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文野种田物语 > 第69章 全靠朋友活下去

第69章 全靠朋友活下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早是几个森组相关人士的朋友圈里出现了“收到礼物”“感谢推荐”之类的贴文,配着我们那瓶金闪闪的包装瓶子。然后是他们的朋友也开始下单,觉得包装体面、送礼得当。再往后,就连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在便利店看到“好评商品推荐”标牌时,也会忍不住买上一瓶试试看。

一开始,订单主要集中在横滨市区。几个供应商尝试引进了一小批货,放在他们的便利店和居酒屋里试销,起初也不过是为了给森鸥外一个面子。但过了几个星期,他们反馈回来:有些顾客确实回头问过,这款酒还有没有存货。

“他们说味道还不错,挺特别的。”

“我有几个常客,喝了之后还让我再进点。”

“这果酱,几个小姑娘买了以后,又带她朋友一起来买,回购率挺高。”

于是,这些供应商开始愿意拿更多的货,逐渐铺到了邻近的几个城区。

随着时间推移,我的订单不再仅仅来自最初的“关系网”。越来越多的名字、地址出现在系统后台,很多我根本不认识的人,开始在买我的酒和果酱。稍微一查,原来是某个朋友推荐了,或者某个居酒屋上了新品后,被客人拍照发了朋友圈。就这样,从朋友到朋友的朋友,从居酒屋的常客到百货店的散客,渠道一点点拓宽。每一次推荐、每一笔回购,都是在为我们的品牌注入新的可能性。

有几次,我无意间点开了一位顾客的评论,他这样写道:

“这个酒还不错,带点果香,很顺口,不像有些廉价酒那么冲。我是听朋友说的,试了一瓶,挺好喝。后来买了三瓶送朋友,他们也觉得还行,刚好能应付家里聚餐。总的来说,适合偶尔聚会用一下,这个价格是值得的。”

那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评价,但我记得很清楚,因为这正是我最想看到的。没有夸张的赞美,也不是对品牌的膜拜,只是一种真实、日常的认可:“还不错”、“适合聚会”、“朋友觉得还行”——平凡却真诚的好评。

在这样的“口口相传”中,我们的市场一点点变宽了。

从横滨到东京,再到埼玉、千叶,甚至一些更远的地方,开始有人主动下单。朋友的朋友们会在聚餐时提到“上次喝的那瓶沢台酱香”,于是有人趁着吃饭的间隙直接在手机上搜索,点开官网,随手买了一瓶。

更有甚者,开始有小型的咖啡馆和甜品店联系我,问是否可以供应果酱。他们喜欢果酱的包装设计,觉得放在店里当伴手礼卖非常合适。

我开始接到一些合作邀请。几个经营果园体验的小商家希望能用我的果酱做招牌甜点;几家偏文艺风的独立书店提出是否可以合作举办“小型品酒会”,配上精致的果酱小点心,增加客流量;还有人干脆直接打包我的酒和果酱作为节日礼盒,摆进他们的门店。

这种增长,不是一夜之间的爆红,而是慢慢地,从点到线,再到面地铺开。

与此同时,市场也开始反馈出一些积极的信号。

销量虽然没有再出现那种短期内暴增的情况,但却稳步上升。

每个月的收入都比前一个月多一点,不多,但足够让我在深夜翻开财务报表时感到心安。渐渐地,我的仓库从“库存积压”变成了“货品周转率加快”;生产线上从“成本压力”变成了“合理的批量生产”;我手上的资金,也不再全是投入,而是终于开始看到回流。

这就是“细水长流”。

细水长流的好处,是它让你更有掌控感。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赚得盆满钵满,也没有赔得倾家荡产。每天都有几十张订单,每月有稳定的收入进账,每一瓶酒、每一罐果酱都慢慢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了让人愿意反复购买的小确幸。

而市场的路,也就在这“细水长流”中,越走越宽了。

今天的客户,也许是因为朋友推荐;明天的订单,可能是因为朋友的朋友推荐;后天的批量采购,或许是因为一家居酒屋的老板把它作为了自家的招牌用酒。

而我能做的,就是让这些产品一直保持原有的品质。

只要它们仍然保持原有的品质,就总会有人愿意尝试、愿意再买、愿意推荐。这样,慢慢地,它们就不再只是农场里的商品,而是走进了市场,走进了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