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庶兄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太爷常年不在河间府。这江府上下,大事小事都由老夫人做主。几个媳妇,没有哪一个敢在婆母面前造次的。便是自诩八面玲珑的余氏,也丝毫不敢轻看这位婆母。

江老夫人捻着念珠,慢慢开口,“明恒和宜珠在你娘家,住了也有半个多月了吧?”

余氏被问得心里一紧。

半个多月前,母亲写信来。说父亲托关系,重金请了位曾做过房考官的老士人来家中做客。名义上是做客,但收钱办事,那老士人投桃报李,自然要指点指点余家几位正举业的郎君。要说学问,这老士人比不得江老爷子器重的廉罗两位夫子。但这老士人做过房考官,阅卷无数,其中门道路子,想必是知道不少的。母亲惦记外孙,这才特地写信来。

看了母亲的信,余氏便意动了。但这事不体面,不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加之这府中来年院试的,不止明恒一个,若是直接请示婆母,叫高氏知道了,定是要闹着要来分一杯羹。

因此,余氏思来想去,便想出了这么个主意。借口母亲身子不适,送明恒回去探望外祖母。怕旁人生疑,还特意加上了本不必去的女儿做遮掩。

眼下老太太忽然这么问,莫不是知道什么了,打算问罪了?

余氏压下心头情绪,笑着回道,“劳您惦记俩孩子呢。算算日子,是有了。前几日宜珠那丫头还写信回来呢,道想祖母,想家了。”

江老夫人不接余氏的话,“按理说,你母亲身子不适,晚辈尽孝,是应该的。只是明恒和宜珠还是孩子,便是有心侍疾,也不如大人细心妥帖。再者,明恒明年还要下场考试,这是孩子的正事,耽误不起。还是早些叫两个孩子回来念书。你母亲那里,你若是放心不下,回娘家住些时日也可。你手上的事,叫老四媳妇儿顶着便是,不必挂心府里。”

老太太这话说得关切慈爱,听上去也是思虑周全,事事都考虑到了。可余氏却品出了几分敲打的意味。

余氏顿时坐立不安,不敢再抱侥幸心理,起身恭顺道,“母亲教训的是。这事是儿媳考虑不周。儿媳今日就派人接孩子们回来。”

江老夫人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江四爷见母亲面露疲倦,便起身告辞,带着众人离开了。

送走请安的众人,鹤柏堂里又恢复了平日里的安静。江老夫人靠着引枕养神,丫鬟正要上前替主子按摩,被卫嬷嬷挥退。

“我来便是。你先下去吧。”

卫嬷嬷上前,替主子按摩,边开了口,“您先前不是说,随二夫人去的。今日怎么过问起这事来了?”

二夫人送儿女回娘家的事,是来鹤柏堂说过的。老夫人那时并不是没觉出问题来,但沉默了会儿,最后还是点了头。事后她问起来,老夫人只是道,人都有私心,随她去吧。

可今日却当着众人的面,敲打了二夫人一番。二夫人险些面色都稳不住了。

江老夫人摇头,“余氏一门心思为三郎谋划,虽私心重了些,也勉强算慈母用心。她想瞒着,我也懒得掺和,只当遂了她的愿。但余家并非什么高门大户,能请来的,也不过尔尔罢了,就怕找些奇淫巧技、沽名钓誉之辈,耽误了孩子。况且,就算真是什么有才之士,半个月也获益匪浅了。”

卫嬷嬷听罢,只觉得自家主子良苦用心。

只是二房也好,四房也罢,各有各的私心。老夫人处事已经算是极公正的了,但各房私底下,怕是仍免不了抱怨。

卫嬷嬷不再提这些烦心事,转而说起了宜嘉来,“奴婢送参时,问了董家的。道是五小姐最近胃口渐好了,今早出门前,还吃了碗山药粥、两个素馅的小包子……夜里也睡得好,不大起夜……”

卫嬷嬷娓娓道来。

江老夫人听着,嘴上没说什么,眉头却是渐渐舒展开来。

--

宜嘉回了自己的院子。

过了中午,董妈妈去安排院里的杂事,留了大丫鬟宝音在屋里守宜嘉。

大雪的天,屋里静悄悄的。宜嘉从鹤柏堂搬出来后,便住进了绿漪堂。只有她一个主子的缘故,难免有几分冷清。但宜嘉倒已经很习惯了,也不用人哄着。因打算明日便销了病假,去进学了,便翻出书来,安静地在罗汉榻上看。

宝音在一边做绣活,见她看得久了,便柔声劝道,“姐儿看了这么久,歇一歇眼吧。”

宜嘉一贯听劝,闻言应下,放下书,朝窗外看。雪还未化完,望过去仍是一片的白,万籁寂静,这样冷的天,连鸟儿也不爱出门了,只零星几只掠过。

宜嘉看了会儿,回头问丫鬟,“宝音,是不是快要过年了?”

宝音掐着手指算了算日子,道,“再过五十来日,便要过年了。您怎的问起这来了?”

宜嘉摇摇头,没说什么。

离过年不到两个月,也没消息传出来。父亲今年大概也是不回的。对于这个答案,宜嘉也只是有些失落,类似一年的期待又落空了的情绪。但谈不上很难过。毕竟,从她记事起,父亲便不在身边,是一个模糊而不真切的存在。

看宜嘉不再问什么,宝音便放下手里的活,问道,“上午老太太赏了盒上好的孩儿参。董妈妈一回来,便叫灶上斩了只土鸡,吊了参汤,道是补人的好东西。您现下歇着,奴婢叫人去灶房端一碗来您尝尝可好?”

宜嘉其实不饿。

她总是生病,吃多了浓黑的药汤,对什么参汤补药的,一贯是有些怕的。但这参是祖母特意赏的,一番慈爱之心。宜嘉抿了抿唇,便很懂事地道了好。

参汤很快端上来,宜嘉安静喝完。宝音收拾了碗具,正要开口叫那丫鬟送回灶房去,宜嘉却忽地叫住了宝音。

宝音回头,“您可还有别的吩咐?”

宜嘉点了点头,仰着脸道,“明日带去学堂的糕点,多准备一份。”

宝音一愣,还当宜嘉自己嘴馋呢,劝道,“糕点吃多了积食,到时饭便吃不下了。”

宜嘉摇头,“我不是自己吃,是送人的。”

宝音这才放心下来,安排了个丫鬟去传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