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崔怀瑾带着些许倦意回到宅邸,随侍阿策提着灯笼相随,暖黄的光晕里飞舞着几只趋光的青虫。
行至内宅前,见烛火亮着,便抬手示意:“把公文送至书房,你便去歇着吧。”阿策低声应下,却仍跟随几步,将手中的灯笼举高,为他照亮通往内宅的小径。
崔宅唯一的女眷内院里灯影摇曳,付氏正坐在一把月牙凳上,手中拿着绣帕,帕上鸳鸯的眼睛用孔雀羽线绣成,在烛火中流转着虹彩。她眼神略有些游离,听见门响,抬头望去,见是崔怀瑾归来,眉眼间带上了笑意:“六郎回来了,用过晚饭没有?厨下温着羊乳糜,可要进些?”
“阿姨不必挂心,我在衙门里已经用过了。”崔怀瑾语气温和,脱下外袍递给侍女春杏,坐到付氏对面。他目光落在绣帕上,轻声道:“阿姨的针线依旧极好。”
付氏摆摆手:“不过是闲来无事罢了,不值六郎夸赞。”她将绣帕收进螺钿匣,匣中赫然躺着枚褪色的长命缕,盖上匣子,她转身对婢女道:“春杏,把安神汤端来吧。”
崔怀瑾微微一笑,心知付氏一贯谨慎,即便他早已将她视作至亲,她却始终恪守分寸,从未逾矩。付氏是崔母的陪嫁婢女,随崔母嫁入博陵崔氏。崔父是崔氏嫡出幼子,生性淡泊,迷恋求仙问道,常效仿竹林七贤,做出一副狂士不羁的模样。尽管出身名门,崔父却疏于正事,不喜女色,专心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主母王氏出自琅琊王氏旁支,性情恬淡浪漫,与崔父共赴理想的彼岸,夫妻二人虽然名为夫妻,却更像是一起沉浸在理想世界的伴侣。家中琐事皆由陪嫁女付氏打理,渐渐地,崔父便将其纳为妾室。崔父醉心丹药,最终药石无灵,早早撒手人寰。崔母失去了依靠,又不谙世事,家中产业很快被崔氏宗族兄弟瓜分。崔母日复一日泪水洗面,惶恐不知如何抚育幼子,不几年也随崔父西去。反倒是无所出的付氏,在逆境中肩负起重担,将年幼的崔怀瑾抚养成人。
“近日衙门事多,恐难早归。”崔怀瑾接过春杏呈上的瓷碗,碗底游鱼纹正对着付氏担忧的眉眼,“阿姨早些歇下,不必等我。”崔怀瑾见她面容微微带着疲惫,语带关切。
付氏摇头,低声道:“家中只你一个主心骨,我哪里能安心歇着。”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六郎你年纪不小了,人生在世,哪能总是独来独往,身边有个人陪着,也好帮衬些。”站在一旁侍候的青杏抬眼瞧了瞧付氏的神色,又看了看崔怀瑾,悄悄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付氏目光怜惜,声音微微压低:“六郎,这些年,你一步步走到今日,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些外头的闲言碎语……不值一提,你且莫挂怀。”
崔怀瑾眉目未动,语带释然:“人言如浪,来时汹涌,散时无踪。阿姨放心,我心中坦荡。”
付氏颔首,语带怜惜:“六郎心性宽厚。”她顿了顿,终道:“罢了,你总是有自己的主张,阿姨多说也是无益,只盼着我家六郎一切顺遂。”她转身从绣架格子屉中取出个荷包,“这是新缝的,里头装着伽楠香,能宁神静气。”
崔怀瑾起身,整了整衣袖,接过荷包,朝付氏微微一揖:“阿姨挂心,我必记在心中。时候不早了,您也早些歇息。”
付氏替崔怀瑾抚了抚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目送他离开。
走出内室,夜色已深,崔怀瑾知道,付氏这些年频频在他面前提及婚事,背后隐含的关切无非是担忧外界议论他孤寡命硬的传闻。当年,圣人尚是太子,其姑母大长公主意图效仿其母则天武后,篡夺太子之位,朝堂内外风起云涌。恰逢崔怀瑾的父母相继辞世,而他又未有婚约,叔伯和宗族便替他定下了长公主一派的御史中丞之女。明知崔怀瑾和太子有交情,还定下这么一门亲事,其用意明了,既要在两派占得一席之地,又图借联姻留下后路,然而两头想讨好只能两头不落好。彼时前大长公主权势滔天,太子式微,崔怀瑾身为家族后代并无话语权,只得接受这一安排。然而,这段婚约与他而言,仅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未引起情感上的波澜。命运弄人,随着大长公主的败落,那位未婚妻的父亲未能幸免,死于流放路上,而她本人则随母一同没入掖庭,不久因病去世。崔怀瑾的官职日益升迁,他也渐渐有意与家族疏远,最终与旧日恩怨划清界限。时光荏苒,不知何时起,坊间便有了崔家六郎孑然一身‘孤寡命硬’的流言。尽管他相貌英俊,才气出众,宦途无限,但长安的贵族父母却将他视作‘不宜嫁娶’的对象,谈及就是叹息:“可惜了。”仿佛看见那挂在枝头上熟透多汁的柿子,垂涎欲滴又不敢摘取。
夜风拂过,他步入书房,窗外月光如水,洒落在案几上。展开白天未处理完的卷宗,朱批的血色刺得他眉心微蹙。他指尖在案上轻敲几下,脑中闪过付氏收在螺钿匣中的长命缕,那是母亲生前最后的手艺——五色丝线早已褪色,却仍固执地维系着某个上巳节的回忆。崔怀瑾揉了揉眉心,从暗格取出个褪色的布老虎——虎脖子下的铃铛早已哑了,却是他那不擅针线的母亲在他开蒙那日所赠。指腹抚过虎脑上歪扭的‘王’字,忽然轻笑出声,若教陈祭酒瞧见……他想起白日在国子监见到的玩偶,小郎君模样的玩物竟与自己几分神似,倒真如陈祭酒所言,活脱脱一个‘吉祥物’。想到此,他摇头,心中暗叹:就像无人愿住破庙,却日日供奉神佛。
更漏声声,烛泪堆成小小的雪山。夜风穿堂而过,崔怀瑾将回忆收回暗格,那格底还放着支断裂的玉簪。那是多少年前某个雨夜,族老们逼他孤儿寡母让出宗族产业时摔碎的,当时若非阿姨死死抱着自己,后果未知。簪头雕着的玄鸟如今只剩半翼,倒像极了那些折在朝堂风波里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