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唐锦绣 > 第46章 合作被拒

第46章 合作被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知微深觉自己商业嗅觉不够灵敏,此时想法才如电光石火:“郑郎君,这蟾宫折桂纹样‘锦童斋’可能用用?”

郑明晖接过沈知微手中书册,站起身来掂了掂,努力抱得稳当点,道:“沈娘子忒得小心,蟾宫折桂纹遍地都是,娘子想怎的用就怎的用,把‘锦童斋’的窗户改成‘蟾’字儿都可以。”

郑明晖好似突然明白沈知微的想法,悠悠补充一句:“春文举秋武举,小娘子对实事不够关心啊。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正合‘文武双全'的彩头!”他忽然神秘兮兮凑近,“我这儿有份私藏的《历届文武状元策》,娘子要不要...”

沈知微绽妍笑开。“要!”她将最后半块糕塞进嘴里,“明日儿让人送三坛柘浆到国子监!”

“哈哈哈…”二人一起仰天笑了起来。

----------------------

暮色染头旗蕃时,锦童斋已灯火初亮。

吴道子叼着鼠须笔望着案上草稿咋舌:“沈娘子饶命!画完这插花探花郎君小偶也罢了,为何还要画捶丸武将偶?某这脖颈子都快僵得似那坊门石鼓了。”

沈知微将郑明晖送的《状元策》铺在案上:“吴先生瞧这贞观七年的策论——‘治国如烹小鲜’,咱们给文官偶添个玉铲如何?”

“东家莫要唤某先生,”吴道子对突然而来的敬意心生警惕。“画师即可,混碗饭吃,帽子戴不了那么高。”

沈知微并不理会他,蘸着胭脂在偶人幞头上加朵红花,“再配上‘火候到了自然红'的吉利话。”

吴道子捂脸,深感无力:“那武举偶是不是要配句‘捶丸打得好,贼寇跑不了'?”

“没错!春闱虽重要,但月前武举也已选出。”沈知微将《状元策》翻得哗哗响,“你看这武术动作,改作偶人挥捶多有趣!"

她将书页停在武举部分,“吴画师有所不知,进士们都是父母愿意掏银子,小儿郎们的心头好却是那挥剑耍枪的。”

吴道子扭扭已咯咯作响的颈椎,干涩道:“谁掏钱谁做主,东家你还是替父母们做做一甲、进士梦。”

沈知微将双锤将领的草图往吴道子眼皮下一摆:“东家我上下左右谁的银子都不打算放过。”

闭坊鼓捶响前,首批‘进士’偶的图稿已满桌都是。最妙的是那套“文武及第”对偶,文官手持鎏金笏板可拆作书签,武将的捶丸杆竟能旋出支小镖。

吴道子望着满案几奇形怪状的画稿,突然对灯长叹:“当年吴道玄要是知道徒孙沦落至此...”

“少贫嘴!”沈知微让阿锦再给他端上碗枸杞饮子,“赶紧给这‘武状元'补个偃月刀——那边手里还得加本《孙子兵法》!”

-------------------

锦童斋的春闱进士玩偶甫一推出,便引得无数长安城的士子、家眷、乃至各坊家学的塾师趋之若鹜。

正值初冬时节,朱雀大街上弥漫着烤栗子的香气。几个梳双螺髻的小娘子举着新买的进士玩偶,蹦蹦跳跳往曲江池方向去,偶人腰间悬着的鎏金书卷挂坠在春光里明晃晃的,惹得巡街武侯都忍不住多瞧两眼。

每日晨光初透时,锦童斋门前已排起蜿蜒长队。

有书生抱着暖炉蹲在门槛边温书,嘴里念念叨叨‘子曰…’,冷不防被隔壁酒肆泼出的隔夜醒酒汤溅了衣摆,顿时跳脚嚷道:“某这襕衫可是要穿去行卷的!”惹得众人哄笑。

‘锦童斋’门口,新换的‘曲江宴’场景木偶足有人高,文状元手持鎏金笏板正给武探花斟酒,酒壶里好似真能倒出掺了桂花蜜的酒浆。檐下新挂的鎏金大字牌匾‘锦童携书志,春闱添清华’在风中轻晃,檐角铜铃也叮当作响。

最先来抢购的,便是各个书院、书塾的先生们。他们大多一袭青衿儒袍,负手而立,眉宇间或多或少都带着些自矜之意。

讲究点的,便是一买就是一整套,“一甲三名俱全,寓意学子们将来高中榜首;三甲尽收,望能让门生个个成材。”有位白发老塾师捧着刚购入的状元玩偶感叹:“当年某要是有这等祥瑞,何至于考了七回才得明经科......"说着竟红了眼眶。

而学子们则三三两两聚在锦童斋门前,揣着盘缠,彼此推搡着,踌躇半晌才鼓起勇气踏入店中,结结巴巴地问道:“敢问……这状元郎的玩偶,可还有?”穿麻布直裰的少年郎攥着钱袋数了又数,忽然把心一横:“劳烦拿个探花郎!某不要状元,就要第三名——探花郎最是风流倜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