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瑛娘养老日常 > 第42章 新糖

第42章 新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四色颜料合计一千二百扣,瑛娘一日也没敢歇,好悬赶着交付日前做完了。

恰逢汪辰带了信儿,说是方氏手头的口脂售罄,瑛娘便又趁着夜色取了昨年做好的三百瓶来装好,只待进城后一并送去与方氏。

这回进城瑛娘没甚别的打算,索性一觉睡到天光大亮才起。

临了出门,徐氏却不敢真叫瑛娘独自个儿赶车去城头,逮着汪点柱耳提面命好一通说,说罢还不忘追出门叮嘱:“去了城头你也别乱看、乱说,一切都听瑛娘的。”

汪点柱活了几十年,真论进城的次数还不比瑛娘这两年去的多,闻言眼神飘忽,下意识缩起了脖子,道:“娘,不若你也同去吧?”

徐氏最瞧不上他这点儿,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又怕瑛娘多想,堪堪收了收表情,这才抬手戳了两下眼前的榆木脑袋,“你怕啥?你怕啥?还没几岁大的娃儿争气!小老九读书都吵着要自己去,你呢?!又不是叫你独自个儿去!你到底怕个啥!”

汪点柱往年去城头找活做都是跟着汪木匠和几个兄弟,再不济还有几个侄儿替他揽活儿,根本不需得他自个儿与人攀谈。

可这回同去的却是未及笄的闺女……

徐氏瞧他表情便知他在想什么,怒瞪他一眼,扭头便催瑛娘上骡车,“赶紧去吧,一会儿日头大了可热得很。”

瑛娘倒是从“汪瑛”的记忆中了解过汪点柱的德行,知其无大过,纯粹是没经过事儿,卑于与人交谈,便拉了徐氏歪缠道:“总归有我爹在,不若再叫上我娘,也带玥娘去城头见见世面。”

老汪家四个儿媳,二房林氏得徐氏信重,时不时便会进城典换鸡蛋、家用,三房陈氏如今也进城管着铺子,四房何氏嫁过来前更是常随娘家姐妹于府城行走。

唯独云氏在娘家时便不常出门,嫁到老汪家后也是日日操持家务难得清闲,更别提生得几个闺女后惨遭徐氏嫌弃,便是连回娘家一趟都要遭她一通白眼,所以丰县虽近,云氏去的次数却是寥寥无几。

听得瑛娘提及,徐氏难免忆起过往,面上登时也有些过不去,“玥娘去就是了,何必再叫上你娘,你娘又不爱出门。”

瑛娘心知徐氏这是为过往错失扭捏,厚着脸皮缠了缠,逗得徐氏一乐,松口支使汪点柱去叫人来。

汪点柱倒是无所谓自个儿媳妇儿进不进城,徐氏说他便照做,不消多会儿就抱着玥娘领了云氏来。

这年把来云氏心气也顺了大半,见瑛娘与徐氏亲近也没觉多难受,低眉顺眼的招呼过徐氏,便跟着汪点柱先上了骡车。

“奶,我们这就走咯。”

徐氏嫌瑛娘“过河拆桥”,不过日头渐高,她也记挂着自个儿的活儿,摆了摆手便先回了院子。

“走吧,爹。”

骡车缓缓驶出大王村。

玥娘还是头回出村,只安稳坐了会儿便忍不住在车上作起怪来,云氏见汪点柱赶车还算稳便也没多管她,倚着瑛娘轻声问道:“怎的想起叫娘陪你一块儿去城头了?”

香露、颜料的买卖都算稳当,云氏亦知瑛娘再没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别的,所以隐隐猜测这回进城约摸是要给她亦或家里头闲着的何氏再找个什么活计来做。

可除了裁衣、绣花,她与何氏又能再做些什么呢?

瑛娘不知云氏想法,靠着她打了个呵欠,道:“娘都多久没穿新衣了?总归钱挣着了不用也是白放着,进城逛一逛、看一看,买了新布回去也好裁几件新样式来穿穿。”

打从做薯粉至今,汪点柱交给云氏的盈收已近十九贯钱,加上最初两月及昨年一季一批次的手帕、瑛娘第一年孝敬的一两小元宝、贴补琼娘瑾娘剩下的碎银,云氏手头拢共攒下了两锭十两的元宝并五贯铜钱。

云氏舍不得花用,打算再攒几年,等到瑛娘十七上下,相看好了,再去兑成一锭百两重的大元宝,好叫她拿去压箱底。

只是这话不好直接说与瑛娘听,云氏便只笑笑,没搭腔。

一路不多言语。

汪点柱鼓着一口气驾着骡车进了城头,听得瑛娘指挥,直奔至东市杂货铺子。

虽在人前畏缩,真叫干活汪点柱也丁点儿不含糊。

颜料一筐装了六百扣,瑛娘抬个筐角都嫌累,汪点柱却能挤开两个伙计,只双臂合力便轻巧地将箩筐搬进铺子里。

章文德也看得惊奇,丢下手中的活计迎出门来,再看云氏与玥娘,观其面貌与瑛娘多少有些相像,霎时明白这几个未曾面见过的生人也都是瑛娘家中亲眷。

瑛娘自是不会等章文德主动问及双亲,见章文德相迎,便连忙拉着云氏和玥娘上前问候,“这位就是助我颇多的章叔。章叔,这是家中双亲及小妹玥娘,今日随我进城来采买东西。”

章文德目光不好多在云氏身上停留,便只点头与她示善,随即转开视线看向玥娘,未言先笑。

小童最是能辫其人目光,玥娘虽有些羞赫,却也甜甜地叫了一声“章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