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从伊丽莎白一世开始观影 >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亨利八世的眼中骤然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一—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这两项议案,将教廷的权力彻底收归王室。站在一旁的克伦威尔敏锐地捕捉到国王跃跃欲试的神情,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

“可是陛下,”克伦威尔在心中暗暗叹息,“时代终究还未完全改变。虽然《至尊法案》已经通过,但罗马教廷在英格兰的影响力依然根深蒂固…”

【就这样,英格兰开始由政府主导建立济贫机构,逐步取代了中世纪教会的社会救济职能。1553年,英格兰第一家济贫院在布莱德威尔成立,1579年埃克塞特也设立了类似机构。】

【伦敦官方还建立了五所慈善机构,包括圣托马斯医院和圣巴多罗买医院,它们收治病患和老人,至今仍在运营。 基督公学则收养孤儿,而贝特莱姆医院收治精神病人】

【1572年,英格兰通过《济贫法》,首次授权地方政府征收济贫税,并陆续完善相关法规。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正是在16世纪逐渐形成的。 】

【虽然我们可以说这两项法案对英格兰的政治经济有这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但议会实行这些措施并非出于仁慈,而是充斥着严苛与专横,毕竟当时的上位者又怎么会好心为下层人谋利呢。】

【新规对流浪者的惩罚近乎残酷:普通游民将遭受公开鞭笞,随后被囚禁直至有人愿意收容;而所谓"危险分子"则面临更残酷的命运——他们会被永久驱逐出境,任何试图回国者都将被处以绞刑,或沦为苦役船上的划桨奴隶。 】

贵族们对此漠然置之——在他们眼中,这些严苛的律法不过是处置些卑贱的平民,哪里值得他们浪费仁慈?

克伦威尔虽因出生平民,不禁对这些人有些怜悯之情,但他也绝不会违抗国王和议会的意思。

【1563年,英格兰的主教与高级教士们再度齐聚威斯敏斯特。这场教牧人员代表大会与议会同期召开,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这是宗教改革后归正宗首次以国教身份召开的正式会议。与会者们深知,他们肩负着为新兴的英格兰国教确立法律根基的重任。】

【会议审议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下届议会及教会会议所要处理事项之总注释》。这份文件明确提出要通过制定"信纲"来确立核心教义,从而为英格兰宗教改革奠定坚实的教义基础。】

【经过激烈的辩论与反复修订,《三十九条信纲》终于在1563年的大会上初步成型。由于部分条款尚未完善,最终版本直到1571年才获得议会正式批准,成为英格兰国教的官方教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