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杜若立刻通过媒体找到了这位记者的联系方式,对方听明白了她的来意,也很乐于和她分享信息。末了,对方考虑了一下,问康杜若愿不愿意一起参与暗访。
“您是想更深入地报道那家医院?”对方的邀请出乎意料,面对这个问题,对方在那头也娓娓解释道:“是的,上次我主要是从一位匿名的护士那收集的消息,并没有采访到实际流程。而且我一个男的,对方也比较有戒心,如果康小姐愿意,我们可以假装是夫妻,这样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这真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两人短暂交流了一番,康杜若简直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很快一拍即可。可是当她把这件事跟简渊分享时,后者却皱起了眉头:“我不建议你这么干,”简渊思考后劝道,“对方是正规媒体的记者,就算出了什么意外,他的身份可以一定程度保护他,可你什么保护都没有,严格来说,你也无权随便访问别人,这太危险了。”
“这有什么危险的?我只是假装一下他老婆,全程站在那就行了,顶多配合他说几句话。”
听到这么说,简渊就知道康杜若心里已经有选择了,他自然也知道,能亲身参与的体验感肯定不同,但还是摇了摇头:“没有事情是绝对安全的,何况那种医院要是真遵纪守法,也不会干这事。”
康杜若原以为暗访之事很简单,也就是想提前知会简渊一下,没想到他竟持否定的态度。康杜若还想辩解几句,可不管怎么说,简渊都认为与人身安全比,这件事就算事后听记者转述,也谈不上多大的损失。最后,他无奈道:“当然了,你不一定非要听我的,但你如果真想征询我的意见,那我反对。”
对方既然都这样说了,那康杜若要还是一意孤行,不就等于根本不把简渊的话当一回事了。她想了想,也只好含糊道:“那我……再想想吧。”
第二天,康杜若再次打电话联系了那位记者。她本是想好了借口婉拒这次暗访,可就在电话联通中的那短暂间隔里,她的内心还是强烈纠结。最终,在对方接通的一瞬间,康杜若开口的不是她的借口,而是:“喂,刘编辑吗,关于这次暗访……”
一周后的周二一大早,康杜若搭乘大巴赶到那所违法医院所在的县城,刘编辑已经在车站等着她了。刘编辑叫刘文志,40多岁,穿件格子衬衫,斜挎一个大文件包,也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平时就这风格,算是个扔人堆里就泯灭于无形的打工人。他一见到康杜若,有点微微的意外,握手的时候都不如电话里那么自然,末了自嘲道:“康小姐……与我想的不太一样,别人恐怕都要怀疑,我怎么能找到你这么好看的老婆。”
康杜若一笑了之,大方回握:“刘编辑太谦虚了,您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编辑也很吸引人呀!”简单两句玩笑后,气氛活络了很多。刘文志爽朗稳妥,康杜若也直来直去,两人都没什么扭捏,简单把串好的台词又确认了一遍,便一起去往那违法□□的达城县华乐医院。
刘文志利用他的渠道,已经联系好了那个帮买孩子的人与医院牵线搭桥的中介人。康杜若来到医院门口,就见到一个高个子的男人正站在医院门口四处观望,她虽不迷信面由心生,但直觉那位眼睛狭长、嘴角下撇的老男人就不是个好人。三人间进行了一番犹疑的视线交流后,那个老男人就主动走上前:“是刘先生?”
“是,我是刘文志,这是我妻子。”刘文志也确认道,“是老陈哥?”
两人互相认对了身份,那叫老陈哥的男人明显放松了一些:“东西都带齐了吗?”
“齐了齐了,办完证我就跟你去转钱。”刘文志连连点头,还佯装忧虑道,“真的没问题吧?真是合法合规的出生证明?”
老陈哥显然见多了这种心虚的买方,信息满满道:“就是盖了章的真证明!我都干了这么多年了,院长亲自给你们办,还能有假的?放心,你去哪个街道上户口都没问题!”
一条犯罪的利益链,在老陈哥的口中,就像买张电影票般稀松平常。康杜若之前已从刘文志那了解到,这家民办医院只需要宝宝照片和姓名等相关信息,都不用宝宝到现场,就能办出真正的《出生医学证明》,甚至连伪造的宝妈病历档案,以及宝宝的疫苗本都能成功备案。这之后,买方需要支付96000元给中介人,大头会给院长,剩余的则被产科的人瓜分。
明明该是救死扶伤的医院,明明该是迎接新生命来到这世上的医生,却为了甚至不算巨款的金钱利益,就如此有恃无恐地协助拐卖人口。康杜若面上不显,心里却一阵阵颤栗,不知道哪一方更丧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