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瑛娘养老日常 > 第8章 银角

第8章 银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爷回来了!”

汪木匠一路笑着回到了档口。

瑛娘一看他的表情便知那珠子卖得了好价,一旁的陈氏却以为自家小老三找到了正经活计,连拉了他去旁的地方盘问,得知找活是假,卖珠子是真,一时竟不知该喜还是该愁。

“你阿爷当真把一珠子卖出了一角碎银?”

“当真!当真!阿爷那珠子到底哪儿来的?我瞅着像是宝珠……”

陈氏也想知道那究竟是什么珠子竟能值当别人用银子来买,可惜汪木匠压根儿不理她,只顾着与瑛娘打听面摊子卖得了多少进账。

先头瑾娘顾着捞面,瑛娘又不在摊子上,陈氏便作主掌了收钱的活儿,只是后头她得去农集卖鸡蛋,便把那一大把子铜板全交给了汪点书收着。

可惜,汪点书就是个没主见的,瑛娘没多费口舌便把钱袋子要过了手,眼下汪木匠问账,却是没得一人清楚那钱袋里究竟装了多少。

瑛娘自然也没数,笑呵呵与汪木匠道:“阿爷别急,钱不露白,等回了家再清点。眼下大伙儿都饿了,不如先去吃点热乎的再赶路?”

汪木匠收起了笑,扭头看了一眼空瓮,倒对这个孙女再作改观,“今日带来的都卖完了?”

临出门时他可是瞧见了,大房儿媳揉的面团近乎用掉了一半麦粉,这一晨的时间便卖完了,着实让他难以相信。

不过这摊子老三两口子都盯着,不至于和侄女儿捞了面吃却不露声色,汪木匠也只得信了,扭头看了看档口其他摊子,终是选了个现搓面团来蒸的馒头摊子。

馒头蒸好出锅,水汽蒸腾,伴随面食特有的香味逸散,一闻就知那绝对是纯麦粉搓揉出来的。

馒头摊子的老板亦见识了新来的这家面摊子何其热闹,见一家子老小盯着蒸笼,便笑呵呵的招呼,与他们报价,“我家馒头一文钱一个,都是用的当季的新麦粉,口味定不会差!不如一家儿来一个尝尝?”

姑娘家家大白馒头吃一个就能饱,瑛娘虽不满意这摊子只有馒头可卖,却也馋了这一口绵软甜香的面食,当即就要从钱袋子掏钱来买。

汪木匠可不想把买卖的钱弄混了,拦了她动手,再从自个儿的衣服兜子里摸了六枚铜板出来。

收了钱,馒头老板扭头取了两张洗净的阔叶各包了三个馒头,一齐递给汪木匠,又热情地招呼他们从自个儿带来的翁里打水喝,“自家的井水,不要钱,都是烧开了镇过的,随便喝!”

吃个把馒头也不至于太口干。

汪木匠道了声谢,没当真去拿碗舀水,只领着瑛娘回了自家摊子的地界儿,把馒头分派到个人手头,这才提起明日的打算,“这面摊子既然能做成,明个儿便继续来做。只是瑛娘,那鸡当真每日都要杀?”

“鸡丝面卖得最好,若不杀鸡,谁又来吃咱家素面?”

城头又不是没得卖面条的,支摊子做买卖靠的就是他人无、独我有。

“不过鸡骨熬汤实在算不得香,阿爷若想咱家面摊子长久,还得再去肉铺寻摸寻摸。”

“……怎么的?还要割肉来浇面?”

瑛娘不欲多言,只摇头道:“阿爷稍后随我去一趟就是。”

肉自然是要割的,但肉割来先得自个儿吃,等面摊子生意平稳了,再想那新鲜的浇头来揽客。

去肉铺也不需得一窝蜂全跟着。

为着挣钱,汪木匠三两口把馒头吃净,催着瑛娘速速去。

瑛娘咬着馒头慢慢嚼,一路跟在汪木匠身后,等找到农集里头的屠户,那馒头才可算吃下了最后一口。

屠户的肉铺只在农集热闹时摆,瑛娘爷孙来得不巧,整头猪已卖得只剩些不受欢迎的肉块。

这些肉块多是瘦肉,看起来毫无油水,汪木匠琢磨不了这精瘦的东西如何能做来帮扶面摊的生意,顿时蹙起眉推了推瑛娘。

面摊子要用的自然不是这些精肉。

瑛娘拍了拍手上的馒头屑,与屠户笑问:“您家可还有猪骨剩下呀?”

丰县城头屠户只此一家,便是那坊市里头的富户,想尝尝生猪的鲜香也得从他这处采买。

不过屠户不是那等眼高手低的人,凡是乐与他买卖的都能得他好脸,所以哪怕瑛娘只是个看起来拿不出银钱的小娃子,他也笑着从案板下的箩里捡了几根剃得干干净净的猪骨来,问她:“可是家里头需用这骨头敲了熬汤喝?”

瑛娘的目的正在于此。

鸡骨熬汤出不了太多油气,这猪骨敲碎了能得许多骨油,一通熬煮,自然能比鸡骨汤更增香味。

“不知这猪骨价值几何?”

“两文一根,都是正正儿好的腿骨,一头猪就那么几根。”

“可有扇骨?”

屠户还没见过连扇骨都愿买的,不过今日的扇骨的确还未来得及扔,他便也挑了出来,摆在案上任她看,“扇骨便算你一文吧。”

无论腿骨或扇骨都还带着血气,瑛娘满意的点了头,倒是掏出了钱袋子摸了五枚铜钱来,“劳烦您给我包两根腿骨,一块扇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