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羽堇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打破朝颜宁静生活的消息。
*
春意盛浓,日光明媚,眨眼便过了半月,祭祀大典之日来临。
成千上万人整整齐齐聚集在皇城外一片广阔无际的碧绿平原上,候着吉时。
随着一阵激烈又震撼的击鼓声想起,人心振奋,大典开始。
因此处曾修缮过一座黄帝神宗庙,故将祭祀大典神坛设于此以示对祖先的尊崇敬重。文武百官戒斋沐浴焚香五日后,早早抵达,安静坐在自己的瑶席上等候。
朝穆亦是早早到来,坐在王架上待吉时快到才入场。
只见他身着一袭玄黑色衮冕官服,其上用金丝绣着的日月星辰,三光之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极其高雅华丽。头上所戴十二旒冕冠亦是用上等珠玉所制,一旒足足九颗,十分彰显大国之气派。
他每行一步,旒珠亦跟着轻轻摇晃,冕服逶迤拖地,即使不出声号令众人,他身上散发出的王者之气也让人倍受压制。
随着朝穆驻足,百官纷纷起身行礼。
朝穆挥手免礼,众人便各自站好。
随着礼官念完誓词,恭敬上香,将黄帝神主请至神坛后,朝穆也行至最前方祭坛的高台上,祭奠玉帛,进俎牛羊,祭祀大典初礼便是完成。
朝穆满目严肃,携百官跪读祝文,“嗟嗟列祖,有序斯沾,经之营之,百堵俱增,播迁华厦,义举大千,爰居爰处……”
祭文宣读完毕,他便按规矩庄重献爵敬酒,以示对祖先的虔诚。
随后带领众人行完亚献礼,他睥睨着台下众人,高声宣呼:“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我华纪能到今日之地位,靠的是祖祖辈辈的保佑与众人的齐心协力。若人人都如此齐心,日后定会闯出更大的盛世辉煌!”
话毕,一阵威武的鼓声落下,旌旗飘飘,满场回荡着忠心耿耿的肺腑之言:“王上英明!王上英明!王上英明!”
终献礼毕后,祭祀大典也迎来尾声。
众人得了王令便开始饮受福胙,举杯庆贺,乐得自在。
许是祖先显灵,今日春和景明,日光不燥,微风不凉,在室外用膳也颇为舒适,望着面前一望无际的碧,朝颜心情十分舒畅,也多食了几口。
转眼却见到无人在意的角落中,瘦弱白皙的少女拿着一对断裂的竹著夹着面前食物。离得远远的便能看出那对竹著十分短小,根本无法夹起菜肴,只一块李子果便夹落了多次。
奇怪的是身侧侍人像是看不到一般,不管不顾,任由她在如此隆重的场面上丢面子。
朝颜不禁皱了眉。
祭祀大典如此庄重之事,怎能出这等岔子?除非是有人故意为之。思及此她给槐夏示意了眼神,身侧侍人便将朝颜备用的银著拿着,从后方绕过去送到那少女手上。
若非她今日临时改了主意,有意坐在百官后方,也见不到这样欺负人的事。
少女拿到银著后,受宠若惊地抬眸,寻帮她解困之人,一下子便和望向她的朝颜对上视线。
朝颜看她一眼,她先是感激地扯着唇笑了笑,而后露出受惊鸟儿般的目光,瑟缩着低下头,静静食着面前的食物。
对方有意避嫌,朝颜无奈收回视线。
最后的最后,侍人将百官饮用完毕的饭菜撤下,洒扫得一尘不染,众人又回归成先前祭祀时的严肃模样。礼官恭敬送走神明,成千上万人对着祭坛的方向瞭望,与王上一同送走庇佑华纪的祖先。
祭祀大典结束,便可筹备半月后的狩猎之事,朝穆刚想启唇让众人回去,哪知一个骑兵远远地策马奔来,卷起身后一阵尘土。他将马儿停放在不远处,着急忙慌地跑来向王上身边的寺人禀告带来的消息。
朝颜谨慎盯着高处几人的一举一动,见寺人与朝穆说完,朝穆的脸色骤然变了,他扫视了台下众人一眼后,须臾间又恢复成满脸笑意,转身主持着大局,说了几句简单的结束词便登上王架驱车离开了。
峮防战事还未结束,定不是娄卿旻的消息。
不是峮防,那便是普桑国之事,朝颜大胆地猜测骑兵与朝穆所禀之事,应与羽堇带给她的消息大差不差。
若真如此,朝穆定会寻她商谈和亲之事……
上了返程的马车,朝颜忽然想起方才用膳时那女子的处境,俯身对槐夏吩咐道:“你去打听打听那个女子是谁家的?”
不论怎么说,能来参加祭祀大典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为何那人却叫人暗地欺负成如此模样。
侍人背后定是得了哪位贵人的命令,竟敢在祭祀大典上动手脚,如此不守规矩,胆大妄为,私下必是能做出比这严重许多的事。
正好她最近几日闲来无事,可以插手看看是何人在背后捣鬼。
临走前也可为华纪清理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