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锦绣 > 第47章 风起

第47章 风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些学子大多是国子监、太学及诸坊家学里的读书人,然而并非所有学子都家中富裕,有些学生能狠下心掏钱买个玩偶,非儿戏也。有些甚至是几个学友凑了银钱,集资买一个放在书案上,权作激励。谁若日后中了进士,便将这玩偶相赠于后进之人,寓意薪火相传。

久而久之,这进士玩偶在士林中竟有了别样的象征意义。东市茶寮里常见这样的场景:着圆领袍的书生将玩偶往案头一放,茶博士立刻会意地添上‘青云茶’——实则是寻常团茶,撒几瓣梅花充作祥瑞,倒让茶资翻了翻。

而最舍得下本钱的,当属长安城中的富户与高门贵妇们。她们携家带眷而来,往往甫一进店,便是一挥衣袖道:“这些都给我包了!我家有儿郎正备考明年的春闱,他的同窗也该有一份!”

更有甚者,径直向沈知微提议:“你家玩偶做得精巧,可否定制一款,可与我家郎君肖似?钱财不是问题。”说着让侍女捧出幅画像,画中郎君生得圆脸细眼,偏要在玩偶脸上绣出丹凤眼的架势。

沈知微听罢,忍俊不禁,却也含笑婉拒:“夫人,此物乃是象征天下士子皆可登科之意,若依人制偶,未免失了这份公允之心。”

另一边,街坊邻里也纷纷赶来凑热闹。连素日里最不关心士子前程的肉铺掌柜都来凑了个“运道”,笑呵呵地拎着两只武状元玩偶回家,说要放在柜台上镇镇宅门。隔日却被娘子追着打:“让你请文曲星,怎的请来两个耍刀弄枪的?咱家二郎是要考明经科的!”

店铺内人来人往,几乎日日如此。

阿锦手脚麻利,绣儿、巧儿也忙得脚不沾地,日日算账之时,银钱堆满桌案,连一向淡定的沈知微,都忍不住嘴角微扬。这日巧儿对着库存表,指着预售数额惊呼:"娘子快看!光武举套装就卖出这么多,波斯商说要运到拂菻国去,说那边贵人最爱大唐武将风采!"

这日,财务账目一出,众人皆大欢喜。

“娘子快瞧!”那边阿锦捧着账本也奔沈知微来,大喜道,“今日巳时未过,仅预售额已超上月总和!”她腕间新打的银跳脱叮当乱响,正是用前月奖金在西市银铺打的。

绣儿凑过来看,指着‘特别定制’项咋舌:“这位卢夫人竟花五两银子订制金线绣名的玩偶?够买半匹西域良驹了!”沈知微想想这‘锦童斋’的租金不过每月一两,而这些京城权贵们,金钱在他们面前如粪土,真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沈知微见阿锦忙前忙后,遂按约定给了她一份不菲的奖金,又贴心地为绣儿、巧儿加了月钱。此举让两位姑娘又惊又喜,双双红着脸谢过。

此刻她扫过密密麻麻的进项,朱笔在‘波斯邸预订十套武举套装’处画了个圈,道:“给胡商的货单独用柘浆染盒,记得塞张胡语吉祥笺。”阿锦连忙记录下来。收了最后一笔,沈知微一挥手,“打烊,我们吃好吃的去!”

当日日幕低垂,沈知微便带着阿锦、绣儿、巧儿一同去了‘凤来楼’吃庆功宴。

不错,就是沈知微之前碰到崔大人大桃花的‘凤来喽’。

此饭馆乃长安城有名的酒楼,菜肴精致,座中往来多是达官贵人。才到门口就听见琵琶声脆,戴帷帽的胡姬正弹唱新谱的《折桂令》:“金榜题名时,马蹄踏碎长安花......”

四人刚入座,阿锦便兴冲冲地替沈知微点了她最爱的甜品,红枣炖银耳。而绣儿、巧儿也罕见地放开了拘谨,点了一桌子好菜。跑堂的小二见她们聚都是一脸喜气,忙不迭推荐:“新到的黄河鲤鱼正肥,用蜜渍梅子蒸最是鲜美!另有西域来的三勒浆,娘子们可要尝尝?”

“今日多亏娘子,否则我们哪能吃得这等美味!”

“是啊!若店铺再这样火下去,说不定来年还能去东市开分铺呢!”巧儿说着往嘴里塞了块金乳酥,嘴角还沾着酥皮,“到时候咱们也学波斯商人,组商队运货!”

沈知微听得好笑,抬起酒盏道:“愿‘锦童斋’生意更旺,诸位皆有大富之运!”

阿锦忙道:“不敢当娘子所说得大富之运,只要‘锦童斋’大富,儿等必错不了。”

众人纷纷举杯畅饮,一时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忽听得隔壁传来杯盏碎裂声,有个醉醺醺的声音嚷道:“什么‘锦童斋’!定是攀了高枝才......”话未说完便被人捂住嘴拖走。沈知微执筷的手顿了顿,复又笑着给阿锦夹了块炙羊肉。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