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也罢、商场也罢,稳妥的谈判往往不会直接由最终决策人出马,为的是有回旋余地,孟波爸爸处理陈瑶事时用的也是这种策略。
来见陈瑶的是董萍,陈瑶原以为能做第三者的怎么也得外形过硬,出人意料的是这董萍脸色暗沉、头发枯黄、衣品不佳,打眼看去只是个极为普通的中年妇女,仅从容貌气质而论,远不及孟波妈妈。
她对陈瑶却非常和蔼亲切,与孟波妈妈态度大相径庭,不仅对陈瑶嘘寒问暖,还主动拍胸脯保证帮忙解决工作的事。她说跟自己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里有家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有进京指标,比那些被争得挤破头的大国企好操作,又把反对孟波恋爱的事一股脑儿推在孟波妈妈头上,说孟波妈妈里里外外一把手,她要是带头反对,孟波爸爸也不敢意见相左,可随后话锋一转,又替孟波妈妈说了几句话,叹她思想虽保守了些,但主要也是因为怕儿子早恋耽误前程,这是为人父母都会有的想法,需怪不得她。董萍一副知心大妈模样,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滴水不漏,孟波登时觉得一下子海阔天空起来,陈瑶却回肠百转:这事如果能早发生两周,一切该多么完美。
陈瑶一直不知怎么开口跟肖建国提帮自己的事儿,只能间接通过王欣敲边鼓,现在既然有这位董阿姨打保票,就也不太倚重肖建国那条线了,但是多在北京建立些关系终归没坏处,所以王欣那里她还是照去不误。只是对徐来那边,却不知如何是好,徐来就像在她心里种了蛊,那小小的蛊虫时不时就在她胸腹间蠢蠢欲动,但就像《甜蜜蜜》里李翘对黎晓军说的: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陈瑶来北京上学的目的也不是徐来。关键时刻她必须知道孰轻孰重。
她生憋了两周没见徐来,他周末依然想约她,但她要么要去王欣家,要么推说期末考试复习,徐来又一向是个顺从、善解人意的,竟都给她顺顺当当推掉了。
后来董阿姨还来看过她一次,这次主旨却是劝她不必考研,静候佳音即可,还安排她暑期去那家拟接收她的公司实习。陈瑶跟母亲商量,谢晓岚却顾虑重重,让陈瑶该实习实习,该复习还是要复习,两不耽误,别到头来万一情况有变,鸡飞蛋打一场空。
夏天来临,期末考试也到了,她每天都会在自习室呆到很晚。明天就要开考,她花了一晚上功夫把需要死记硬背的《国际金融史》又囫囵吞枣地翻了两遍,孟波在身边难得一见聚精会神地做了一套TOFEL真题,俩人这才回宿舍。自从那次闹别扭,陈瑶心里到底和孟波隔了一层,对他一直亲近不起来,孟波送陈瑶到了女生楼下,却缠着不让她上去,搂搂抱抱起了半天腻,还嫌不够,又拉她到操场看台上想再亲热一阵,陈瑶想着明天考试,急于回去休息,就在黑暗中敷衍地帮他用手解决了。
回到宿舍,却听任蕊说:“晚上有人找你,我说你去上自习了。”陈瑶心里咯噔一下,忙问是什么人?任蕊说听传达室对讲传出的声音,是个男生。陈瑶忙开了呼机,看到徐来下午发的信息:“考完试了,晚上去找你。”
陈瑶感到自己像置身于一只瞬间被抽了真空的塑料袋里,一时间喘不过气来,好容易回过神儿来,她立即努力回想,刚才和孟波一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人,但她当时恍恍惚惚、心不在焉,现在只觉得徐来有可能在任何地方,自习室门外、教学楼走廊、女生楼下的角落、操场上的阴暗处……她紧张得手脚冰凉,把事情往最坏处打算。
独自躺在床上,她想起最后一次见徐来时的点点滴滴,后悔不已,如果当时就实话实说多好,可恨自己贪心,非要贪恋那最后一点甜蜜,以为当时给的越多就越能弥补日后的伤害,说了那些只会让他越陷越深的话。还是老话说的好:长痛不如短痛,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她幻想今天徐来看到她和孟波的场景,就伤心欲绝,眼泪忍不住流,也寄希望于徐来并没有看到什么,但如果那样,以后迟早还要面对这个问题,到时又该如何呢?又想到可能已永远失去了他,更是难过得不能自已,她问自己:这是爱吗?她明知连一线留京机会都不愿为了他而放过,立即给了否定答案,心里恶狠狠鄙视起自己来,这一鄙视,就生出了对整个世界的失望凉薄之情。
徐来再也没有联系过她。
一段时间后,她鼓起勇气给他发了一句“对不起”,没有回音。
暑假陈瑶回家只过了一个月就回到北京实习,孟波TOFEL考得不错,经历一些波折后,所有事似乎都回归了正轨。对于徐来的“自然流失”,陈瑶后来不是没有过柔肠百转、肝肠寸断的时刻,但生活毕竟要继续,身边也还有孟波,一段时日后也就挺过来了,虽然偶尔仍会想起,依然心痛,但只觉是南柯一梦。
董萍介绍的公司名叫金润,位于海淀黄庄一个其貌不扬的5层办公楼内,据说下半年会搬到中关村新开的海龙大厦里去,陈瑶为了有个好表现,提前查过公司黄页做足功课,了解到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教育、通讯行业,给相关行业企业做软件集成,虽然业务跟陈瑶专业不完全对口,但是也许可以在金融企业服务这块用到她,况且自己意在进京指标,工作内容倒是其次。说是实习,但分配给她的活儿无非就是打印复印扫描之类,做了一周,陈瑶已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如果说当年高考复习是为了进大学而捡的敲门砖,那么这种虚度光阴的实习也算是留京的敲门砖,她不知道人生要花多少时间在捡砖上。
实习第三周她总算得到机会以会议书记员身份跟随部门总监和产品经理去拜访客户,说是对方业务跟通讯行业相关,她颇有几分亲切,毕竟从小耳濡目染,也不算是彻头彻尾的白丁。结果进了会议室的门,却赫然看到彭涛坐在正中。
自从那次在王欣家见到彭家四口,此后她见过几回彭溪,都是跟钟宇同时出现在王欣家,那是钟宇为了彭溪艺考给她开小灶,王欣恰好对那些内容也感兴趣,所以就把授课地点设在她家,她刚好能一道旁听。但彭涛再没出现过,所以一见之下,陈瑶虽然认出他,却好半天才想起对方名字。
作为刚毕业的太子爷,彭涛已在父亲公司任了个信息技术部总监助理的吃重角色,对外采购软件系统等事也交由他辅办,其实主要也是帮父亲盯着这些关键部门负责人有没有捞油水、拿回扣。陈瑶并没看出彭涛显露出认识她的意思,也识相地不吭声,等到会开完了,彭涛才让部门秘书以向陈瑶要会议纪要为名,问她联系方式,陈瑶没有名片,只好留了公司座机,刚回到公司就接到了彭涛电话。
彭涛问她是在勤工俭学吗?她答是实习,彭涛奇怪她一个学金融的怎么会到软件公司实习,她跟彭涛不熟,又是在公司,便说学校需要实习证明,刚好有机会就来了。彭涛便不多问,只随便寒暄两句。
周末她去王欣家,这次彭家两兄妹都在,钟宇给彭溪讲得无非是些中外电影史、艺术史、文艺知识小百科类的东西,陈瑶每每听他讲授,才知初次在美术馆见面他那样讲解画作已是职业习惯。今天他讲的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作和代表人物,像所有文艺女青年一样,陈瑶也喜欢看法国电影,但不是钟宇讲的《大幻灭》和《游戏规则》这种,而是新浪潮时期的《400下》、《精疲力尽》……彭溪虽然也在记笔记,但多半是因为客气和考试需要,其实对真正理论性的内容也是兴趣寥寥,彭涛一直在跟肖建国聊工作,最认真的听众是王欣。
逮着个空档,彭涛跟陈瑶谈起她实习的事,彭涛问她在哪个部门,做什么工作,又问她对公司业务了解多少。陈瑶从小要强,当惯了好学生,习惯性地认真作答,只当彭涛是考考她这几周来的成绩,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到彭涛问她知不知道金润用什么方法中了他们公司的标,其中有没有什么猫腻,陈瑶才知他是在刺探消息,一惊之下,才发觉嘻嘻哈哈、一脸孩子气的彭涛并不似表面那样,而是个厉害角色。还好自己机灵,不然平时部门里对外请客送礼之类的事并不对自己隐瞒,即便是围标返佣这样上不得台面的事,这几周来她一句半句的听得也不算少,要是一时说漏嘴,那岂不是坏了别人好事、断了自己前程。
饭桌上,吴阿姨做的多是合肖建国和彭家兄妹四川胃的辣菜,祖籍江苏的钟宇和王欣都只捡着清淡的下嘴。席间王欣问钟宇为什么法国电影现在远不及美国电影受欢迎了?肖建国鲜见对这类问题发表观点,这次却在钟宇思考时不假思索地说:“因为美国强啊!影响力当然大。”
钟宇附和道:“二战以后美国对外输出了很多文化符号,比方说猫王、玛丽莲.梦露、摇滚乐,而且他们艺术和商业结合得更好,事先就想好营销策略和考虑观众喜好的文化产品肯定更好卖,在这点上美国电影确实更符合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