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陛下,怎么能让他,不心动呢。
“记住,你只有三天的时间,三天后,孤会亲自登上祭台,为百姓祈雨。”
“花辞定会竭尽全力。”
直到陛下亲口下令,将会在三日后亲自到祭台为百姓祈雨,那些跪在宫墙外的百姓才终于愿意离开。
聆祤根据花辞所说,确实在藏书阁中找到了关于风月国第一任女帝向天祈雨的记载,而民间百姓所跳的祈雨舞,其实是简化过的版本。
真正的祈雨舞,远比民间百姓跳的要复杂的多。
现在唯一剩下的难题就是,该怎样让帝聆祤在三天的时间里学会这支祈雨舞。
霓裳听闻此事,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当即自告奋勇,主动要来教聆祤跳舞。
聆祤此前从未跳过舞,尽管霓裳已经尽量简化了祈雨舞中复杂的舞步,但对帝聆祤来说,依旧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他们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可帝聆祤无论如何也学不会那支祈雨舞。
聆祤看起来并不着急,但霓裳显然比她着急多了,如果不是身份不允许,她都恨不得替聆祤上祭台。
学了两天,一点成效都没有,眼看只剩下最后一天的时间了,霓裳一大早就来到凤鸣殿外,却被人告知,陛下不在凤鸣殿。
找遍了整个皇宫都找不到帝聆祤的人。
而此刻的帝聆祤,已经坐着马车出宫去了,一同出宫的,还有另外一个人。
聆祤撩开马车上的帘子,原本一派祥和的京都此刻已经变成另外一翻景象,街道上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难民。
那些人眼神空洞,麻木,看见有马车经过,直接一窝蜂似的围了上去,祈求能讨些吃的。
帝聆祤面无表情的放下帘子,隔绝掉外面的惨状。
好在侍卫很快驱散了那堆流民。
兰夜也同样看到了外面的景象,不过才入宫两月,外面已然换了天地,也不知父亲和兄长过得可还好。
他每月都会想办法从宫内送些银钱出去,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君,但每个月的月钱就足够他们一家三口一年的花费。
父亲和兄长有了这些钱,肯定会过得比之前更好。
若是他没有入宫,仅凭他上山采草药换来的那些钱,肯定撑不过这场大旱,思及此处,兰夜忍不住看向帝聆祤。
却只见她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陛下,心情不好吗?”兰夜试探着小声开口询问道。
聆祤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依旧闭目养神,似乎只要闭上双眼,就不用看到外面那些挣扎求生的难民。
“陛下,我们这是要去哪里?”见帝聆祤明显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兰夜非常识趣的换了另一个问题。
这一次,帝聆祤终于张口回答了他。
“万佛寺。”
帝聆祤此次隐瞒身份私自出宫,没有告诉任何人,如果不是出宫时刚好被兰夜撞上,她连兰夜都不会带上。
作为风月国的子民,没有人不知道万佛寺,据说这寺庙非常灵验,兰夜入宫前,也曾到万佛寺求过佛祖保佑。
陛下,是为了祈雨之事才来的吗?
这世上大多数人都以为帝聆祤昏庸无能,只知享乐,一点都不在乎她的子民,可兰夜想,她一定很在乎,她也有在努力做好一个皇帝。
不然不会亲自到万佛寺来。
马车稳稳停在万佛寺门口,聆祤从马上下来,往日里香火鼎盛的万佛寺外围满了难免,寺内的僧人正在给难民施粥。
正门被难民围堵的水泄不通,聆祤只能从侧门进入。
万佛寺内依旧能听到诵经的声音,静谧祥和的氛围和外面的一切格格不入。
聆祤跟着小僧人的指引来到正殿,抬头就能看到面前威严而又慈悲的金色佛像。
聆祤只是静静的站在,既没有下跪,也没有低头。
“老衲已经等候贵客多时了。”
寂静的大殿内突然传来一道略带沧桑的声音,兰夜这才注意到佛像前坐着一位诵经的老和尚。
原先带他们过来的小僧人早已不知去处,聆祤没有接他的话,也不好奇他为什么知道自己要来,只是仰头看着面前巨大的佛像。
殿内之余下老和尚拨动着手里佛珠的声音,一下,一下,一下。
“施主可有所求?到这万佛寺来的香客,有的求财,有的求权,有的求无病无灾,有的求白首不离,施主所求是什么呢?”
老和尚没有起身,甚至身形都不曾晃动一下,只是动了动嘴唇,语调平缓的询问道。
“无所求。”聆祤回答。
她的眼神平静如一摊死水,不曾泛起丝毫涟漪。
她想要的,自己都能得到,无需借助神佛之力。
老和尚听了她的话,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两人都不再说话,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在佛像前站了许久之后,聆祤忽然转身离去,兰夜急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