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贵妃轻轻一笑,语气不急不缓:“……臣妾听闻,近日京中流言颇多,甚至与李太医之女有关。”
此话一出,殿中众人皆微微一惊,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皇帝眉宇微蹙,语气平淡:“天机令之事,百年前已然断绝,世人皆知。李太医之女年方十岁,不过是小儿,流言荒谬。”
柳贵妃低眉顺目,声音温婉:“陛下圣明,臣妾亦觉此事荒唐。只是臣妾忧心,此事传得久了,若被有心之人利用,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皇帝未置可否,指尖轻轻敲着酒盏,似在思忖。
就在此时,殿内忽然响起一声轻笑。
“贵妃娘娘当真是忧国忧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姿容秀雅的妃嫔掩唇轻笑,声音婉转动听——正是柔仪妃,虽不如柳贵妃得宠,但却是宫中极少数能在言语上与柳贵妃抗衡之人。
她端起酒盏,目光似笑非笑地看着柳贵妃,轻声道:“臣妾倒是听闻,京中最先传出天机令之事的,并非李家,而是贵妃娘娘的母家。”
柳贵妃眼神微微一凛。
殿中气氛陡然一紧。
皇帝的目光悄然落在柳贵妃身上,似有深意。
柔仪妃继续轻笑:“贵妃既然忧心流言,不如请陛下彻查流言来源,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挑动是非,免得有人借机行事,反倒让无辜之人蒙冤。”
她这一番话,可谓是四两拨千斤,不仅顺势把话题推向柳家,更让皇帝不得不正视此事。
柳贵妃指尖微紧,随即缓缓笑了:“柔仪妹妹所言极是,臣妾也是这个意思。”
皇帝目光幽深,沉吟片刻,随即缓缓开口:“此事,交由刑部彻查。”
殿中众人心神一震。
——皇帝终于出手了!
这一决定,意味着这场本是针对李家的风波,已被彻底引向更高层面的权力角逐。
第三节:前太子的影子
深夜,乾阳宫书房。
皇帝独自坐在书案后,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摊开的旧卷,眉眼间带着难言的复杂神色。
——是关于先太子的记录。
他的指尖停在一行字上,目光微凝——
“太子凌承瑾,聪慧早熟,少有文武全才之誉,驻守北境八载,仁勇兼备。”
那是他最骄傲的儿子,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储君。
可惜,终究是……回不来了。
皇帝的目光变得幽深,缓缓合上书卷。
这场风波,看似源自李家,实际上……却隐隐牵扯出了十二年前的旧事。
而他,绝不允许,再次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