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
陈词今天起了个大早,就为了安排好回宫的车马。
他抱着“做事求细”的态度又里里外外地检查了一遍,一遍遍询问带回宫的物品的明细,甚至后来连车夫的早饭都过问一遍。
车夫是个憨厚的本地老头,话不多。听了陈词的话,以为他饿了,把藏在袖子里的半块馒头拿了出来,笑着递给他。
陈词有些懵地接过来,只能边说着谢谢边快速地啃完。
嗯……不错,很香,没毒。
将军怎么还不出来?
陈词嫌门口来往送东西的人太多,又一次选择“飞”进府去。
会在哪一间呢?在经过专业的推算(其实谁都能想到),于是他精准降落在祠堂门外。
祠堂敞着门,一个挺拔的身影静静跪在父亲的灵位前,那金色的华服在肃穆的祠堂里显得格格不入。
“将军。”陈词立在门外,没有进去。
魏初顿了一下,迅速站起身,“近来轻功见长。”
“虽然我很希望是这样,但我想你不得不承认,你最近很爱犯分心的毛病。”
魏初轻叹一口气,“不错。”
“一切已准备妥当,我们该上路了。”
“走吧。”
族长在府门外等得有些急,见他们出来忙迎上去。
果然,族长的背后是一大堆礼物。
“这些都是族人的心意,不好不收的。往年他们挨个儿来送,后来你叫我还回去,都是不乐意的。今年他们托我代表族里把所有礼物一并送给你,就是希望你能收下。”
魏初还是想着拒绝,老族长一把拉过他的手紧紧地握着,声音突然有些哽咽。
“自从你做了政商,一年鲜有几天能回来看看。若不是这次我豁上老脸,去宫里求皇帝准你回来帮我建学堂,我们……不知道还能再见几面。”
听到最后那句,魏初愣住。
他端详着眼前的老人,还是那风吹日晒造就的古铜色皮肤,却早已发须尽白。记忆中他笔直的身躯,也好像只剩下现在佝偻的腰。
族长真的老了……么。
“我收下。”魏初回握族长的手,他能清楚地感受到那双手上厚重的老茧和几道陈年的伤疤。
“那就好,那就好。”老族长高兴地笑起来,吩咐手下人把礼物装上车。
魏初看着拄拐的老人,犹豫后,轻轻地开口:“要是宫里没什么事,我会上表请老皇帝准我常回来的。”
老族长摇摇头,复又点点头,抽出自己的手,最后略带感伤地说了一句“回去吧”。
老人转身进了府,没再回头,命令手下人关上府门。
陈词见状,走近魏初,“将军,快来不及了。”
魏初和陈词坐上马车,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长长的车队一齐驶离魏府。
没有人知道,隔着一道门,多少往事再度沉没……
马车里,魏初一直保持沉默,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掀开帘子看沿途的风景。
“将军?”这次是疑问的语气。
“我没事。”
“您这样的状态回宫去可是不太好。”
魏初看着陈词的新佩剑,想起来了什么,问道:“青时呢?”
“怎么想起来它了,当然在将军府你的卧房里。”
金色华服的男子仰起头,陈词仿佛又看到了曾经战场上那个骄傲的世将军魏初。
他淡然的眼神里终于激荡起一圈圈涟漪,压抑在心底多年的怨恨无边地蔓延开,那样得体的笑容,却是对至尊之位的蔑视。
“青时已经太久没有沾血了。对么?”
陈词抱着自己的佩剑,“嗯,的确很久了。自从你把魏家军解散……”
陈词还想说话,马车突然停下,他的头磕在自己的剑柄上。
“我们的老朋友来了。”魏初掀开车帘,端坐着。
马车夫有些慌乱,急忙勒住马,还是镇定地回头看向魏初。
魏初轻拍老者的肩膀,“老人家,不要害怕。这些人是来带话的,我们不会打杀的。”老者舒了一口气。
陈词“飞”出马车,发现其他的马车竟然都被落在了后面,不过也不奇怪。
看着眼前围住马车这几十号蒙面人,陈词揉着红肿的额头,埋怨道:“这么多年了,你们也不知道换个套路。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就没有什么新花样让小爷我瞧瞧么?”
领头的蒙面人恭敬地对着二人行礼,接过话:“我等奉太子殿下之命,在魏大人回宫路上恭候二位,有一句话带来。”
陈词回味着那个“恭”字,“恭候?呵,你们家太子殿下传个口信真是好大阵仗。”
陈词越说越气,“这次,他又有什么话要说?”
蒙面人的目光越过陈词,看向魏初,陡然多了几分威胁的意味,:“古籍之事,烦请魏大人不再插手。”
意料之中。魏初对着蒙面人笑道:“劳驾您转告太子殿下,古籍的事,在下势必一探究竟。”
“那大人好自为之。”几十名蒙面人瞬间隐没在树林里,不见了踪影。
这时后面的马车恰好跟了上来,陈词望过去,确认没有哪辆被落下,又“飞”回车内。
“老人家,惊扰您了,我们继续赶路吧。”魏初合上帘子,瞧着眼前愤懑的黑衣少年。
“看着我做什么?每年都要受他们的窝囊气。”
“若要你与那领头人比试轻功,你有几分把握可赢?”
陈词握紧佩剑:“当然有……”
“一样的地点,一样的人,不断进步的轻功。”魏初双手抱胸,打断了他的话。
陈词一时间有些错愕,“将军你的意思是?”
“明明在去年,他们离开的时候还要凭借竹子的支撑施展轻功,但刚刚却可以不靠外力迅速消失。”
“太子忌惮将军府在朝中的势力,因此从未和你我动过武力。”
“如今,他们轻功尚且如此,武功自然不可小觑。”
“这几年只是来向我们传话,若有朝一日他们来追杀堵截,就算你我合力有绝对优势可以击败他们,至少也要费去半日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