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祈山海重开宴 > 第30章 再相见

第30章 再相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风匡野这处颇有收获,张风临于宫外却是处处碰壁。天历十二年之事外界看来和和美美各得其所,皇帝颁布政令鼓励寒门学子科举,富商被抄家失了作恶的资本,最大的功臣被皇帝带在身边,如今已是大盛人尽皆知的第一宠臣。

但其中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张风临与当年人早就生出嫌隙。昔年好友是否愿意听他一言还是两说,更何况与他并肩再战一场。张风临不敢声张,孤身借着夜色去扣辗转多年也不敢再敲响的门。

天历十二年参与案子的寒门学子人数颇多,除了张风临外,无一例外都是在各部打杂的九品芝麻官,无权无钱只能在盛京最边缘的巷子租赁一个小院。张风临一路走来,见了不少残砖凋瓦,路面也极为不平整,好在今夜月色足够明亮,否则他定要摔几个跟头。既然住在如此地界,自然也请不起仆人,大半夜不敢自己去开门,生怕外头是些歹徒或乞丐,即使脆弱的院墙挡不住什么东西也聊胜于无。

屡次得不到回应的张风临几乎要放弃了,月色浩荡,他却只觉得漫漫长路漆黑一片,再也迈不动步子。他说不清楚自己此时是庆幸还是无助,他无颜愧对好友的恼怒,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不知不觉身体已经自发走上了一条熟悉的小径,当年一同出谋划策的好友中,只剩下最后一人还未拜访,成与不成皆在此举。

郁舟行六年后也时时回想起从前,却只能捧一碗井水来镇难凉热血。谁能做到不怨不恨呢?读书人所求无非是功名利禄,昔年行事时虽说是为天下寒门学子,但这四字才是究极目的,哪知多年来一个字都没有沾上边,反而是当初一同握紧拳头说要并肩前行的好友借此鱼跃龙门成为了皇帝最喜爱的臣子。

郁舟行最初两年可以说是恨透了他,日日夜夜都后悔怎么能给他做嫁衣。领受多年官场磋磨后心中的滔天恨意慢慢平静下来,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去念想了,琐碎而重复的事件束缚着他,不能触及朝堂大事也难以贴近民生民政,他早就失去了少年志气与前路目标,只怕余生也要在缝隙里煎熬。

今夜梦中又是六年前少年们明亮的眼睛与长虹般的志气,他再一次惊醒,实在睡不着只能披衣起身,坐在院落里慢饮清凉井水权当消暑。

张风临在这扇破烂木门前徘徊了六年,在这个深夜,终于敢将它扣响。他不敢出声,拘谨地站在门前,即使夜风徐徐仍是汗如浆涌。

郁舟行以为是巷尾的小乞丐没有讨到吃食又来找自己要口饭吃,就折返回屋子里将晚饭时特意没动的一个馒头拿在手里,又拨了一些自己腌的咸菜放在盘子里,这才去开门,不料门外却是故人。

破烂的门从内被推开,在静谧的夜里很响亮地“吱呀”叹息一声,郁舟行右手拿着盘筷,左手拽着轻飘的门想要关上。

张风临连忙将手伸进去,挡住了逐渐闭合的门缝。郁舟行是真的不想见到他,用的力气实在大,两人都能听到骨肉与木头磋磨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声音。

张风临不顾痛楚,拉扯着有些变形的皮肉硬是挤出一个笑脸:“兄长,我今日来是有要事相商,还请您不要将我拒之门外。”

郁舟行怒火中烧,声音却比六月飞雪还寒凉,当年他也是这个样子祈求自己与他做局,既然已经得到了天大的好处,何必要再来利用他一次。

“草民六年前就已经不是大人的兄长了,更对您要说的事情没有兴趣,您还是请回吧。”

张风临哪肯松手,今日再不说清怕是此生都不再有机会。他狠狠跪下,夹在门缝中的手被木刺划破,骨头因为向下的力气有些错位,鲜血顺着伤口涌了出来。

郁舟行没想到张风临会做到如此地步,又被他自毁的举动惊得后退两步,门被打开了。

张风临跨过门槛,膝行着逼近他,“我知晓兄长心中有怨有恨,当年之事是我的错,但并非我的本意,还请兄长听我陈情。”

郁舟行是蜀地中不知名小地方的学子,家中只能保证温饱,师门也不显赫,但他天资聪颖,再加上好学勤奋,便能通晓学识,是当地有名的读书郎。

他踏上盛京科举路时,师友亲朋夹道相送,都相信他能做个大官好煊赫声名。他也对自己颇有信心,就算时运不济不能有很好的名次也不会名落孙山,总是对得起多年寒窗苦读与这么多人的希望祝愿。

但从蜀地到盛京这一路上,朝政严苛,乡野村民光是维持温饱就要用尽全力,各地长官多数也不管民事闲散度日。公车从乡间阡陌驶上城市道路,郁舟行对自己这么多年学习的东西产生了怀疑。

等到他进入盛京那一日,他才懂得父亲临行前对他说的“盛京居,大不易。”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古巴蜀出才子,蜀地的同乡会馆自然气派非凡,让身为普通人的他看花了眼。但蜀地进京赶考的举子人数不少,郁舟行只是在自己家乡那片小地方有些名声罢了,仆从自然将他分在了僻远的小房间里。在盛京办事的人惯会看人下菜碟,也不足以让他伤心,更是憋了一口气非要考个好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