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关关 > 第7章 三棵桂村

第7章 三棵桂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兰英本想着钱阿婆在三棵桂村好歹也活了大半辈子,虽然家贫,除了一间破屋子,再无其他恒产,可怎么说也是这村里的人,如今去了,也应当由乡亲们帮衬着料理了后事才是。

可当她丈夫杨有义把这主意才提了出来,聚集在里正家的杨氏族人们却都沉默了。

半晌,有一八十多岁的老翁清了清嗓子:“我活得岁数大,知道得清楚。那钱氏是年轻时逃荒来的咱们村,虽说当年也许了人,可没过门她丈夫就死了。婆家不嫌弃,留她在家伺候终老,又给了片瓦遮头。可说到底,她姓钱,又不姓杨,没给杨氏留下个一儿半女的,如今死了,她的后事自然也就轮不到咱们来管。”

那老翁算起来还是杨有义的堂叔了,所以杨有义陪着笑:“话是这么说不错,可她毕竟也在咱们这里过了大半辈子了,如今人又去了,留下个小丫头才五岁,什么事也顶不上,总不能把她老人家的尸首就这么放着不管吧。”

老翁又咳了两声:“那依你说,该怎么办?”

杨有义道:“起码也要置一副寿材,薄棺也好,先把人收殓了,择个地埋了才是正经。”

老翁不语。

倒是里正杨有忠开口了:“按理钱阿婆也入不得咱们杨家的祖坟,她家又没个田地,埋哪里也还是个问题,总不能叫咱们挪地出来吧?谁家粮食够吃的?”

杨有根也嘟囔道:“她一个乞丐婆,还要什么棺材?你晓得现在木头多贵?买现成的贵,找人打更贵。要我说,还不如拿席子裹了算了。”

杨有根家已是这村里的富户了,连他都这样说,可见其他人了。

果不其然,他语毕,就有人跟着点头了。

杨有义闷着一口气,依旧好言好语:“都说死者为大,那些犯杀头罪的人死了才拿草席裹了浅埋。钱阿婆虽穷,可到底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况且她还有个小孙女,日后长大了,难免不会埋怨咱们草草了事。”

杨有根冷哼一声:“一个小丫头,日后能有什么出息?顶多嫁个庄稼汉,谁还怕她闹上门啊。”

杨有义气极。这个杨有根,真是有点钱就忘了前半生,他自己不也是从泥腿子翻滚爬过来的?现时就忘了根了。

这头周兰英依旧陪着钱宝儿。她本想叫这小丫头这几日都住到自家去,可偏偏小丫头死犟的,就是不肯,一定要守着她阿婆。周兰英也就无法,一天三顿给她做了饭送来。

这时已是午后,钱宝儿捧着比她脸还要大上许多的碗吃面。

周兰英自钱家厨房里寻了只破碗出来,里面装了大半碗糯米,上头插了三支香,摆在了钱阿婆的床头——好歹也送她一程吧。

她才从屋里出来,就看见有人在院门口同钱宝儿说话。她定睛一看,原来是寿喜班胡班主的媳妇刘玉凤。

“哟,这时候您怎么来了?杨老太爷家的戏唱完了?”周兰英忙过来寒暄道。

原来这寿喜班是杨有根特地请来给他老爹过寿热闹的,因是邻居,故周兰英也熟识。

刘玉凤见是她,便也笑道:“哪能啊?不过我如今又不登台了,听说了这边的事,闲来无事,就来瞧瞧。”

周兰英心生疑惑,就连村子里的人都少有来看的,更何况她一个外地人?不知她打的什么主意,因此格外留神。

刘玉凤也不讲究,就在朽木门槛上坐了下来,似是随意攀谈:“听说里正家里正商议着要怎么安置这老太的后事呢。”

周兰英小心道:“是啊。”

“我才来的时候,在门口听了一阵,怕是谈不拢呢。”刘玉凤笑。

“啊?不会吧。”周兰英道,“便是一家出一点钱,买口棺材给人下葬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刘玉凤笑得愈发狠:“哎哟,非亲非故的,谁家愿意掏这个钱哦,留着过年多称几两肉都是好的。穷人家,那钱都是一点一点省出来的,不花自己身上,谁往别人家里花啊?”

周兰英虽事先也曾想过这么个结局,可现在从一个外地人嘴里听到这话,心里尤其得不舒服。

刘玉凤只当没看见她脸上的不悦神情,又故作惆怅道:“只是可怜了这孩子,还这么小,以后可怎么办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