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家主的权威下苟且偷安 > 第44章 狐狸尾巴

第44章 狐狸尾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方玉姝跟着又说:“其实她也不容易,宽少爷荒唐,又对她不冷不热的,婆婆呢又是个厉害的,事事都压她一头,我若是她,只怕觉得此生都没指望了。”

她可怜,我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尽管苏慕昕心中苦涩,但她也知道方玉姝这样说是怕自己以后再受人刁难,是切切实实地为自己好,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点头,表示她明白这个道理。“只要她不犯我,我必然不会招惹她,以后多多躲着她就是了。”

方玉姝喜道:“我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

不当明白人还能怎样呢?

既然选了一个无权、无势、更无靠山的小老百姓,那就只能照着小老百姓的生存之道去生活——勤劳,善良,不惹事,一生忍气吞声且窝囊的活着。

小老百姓的生存之道不是自古如此么。

方玉姝走后,真真就打起了轿帘,苏慕昕却并未急着上轿,反而抬头看着挂在半空中明亮的月亮,心中怅然若失。

翌日

梁玥果然在请安时告了梁清一状,不想王宏君只不咸不淡地对前来请安的五位小姐说了一句“以后别顶撞伯母”,至于史霞,她提都没提。

梁玥铩羽而归;梁清、梁静被几个婆子送去了学堂;而苏慕昕和闵春娴刚出齐瑞堂就分了手,各自返家。苏慕昕回了翠盖院,却并未回竹隐院,反而去了另一处院子……

“我都没见到她,是她身边的一个姐姐出来回话,她说她家居士身体不适,今日暂不见客。”

苏慕昕揉了揉额头,感觉这一个上午她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了好几个念头,但每个念头都像是无根的浮萍,在她脑海中四处飘荡,寻不到归处。“嬷嬷,你说她为什么突然回来?既然受不了道观里的冷清,就该多出来走走,每日躲着不见人和在道观里生活有什么区别?她不仅不见我,也不见旁人,当真奇怪。”

孙嬷嬷思忖半天也是毫无头绪,“小姐,你也别再去了,去一次是礼,去两次是关心,去三次就显得刻意了。好在她和我们住得近,凡事多留心,是狐狸,迟早有一天会露出来它的尾巴来,急不得。”

苏慕昕慎重点头。

这般过了两日,这日午食刚过,竹隐院就迎来了一位访客。

“听说你这儿的藏书多,不知有没有藏海居士的《岭南集》?”

苏慕昕仔细想了想,问来人:“是近几年刊印的书么?”

“是。”

“如果是近几年刊印的,我这里就没有。”苏慕昕心中默算时间:“差不多有六……七年,我这里有七年没进过新书了。”

她母亲白昕除了淘购古书,还有收新书的习惯,可惜在她过世的前两年她就没遇到过哪怕一本她能看到废寝忘食的书,再后来白昕就过世了。

闵春娴一脸失望,“我是想看看岭南的风土人情,听说藏海居士长年住在岭南,写得有趣又详细。这两日我都有托人去买,说是刊印得少,都卖光了,所以才想到你这儿试试。”

“你要去岭南吗?”苏慕昕想当然的问。

闵春娴摇头回道:“我就算想去,家里也不准的。”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岭南的事……”苏慕昕想了想就说:“近的没有,但远的有,你看吗?”

“看呀,你这里有远的?”

苏慕昕但笑不语,请她去一楼客厅小坐,又吩咐花楹备茶,自己则兴冲冲地上了二楼,在几个樟木书箱里翻找一阵,终于找到了她要找的那两本书,一本是唐代刘恂所著《岭表灵异》,一本是宋代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她外公最迷的就是各地风土人情,这类书籍是有一本收一本的。

她拿了那两本书就急冲冲地下楼,甚至来不及将翻乱的书放回樟木书箱里,直到到了客厅门外才放慢脚步,“风轻云淡”的跨进客厅。

“给。”

“你真有!”

闵春娴显得很高兴,接过书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苏慕昕见她那么高兴,也很开心,轻手轻脚地坐到她身旁。陪坐一会儿,见她短时间都没有要走的意思,小声吩咐花楹换茶、上点心,然后又让真真去二楼将她翻乱的书放回书箱里,再去她的卧房将她缝制的嫁衣和针线统统拿下来……

闵春娴直看到日落西山,丫鬟催促了几次,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我明日再来”,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对苏慕昕说了别将她看的什么书说出去。“我娘不喜欢我看这类杂书。”

杂书?

苏慕昕低头看了一眼放在书几上的两本书,心中奇怪极了:“这两本都是介绍风土人情的,应该不算杂书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