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漠风云 > 第26章 小岗山就地扎营,牛家村众说纷纭

第26章 小岗山就地扎营,牛家村众说纷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去那么远的地方,靠几个没有武功的?”魏英娘不相信,“她们就算会武功,只要自己不说平常不显露出来,你们就不会知道。”

“那小芬会不会有危险?”魏国栋问道。

“小芬不会有危险,我只怕她把你们派去取宝藏的人杀了。”魏敢当摇摇头,自己闺女的身手和脾性他还是知道的,有仇当场报,绝不会留人过夜。

“上头也不是真想要这个宝藏,杀就杀了吧。”魏国栋无所谓地说道,“小芬这次回来肯定能升官了。”

“她未必想当官,”李达摇摇头,“我只怕这一趟把她心走野了,往后跑得更远。”

采风队和护卫队一路北上,出了密山县,已是三月,春暖花开,田间劳作的农人越发多了起来,时不时听到呼和的号子,田头老汉青年扯两嗓子,偶尔也有大姑娘小媳妇唱和两句。每每遇上这样的村子,周音娘必要停下来耽搁两天,周音娘此时仿佛变了一个人,下车与唱歌的汉子交谈,跟着学唱,明明粗犷的劳作号子,周音娘唱来婉转多情,别有一番风味。

采风队经过一个月,终于走完两个县,来到了土林县辖下牛家村这一日夜宿牛家村,周音娘等人借住村中大户人家房舍,好在村中亲有众多,给周音娘等人腾出三间厢房。

晚上德保端着燕窝进了厢房:“大人,今日嗓子用的多,喝点燕窝再睡吧。”

拈花接过来打开炖盅一看:“怎么这么点,怎么够吃?”

“大人,燕窝不多了,这······”德保搓着手局促地回答。

周音娘接过燕窝,低垂了眉眼说道:“明日还是做三人份的,我会叫京里送补给来的。”

“是。”德保倒退了出了门去,门口碰到在村里闲逛的托月。托月挥舞着一根草走了进来:“拈花,快给我倒盏茶喝。”说罢拉了一张凳子在周音娘旁边坐下:“音娘,今日我好好在村子里走了走,大家都说大人您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呢。宫里头那位不就是仗着是白玉京来的嘛!音娘你是天上神仙投胎,只要民间传闻够广,来日音娘你上位必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拈花倒了一盏茶过来,托月接过昂头一口喝掉:“拈花你不知道,这乡下没什么热闹,有点子事就要传到四乡八里的。乡间亲连着亲,什么话都能传得言之凿凿,跟真的似的。”

拈花给托月杯子里续上茶:“你坐好点,在大人跟前像什么样子?”

房顶上打坐的魏淑芬纹丝不动,云珠性子野些,挑了挑眉踏着屋檐离去。

当日牛家村里便有了传言,周音娘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菩萨身边的童女等话。第二日等不到周音娘梳洗装扮好出门,魏淑芬早起在村口舞剑,还飞身上树抓住几只布谷鸟给村里的孩童玩,引得村里的小孩子全部跑过来看稀奇。等周音娘再次出来唱曲时,村长也陪着宝瓶过来说:“周大人是皇宫里畅音阁的女官,奉皇命来采集乡下的小曲小调。”

“皇帝也听我们唱的曲儿?”说话的正是昨天教周音娘唱歌的小伙儿,他爹娘只想他好好在田里劳作,偏他就喜欢个词儿曲儿的,在家里待不住,在田里也待不住。

“皇帝和天后这是关心民生呢,”宝瓶对着皇城的方向抱拳:“天后娘娘说要听听老百姓的声音,也派女官下来让民间听听皇帝听的曲儿。若是有人唱得好,也可以去京城,朝廷专门设立了一个民乐部,唱得好还能亲自去唱给皇帝陛下天后娘娘听呢。”

“皇恩浩荡啊,”老村长颤颤巍巍地学着拱手作揖:“几十年前饭都吃不饱,如今家家有粮,户户有地,皇帝还让我们听雅乐儿,”村里的老人激动得留下浑浊的泪水:“这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怎么就叫我们遇上了。怪不得这唱曲的生得跟画上人似的,这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呢,也不知道皇后娘娘一顿吃几张大饼?”

“皇后娘娘那肯定是要吃油饼的!”——乡间少有新鲜事,有点子事能说得翻出花来。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妇人们只顾讨论皇后娘娘一天要吃几张油饼,唱曲的小伙儿却琢磨起进京城的事了。

大正朝建立才三十载,前朝的混乱大部分老人多记得,于是周音娘是仙女的传说很快被给皇帝歌功颂德的声音盖了下去。村里的青壮和幼儿更多的被魏淑芬吸引,毕竟此时游侠儿还时不时出没,谁心里没有一个游荡江湖的大侠梦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