下的小孩一起回蜀地老家,带着祝余的书信前往潮生门,为后续送人入蜀地做准备,澄心则带着祝余的“秘笈”秘密前往江南,去干一件她这辈子最刺激的事。

与此同时,丹朔城内爆发了嘉平二十五年的第一场民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