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云珠和王大牛也上来了,后面跟着气喘吁吁的赵大麦。
“那边有个村子。”魏淑芬指着山涧的地方,袅袅炊烟升起,赵大麦拄着膝盖大喘着气说道:“太好了,总算可以吃一顿饭,睡一张床了。”赵大麦虽然也经常出差,平常也多是跟田地打交道,可这样席天睡地还是头一遭,睡多几天浑身骨头疼。
“我们去看看?”云珠看着众人。
“你们去,我去下面迎一迎宝珠。”魏淑芬站起来,“待会我们在村子里集合。”
魏淑芬带着周音娘一行人来到村里,雷老虎王大牛已经拿了碗在吃,村人热情地招待了他们,有新鲜菜蔬,有热汤,还有浑浊的米酒。
这座藏在山涧里的村子有十多户人家,村里人都带着亲,村头说话村尾也能听到。村长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岁了,只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着爹娘和村子里的人一起躲到了深山里,村子里一起逃难的人有两百多个,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掉,最后来到这里只剩下七八十个人。如今老一辈都过世了,村子里也有几个小娃娃出生,要不了多少年村子可能就不存在了。
老村长带着他们看村民开垦出来的土地,村前是一片金黄的糜子,村长捋了一把给他们看:“这个是大黄米,熬粥特别好,你们刚刚喝的粥就是。”赵大麦从来没有见过大黄米,他立刻蹲在地里研究起来,还不停询问村民大黄米生长时间,几时可以收成?
村长留了一个村民陪着赵大麦,带着其他人往村后去,那里是他们的祖坟,几十个坟包连城了一片。
“怎么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还多?”宝瓶被眼前连绵一片坟头惊住了。
“一开始进山没吃的,老一辈省下口粮给孩子吃,自己就饿死了。”老村长抹了一把泪:“村子里也没个大夫,后来又有不少生孩子去的,如今村里人越来越少了。”要不是在山里找到大黄米,整个村子就没人了。
“老人家,你们想搬出去吗?”宝瓶看着身后跟着的孩子,粗麻衣裳,黝黑皮肤,赤着脚盯着宝瓶看。
“可是外面在打仗啊,你们不也是逃进山躲避的么?”老人似乎想起什么可怕的情景,安慰他们道:“你们在这里安心住着,村里现在粮食够吃了。”村长看着宝瓶一行人,男的少女的多,女人多好啊,有女人就会有孩子。
“老人家,现在天下太平了,外面安全得很,我们是奉皇命出使西域的。”宝瓶耐心地将大正朝的情况对着他讲了一遍。
“现在皇帝姓李,不再是大高朝了?”老村长忍不住抓住了宝瓶,“姑娘,你没有骗人,天下真的太平了?”
宝瓶点点头,一个一直跟着他们的老婆婆盯着宝瓶:“你莫不是骗我们,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女人还可以做使臣的。”一番话说得老村长也狐疑地盯着他们。
“老人家,你们识字不?”宝瓶掏出国书和通关文书来,老婆婆颤抖着手接过去打开来看,老村长也把脑袋伸过去,两个人看了好一会才道:“真是来接我们出去的?”
宝瓶点点头:“你们是良民,出去会给你们安排住的地方,也会给你们田地。”寒州府大把荒地,朝廷正在从南方移民过来。
“老头子,我不是在做梦吧?”老婆婆在村长胳膊上掐了一把,老村长疼得歪着嘴巴抽气,还要回答她:“是的,我们要出去了,我们要回去了。”
“使臣姑娘,我们能回自己的村子吗?”老村长和老婆婆一起希冀地看着宝瓶。
“你们村子在哪里啊?”
“就在山外面,我们逃难到定河边实在过不了河才上山的。”
“你们还认得回村的路吗?”
老村长和老婆婆迷茫地对视着,村子在山脚下,对村子就在山脚下,两位老人用力点点头。
等到夜间,赵大麦拉响了信号弹,巡捕房看到了就会派人进来,宝瓶等人在此休整了三天,一连发了三晚信号弹。第四天赵大麦留下来,他要看着大黄米收割,还要等待巡捕房来人,其他人继续出发。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