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几天万仞剑宗弟子们就会来各城池之中测适龄幼童的根骨,龙熙对仙门的一切都很好奇,也想见识见识这所谓的问道大典,而且有谢听澜在,他们还能蹭个顺风舟,多好。
谢听澜对这些事情一概不过问,但龙熙想看他便奉陪。
碎道重修道心之后,曾经因为修无情道而被摒弃在外的情感也在缓慢恢复,曾经看任何人都如同隔着一层般难以感受到丝毫情绪,如今却触手可及。
但龙熙在他的眼中永远都是最特别的色彩,永远鲜活明媚,如烈火,似骄阳,让他的心不知不觉就被她牵动,这种太久不曾体会过的感觉很新鲜,但他并不排斥。
在谢家被当成兵器,在剑宗又修无情道,让他的性格已然养成,冷冽锐利,清寒难以接近,今后也难以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但是龙熙不在乎,她喜欢谢听澜,不论性格如何,无情道那么冷漠的时候她都觉得谢听澜很好,如今都已经鲜活有人气了,其他的只是时间问题,她只会为他开心。
虽然她不明白谢听澜为什么对她的感情来的如此迅速赤忱,但最终受益人都是她,没什么不好,哪怕她对谢听澜利用多于喜欢,但一点点喜欢也是喜欢,感情可以慢慢培养。
未来的妖皇陛下从不会拘泥于情爱,如果到时候谢听澜知道了一切,不再喜欢她,她也不会强求,大不了天各一边,她做她的妖皇,谢听澜做他的仙门魁首。
反正龙熙从没想过,谢听澜会在天地将崩时弃仙门而选她,各自的责任不同,仙门才是谢听澜的家,而她只是后来者,既定的结果不值得争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要做的事。
她重生只是为了渡过情劫,蜕变出九级龙骨补上天渊裂缝,顺带着灭了邪族,其他的都是次要。
万仞剑宗的飞舟从空中飞驰而来,如一柄银色的飞剑,很有宗门特色,七、八个身穿统一黑色山纹窄袖轻袍的弟子站在飞舟上,年岁看着和被掳到妖界的那小少年差不多,十五六岁的样子。
个个目光如炬,精神饱满的从飞舟上跃下,在揭海城中心偏南寻了处空地,其中一名看似是领头的弟子从储物袋中掏出桌椅,摆出一块不规则的透明晶石在桌上,“来,年龄在八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孩子,有意愿入宗门的请上前来测资质。”
闻讯赶来的人们早就迫不及待了,带着孩子的人拼命往前挤,想要最先知道自己孩子的资质,不带孩子看热闹的人也围了一圈又一圈,剑宗弟子们无奈只得下场维持秩序。
“都别急!都能测到的,不要往前挤!”
“看热闹的往后退,给测资质的让一下!”
“谁再挤就剔除资格!”
两个小弟子,一个看着测灵石,一个捧着玉简在记录,一名五六岁的小姑娘被父亲抱着走上去,父女两个都穿着粗布短衣,一看就是偏远山村的农户,饱经风霜的脸上一片凄苦之色。
昆仑台从万年之前就只允许生来有灵根的人生存,没有灵根就会被送往凡界云境洲,但是灵根驳杂且资质不佳者终生止于炼气,代代相传也很难会有高资质者出现。
这些人组成昆仑台最底层的百姓,为了生活也不得不重操旧业以谋生路,如农耕,酿酒,纺织等等,不过与凡界也有出入,种的是灵米,酿的是灵酒,纺织的也是灵蚕吐的丝。
“来,把手放在测灵石上,很快就好。”看着测灵石的弟子一看是个这么小的孩子,声音也不禁轻柔了很多。
小女童把手放上去,三道光芒并起,在透明晶石上显现出绿、蓝、黄三道颜色,但光芒并不算很亮,只能算一般。
“六成土水木灵根,下等,不合格。”
父女两人闻言神色晦暗的离开了,其他人继续排队向前,但大多数都是不及格,只有很少数的几个达到七成以上被留了下来。
龙熙和谢听澜站在不远之外的街角阴凉处,“沉璧,仙门选弟子的标准是什么?好像和灵根多少没什么关系?”
“有关,仙门选拔弟子看资质主要是灵根的纯度,七成以上为玄灵根,三十之前筑基,还有望冲击金丹,八成纯度为地灵根,九成纯度为天灵根,满值纯度为极品灵根,也叫仙灵根。”
谢听澜清冽的嗓音缓缓道来“若是一个人多条灵根,纯度不一致则按照最低的灵根纯度定天赋。”
“为什么?如果一个人三条灵根,其中两条是天灵根,一条玄灵根,只要将那条不好的挖去,剩两条天灵根不是一样吗?”
谢听澜失笑道:“灵根怎么能挖掉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灵根损毁,就像是木桶上留下的洞,修补了也还是会漏,灵根纯度不一,修炼时纯度最低的灵根就决定了未来能走多远。”
明白了,就像不同长度的木板拼成的木桶,装水时即便想装再多,依然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最终能留下多少水。
“那你说我的天赋怎么样呢?”龙熙歪头看他“我也想去测一下。”
“好。”谢听澜俯身单手抱起她,走向测灵石,一身法衣自带清冷气质的谢听澜所到之处行人自动避让,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