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瑛立刻呈上几页纸张,上面详细列明了库房内涉待查及失窃珠宝的调拨记录。
贵妃扫了一眼,将其中一页递给柳尚宫:“你来看。”
柳尚宫接过后仔细阅读,眉头微微一蹙,答道:“娘娘,这有记录显示,有几枚宝钗曾从皇后宫中调拨至御苑库房……”
关宁隐在队伍中,却敏锐地注意到柳尚宫的语气中透着谨慎。
贵妃这一步,明显是在向皇后发难。
“调拨记录没有问题,但为何库房的账册上,没有入库登记?”贵妃淡淡地问,声音中已带几分冷意。
柳尚宫连忙跪下:“娘娘,这……这恐怕需要仔细查明。”
贵妃未再追问,只是冷冷一笑,目光落在其他人身上:“本宫不管是谁的责任,若查不出结果,尚宫局所有人都要受罚。”
尚宫局内的气氛因珠宝失窃案愈发凝滞。
*
前日,司记司上下接到御旨,要彻查御苑库房所有珠宝的流转记录。
关宁被派往整理珠宝赏赐清单,这意味着她将直面失窃案的核心,那些消失的珠钗。
珠钗的记录出现在账册的一角,旁边一行细字标注着“待查”。
作为“待查”的珠宝,它们通常并非遗失,而是记录混乱,暂时搁置核对。
然而关宁手中这册账目却隐藏着不寻常的涂改痕迹。
原本的朱砂字迹被刮去,再以墨笔书写。
关宁小心辨认下,依稀看出珠钗曾经的去向,它并非留在贵妃名下,而是数年前被赏赐给了皇后身边的一名大宫女张婵。
关宁的眉头皱得更深。
依照常理,珠钗既已赏赐出去,就不该再被列入贵妃名下的记录中。
更奇怪的是,这一改动似乎刻意而为,将珠钗的归属拉回到贵妃手中。
关宁心中涌起一阵隐忧,如果有人追查这件珠钗,那么矛头会指向谁?是贵妃,还是...
这时,司记司的郑掌记端着一杯热茶缓步走来,目光从账册掠过,随即停留在关宁的脸上,露出几分不动声色的笑意:“关女吏,抄账抄得这么认真,真是司记司的福气。”
关宁闻言一惊,连忙低头掩饰情绪,垂首恭敬道:“掌记过奖了,职责所在。”
郑掌记的目光在她手中的账册上停留片刻,才悠悠说道:“这宫里的账目,可不是随便看的。有些事,看了,也要当做没看见。记住了吗?”
关宁心头微颤,忙低声应是,将账册合拢收回桌旁。
郑掌记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去,只留下那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她耳边回荡。
*
次日,尚宫局接到御旨,要协助皇后宫中核查张婵的物品。
张婵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也是皇后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关宁随同司记司的女吏们前往皇后宫中,负责整理张婵的物品清单。
张婵并未拒绝配合,反而将自己的箱匣悉数打开,任由核查。
关宁翻阅着清单,却发现许多物品并未登记在案,而其中一支通体碧玉、镶嵌金丝的珠簪尤其引人注目。
这支珠簪并非平凡之物,尽管造型简单,但其工艺与用料都显得极为贵重。
关宁不动声色地将它与清单核对,却发现这件珠簪并未记录在内。
“关女吏,你在看什么?”一声冷厉的呵斥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关宁抬头看去,是皇后身边的掌事嬷嬷钱嬷嬷。
她的目光如刀般落在关宁的手上,那支珠钗还未完全放回原位。
“回嬷嬷的话,这珠钗与清单不符,是否需要补充记录。”关宁放下簪子后退一步,示意自己没有别的用意。
钱嬷嬷盯着她,眼中带着几分审视,冷冷道:“这些物件自会有人查,不劳尚宫局的女吏费心。还有,那些清单不过是摆样子的罢了。”
关宁听出话中的警告,立刻垂首退开,不再多言。
不久后,张婵被召至皇后跟前问话。
女官们远远看着张婵被领走,低声议论纷纷。
有人说她失宠的日子不远了,也有人认为她不过是被牵连其中,遭受池鱼之祸。
关宁坐在角落里,耳边听着这些嘈杂的声音,心情却因一种难以名状的预感而沉重。
她抬眼望向门外,不知为何,脑海里始终浮现出那支珠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