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挂月山庄 > 第4章 挂月楼

第4章 挂月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章挂月楼

三人都沉默了,估计是凶多吉少了,一直到丫鬟来收拾餐桌,王大丫才又振作起来,拉着两人到旁边歇息。

“哎呀只要我能把现在这烂摊子收拾好,保住挂月楼,小云姐不管在哪儿都会开心的。”王大丫恢复成大大咧咧的模样,“跟你们说说这津县的情况吧。”

津县现在主要有三大势力,一是李继成的李氏海帮,祖辈是海盗起家,从安东码头上了岸占了津县这块地盘几十年。另一个是张闯的张氏漕帮,土匪起家,因为朝廷收回黄河漕运,跑到津县来抢李家的地盘。

最后一方是津县府衙,根本不敢管这个事。

“除了这十八颗刻写了佛偈的东珠,同批还有十箱普通的东珠也在这次的纷争里,两帮在渤海渔岛那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械斗。现在码头上又在传朝廷要来这儿建海运司,唉……反正吵的乱七八糟。”

易十三:“江湖事江湖了,打一架谁赢了谁做主,但是现在朝廷进来,就不是打一架的事了。”

王大丫点点头:“昨晚我去码头上周旋了一夜,小云姐和两个被抓的姑娘都在李继成那儿,没见着人不知道是死是活,反正拿这事勾着我。李继成现在在气头上,这个事不好解决。还有张闯,前面又是雇我们的人去拿东珠,又是派人上渤海渔岛和李家的人械斗,闹出这么大动静,这会儿却收敛了爪牙,躲屋里不出来,他娘的!”

“现在这个事确实不好搞……”萧韵低头沉思,“我们的人看似在李继成那里,症结却出在张闯身上,他不愿意出来说话,李继成更不会给我们面子……”

想了又想,不知道想到什么,抬头问王大丫,“津县闹成这样,朝廷没派人过来吗?”

“听说是派了人过来的,这些天也没见什么动静,我也搞不清楚。暗线的两个姑娘被抓,楼里其他的暗活我都暂停了,所以也不能及时得到消息。”

“那就再等等,看朝廷那边怎么处理,我们再见机行事。”

朝廷自然派了人过来,此时正在津县府衙听县令汇报。

“李继成在津县这片儿颇有威望,这儿一半的人仰仗他的船过生活,平日里对朝廷还算恭敬……”县令边说便看坐在书桌后被卷宗遮住面容的年轻人,不敢怠慢,“但他吧,有些好色,虽然年过五十,还经常去挂月楼玩……”

“挂月楼?”年轻人开口。

“是我们这儿最大的青楼,美酒美人,曲艺杂耍,斗鸡花牌……应有尽有,闲暇时大家都爱去那儿转转……”

“嗯,说说张闯这个人。”

“张闯?一个蛮横无礼的粗人,带着漕帮过来这里讨生活,天天在码头上和李家的人闹。四十多岁才得一个儿子,结果年初,那唯一的儿子却病死了,还不到三岁,连坟都建不了……”

县令停顿了一下,看年轻人没有打断,继续说:“这几年他就没消停过,慢慢的也在津县争出来一亩三分地……差不多也就这些了,然后就是渤海渔岛那次械斗,都在卷宗里。”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年轻人放下卷宗,露出剑眉星目,正是骠骑将军李知节。

乌国世子一事结束后,他在家休养了好些日子,津县这边本来是派了一个钦差大人过来。刚到津县,当晚就说是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一病不起。

朝廷只好另派他人,宁王的人在津县发现了些不寻常,或许与安王有关,于是安排李知节过来,挂的钦差大人左监事的职。

县令走后,李知节去了一趟李继成的府邸。

“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双目怒睁,眼底青紫,脸颊虚红。沉迷酒色之象,此人正是李继成。

“老爷子,何必动怒呢,有话好好说嘛,我这不是听听您的意见。”虽说是客气的话,但细听却暗含威严。

“哼,”李继成并不吃这套,“大人,你来津县,老夫甚是欢迎,今日屈尊到此,老夫也很荣幸,老夫一直以来从不与朝廷作对,这津县的税收一文都没短缺过,可是你刚刚所言是不是欺人太甚了!”

一口一个“老夫”,说着好像很客气其实就是仗着自己在津县的势力耀武扬威。李知节的心里明镜一样,刚刚他不过说希望津县的事让朝廷全权接手,他就跳脚了。

“老爷子,张闯抢了您的东珠却躲在府里闭门不出,分明是想您先发制人,他好有借口和您抢安东码头,”李知节看李继成似乎很不屑的样子,又道:“我知道老爷子定是不将张闯看在眼里,但您想,他一个黄河上赶下来的流民就敢来您这儿闹腾,这说明什么?”

说到这里,李继承也静下了脸,看向李知节。

“他身后有人呢,还是个大人物呢!”李知节心想这下你这老狐狸该有兴趣与我合作了吧,其实他也就随便说说,张闯背后的人他还没查出来呢。

兵不厌诈,对付这种地头蛇,就得吓一吓。

“渤海渔岛是海货进出之地,上次不查被他夺去,你现在不让我的人去夺回来,那你说怎么搞?东珠事小,以后商船进出还要看他的脸色,老夫是万万做不到!”

此话一出,就是妥协了。

“老爷子放心,李某自有妙计,您再等几日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