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岁时莲心 > 第15章 归根

第15章 归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据苏醒过来的周伯所言,他儿子周临渊在江州做的也是镖局生意。

而他不惜冒险也要见儿子一面,为的还是那件倭寇疑似要在福州所寻找之物。

听闻福州惨遭倭寇屠城后,周临渊担心父亲安危,便急急往那边去了一封信,除了问平安外,还不经意提起了一桩事发半月前的奇闻。

那时周临渊走镖经过百里之外的淄河,在一家茶铺偶遇了几名行商,因着其中唯一的少女容貌出众,便多看了几眼。

就在这时,那桌的一个壮硕男子用倭语低声说了句话,随后那少女也笑着举杯,随着动作,包裹在手臂上的轻纱滑落一块,而印在雪白肌肤上的,赫然是只猩红的蜘蛛腿。

毕竟也走了近十年镖,走南闯北见的多了,周临渊连蒙带猜,也将那句话琢磨了个大概,应当是“有那东西就真能调大曜的兵?”

想到这里的周临渊顿觉毛骨悚然,越看越觉得那伙人不对,特别是那少女手臂的刺青,很是像近几年闹得人心惶惶的噬野教。

就这样,直到那伙人没了踪影,时隔近一个月回想起来,周临渊还是向父亲坦言自己吓得不轻,午夜梦回总会感觉有只血红的蜘蛛要将他吞噬。

可父子俩刚说会儿话没多久,巷子里就不知从哪钻出来几个黑衣人,武艺算不上顶好,但却会一些飞沙走石的邪术,把周临渊给截走了。

听完这件事后,几人心中大致有了决定。

能够如此迅速地截走周临渊博,并采用血腥残忍手段杀人抛尸,只可能是狗急跳墙的那伙倭人,而他们想要逼问的,很可能是与兵符有关物件的下落。

大曜六十九年,先皇正值盛年,亲自率兵出征北疆,不仅大破敌军连胜之势,还一鼓作气拿下失去已久的十余座城池。

北疆王为大曜军的士气所慑,亲自遣使臣送来数箱珍宝,并主动提出归顺条约,愿与大曜百年交好。

先皇大喜,特请福州第一铸铁匠人,也就是莲心的太公出山,用北疆进贡的赤金玄铁打造了一对云纹虎符。

据传言此虎符汲取天地之灵气,又受到真龙天子的一滴精血滋养,分可各调南北一方全军,若是合二为一,所生之力能让全域为之震颤。

说来说去,其实哪有那么玄乎,这两枚虎符所具有的,不过还是能调令全军的权力。

和平年代还没有什么,毕竟生杀大权都握在天子一人手里,再加上先皇文武双全,所以只是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闲谈,没有人真正放在心上。

可好景不长,眼瞅着大曜刚要走入正轨,有了几分建朝之初的盛景,可没想到先皇突然缠绵病榻,前后不过半年便撒手人寰了。

如今的天子萧镇是先帝膝下的独子,自十九岁加冕临朝后,已有十三年的光景。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天子,并没有像他父皇期望的那样肩扛日月,反而仍沉湎于玩乐,不仅疏远了肱骨老臣,还偏偏重用只知阿谀奉承的宦官。

在首席大宦官马富的操控下,但凡意见相左的朝臣都贬官的贬官,罢免的罢免,死的死,关的关。

放眼望去,原本风清气正的朝廷,成了只知弄权夺势小人的一言堂。

毕竟庙堂之事与江湖甚远,寻常百姓其实并不关心皇帝宠信谁,同样也不留心高官们又做了什么决定,出台了什么制度。

他们唯一关注的,只有日子稳不稳定,地里又熟了多少粮食,以及又发了多少钱票,能添上几件衣物棉被等等。

说到底,无论上面朝中的局势怎么变,只要还能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谁当权谁得势,他们没有半点关心。

只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些层层选拔的文官武将懂,但只知巧言令色的宦官们,却全然不知晓。

这些在底层受过屈辱打骂的“不全之人”,凌空一跃翻身成了天子近臣之后,全然摒弃了自己的来时路,反过来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所作所为毫无仁义道德可言。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本以底层百姓支持起家的大曜朝,现如今也因着帝王昏聩,慢慢的失了民心。

特别是五年前,天子听信了马富的谗言,崇尚修仙之术,不仅将朝堂也布置成了炼丹的道场,还派遣使臣前往东倭,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这一去可不要紧,还真让东倭首领引他们去了一座海上孤岛,称为“蓬莱神岛”,相传是秦始皇未能寻得的人间仙境,其上的神水仙桃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连老百姓都知道,若真有他们说的这么神,那东倭岂不是近水楼台,又怎么会寸守在弹丸之地,仅仅只有不到大曜一个城的人口。

许是感到岁月流逝,惧怕年华不再,求神若渴的天子自我蒙蔽了双眼,为了早日得道获得长生,甚至不惜同意了东倭那边占据南海通商十五城的要求。

幸好朝中仍有肱骨老臣寸步不让,太子太傅甚至自刎于问政台,连太后都亲自出宫劝阻,这才勉强拦住了天子,没有签订书面上的协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