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闺女,你对象手艺比城管实在。"
摊主阿婆舀着豆腐脑,指了指重新稳固的雨棚。
豆浆碗里浮着的姜丝突然打旋,宸瑜的保温杯碰过来:"吴老师,硫磺熏过的腐竹别吃。"
他袖口落着木屑,混在油条碎里像另种佐料。
收摊时暴雨突至,两人挤在早餐车棚下翻阅工程图。
宸瑜的伞骨压着吴泷的《营造法式》,伞面漏雨在宋代月梁图上晕出深浅的云纹。
旧货市场尽头的木工作坊里,九十岁的陈师傅正在刨黄花梨。
宸瑜蹲在卷刃的推刨旁,手机录像对准老人青筋盘踞的手:"这招'打洼作'的刀法,书里只写了八字要诀。"
吴泷的笔记本记满速写:老人用牙齿试木料湿度,拿黄泥补脱榫的八仙桌腿,给孙子雕高考护身符时刻坏的"状元及第"。
"丫头,给你打个妆奁吧?"陈师傅突然开口,老花镜滑到鼻尖,"明朝样式的,能装你那些金贵的书页。"
夕阳把刨花染成金箔色时,宸瑜在作坊角落发现半截残碑。
碑上模糊的"匠作监"官印旁,刻着与图书馆金柱相同的编号——弘光三年七月初九。
小满这日,吴泷的帆布包总别着新鲜白兰。
图书馆脚手架下的宸瑜接过她递的冰镇盐汽水时,指尖碰到她衣襟上的花梗。
"陈师傅说下周拆鹰架,"他旋开瓶盖,气泡涌出昨夜画的藻井修复图,"顶层彩画要等湿度降到65%才能动笔。"
江云野的轮椅声从长廊那头撞来,石膏腿高高翘着:"小月亮同意我拄拐训练了!"
蔺疏月举着肌贴追在后面:"前提是心率超过140就注射镇静剂!"
奶猫长安跃上刚修复的金柱,爪印留在桐油未干的梁枋上。
百年后某个梅雨季,或许会有修复师对着这枚小小的梅花印,揣度这个时代的匠人们如何将心跳刻进木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