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朔这才有空闲下来,秋俊熙也伸了个懒腰,两人趁着这空档一起去朝前市上吃朝食,一碗加糖白粥就着糕点下肚。
“宴知事。”远远的,走来的正是国子监丞周愈,宴朔并不熟悉,还是秋俊熙向宴朔介绍。
三人聊了会家常,便没再多说什么,无非是宴朔家里几口人,来京师多久了,是否打算一直在京师当值啊之类的内容。
宴朔有些奇怪,但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寻常官员之中的谈话。
直到散值后,家中有媒婆上门,竟然是介绍国子监丞家的女儿周晓,媒婆自然是吹出一朵花来,宴朔内心并不十分喜悦,但还是应下来,送媒婆欢喜离开。
第二日,宴朔约好和这位周晓在朝前市东侧的一间雅楼见面。
刚散值,未出通政司,就又见到了那位昭郡王。
“宴知事。”常昱快步走来,“可有空,我有事与你相商。”
“昭郡王,下官已和人约好,您看?”宴朔并不想让人家姑娘久等。
常昱并不放弃,“宴知事有何要事?”
一旁的秋俊熙也不敢在昭郡王面前胡言乱语,但见昭郡王有些愠怒,便胆大地说道,“昭郡王,宴知事与国子监丞周愈家小姐有约,人已经在雅楼等着了。”
昭郡王神色见缓,“本王今日正好无事,就随你们去看看吧。”
宴朔无言,秋俊熙自然不多言,一行人来到了朝前市东侧的雅楼,“清雅楼”三字牌匾挂于雅楼二楼上。
常昱并未跟着他们进入清雅楼,宴朔松了一口气,若是和周晓姑娘交谈时常昱还坐在一旁,那他真的是说什么都感到不自在。
宴朔上了楼,到达雅楼二楼的一处雅座里,秋俊熙陪着宴朔坐下,周晓正端坐着,身后侍女站着随侍。
宴朔主动开口,“我是宴朔,你可是周晓?”宴朔并未仔细看周晓面貌,只觉清秀。
周晓点头,话不多,许是含蓄,宴朔只好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家中的情况,周晓也谈及了一点自己的婚姻观念。
另一旁的常昱无聊地钻入了雅楼旁的一处书社,掌柜见常昱衣着不凡的模样,反倒不敢上前打扰,案上摆着四书五经、《大奉律》等书籍。
常昱兴致缺缺地翻了几下,真不知道宴朔平时是如何看得下那么多文字的,他是一看就头疼。
“掌柜,还有没有别的书啊。”常昱好奇地问道,他曾在辽东看到过一些坊间流传的话本。
掌柜一脸正直,完全一副你在说什么,我完全不懂的表情,“客官,我们所出售的书籍已经摆在案上了。”
常昱开始钓鱼,“哦,是吗?我可是有人专门介绍我来你们家买话本的,我记得有一本最近最火的什么什么来着。”
或许是常昱正直的面貌背后掩藏的不安分让掌柜判断失误,他默默地从角落柜子里翻出了一本没有封面的册子,“不还价,200文。”
寻常那么薄的册子只需100文,但常昱并未还价,爽快地摸出200文,将书揣进怀里藏好。
在清雅楼下,常昱等了一会,见宴朔风度翩翩地送周晓出来,真是一对佳人。
宴朔掏了钱,租了轿子,让轿夫送周晓回去。
见周晓已离开,秋俊熙也作别,常昱出声,“你住哪里,我送你回去。”
昭郡王与自己有要事相商,宴朔也并不推辞。
昭郡王并未像之前一样直接骑马,而是租了一辆马车。
光武帝不喜大臣懒惰,所以文武官不得乘坐轿子,平日出行只能骑马。但一些年迈或朝中重臣均以马车出行,倒是常昱严守规矩,平日上下朝均是骑马,并别提身边并无侍从随身侍奉。
因车夫是外人,两人并不多言,等到了猪市胡同,宴朔连忙歉意地说,“昭郡王,恐怕下官居住这地方。”
未等宴朔说完,常昱便打断了他,“无妨,我从军遇到过比这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