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家主的权威下苟且偷安 > 第41章 表哥与表妹

第41章 表哥与表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嬷嬷这时却说:“我虽不知夫人为何会同意,但小姐有句话说错了。”

苏慕昕一怔,将从进屋到现在她所说的话仔细回想了一遍,想不明白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嬷嬷,我哪句话说错了?”

“小姐说夫人娘家是世家大族,以前是,现在么……恐怕就不是了。”

“我倒是听过她娘家失了势,但再怎么失势,底子也在呀。”

孙嬷嬷并没有急着告诉苏慕昕,反而从床上下来,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拉开房门往外瞅,直到确定屋外没人才又关上房门,“我听真真说,彩霞装醉,躲门外偷听你们说话。”

“也可能是刚好醒了,也怪我和真真,说话大声了些。”苏慕昕实话实说,的确有这种可能。

“彩霞做事自有一套章法,若她真心投靠,小姐日后倒多一个可用之人,但这孩子吧,自小拜高踩低,能否用她小姐还要多斟酌斟酌。”孙嬷嬷一边说,一边坐到了床治上,长叹道:“夫人娘家可不单单是失了势,是被皇帝杀得差不多了。”说到“皇帝”二字时,她声音都在打颤,似乎触发了什么禁忌一样。

“是哪位‘皇旁’呀?”苏慕昕说到那两个字时也明显压低了声音,她自出生到现在就历经了三位皇帝,实在想不明白王宏君娘家犯了什么样的大罪,既然是大罪又为何还有后人活在这个世上。

孙嬷嬷低声说出“成祖皇帝”四字,然后才说:“朝廷的事我不是很懂,也不是夫人家的奴婢,只是随你娘进侯府的第二年,夫人娘家兄长不远千里从南京过来看望夫人,那段时间一直住在这里。说来也是巧,有一天有个小贼溜了进来,所幸被府中护卫发现,在抓捕过程中护卫亮了兵刃,谁知道夫人娘家的那位兄长看到兵刃后吓得当场晕厥过去。”

“老侯爷晚间过来,你娘关心夫人娘家人,问了一嘴,老侯爷就说了原由,说那位兄长少年时被押上过刑场,亲眼看到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被砍头,自此后得了怕见兵刃的癔症。老侯爷还说夫人可怜,当年她家年长的都被杀了,只剩几个小的,那几个小的还是老老侯爷和几个有功之臣合力保下的。我当时在旁伺候,听到夫人的娘家兄长是从刑场上被赦下来的,一边感叹那位兄长命大,一边又同情夫人遭遇,听你娘说了句‘原来是靖难遗孤’,我也不知‘靖难遗孤’是些什么人,后来问你娘,你娘只说‘都是个人的命’,还叫我以后不要再问这件事。”

苏慕昕一听“靖难遗孤”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侄子想削减叔叔手中的权力,叔叔以清君侧之名夺了侄子的皇位。

“靖难”距此已经有些年头了,虽有些年头却也是朝廷的禁忌。

苏慕昕本不应知道这些,因为“靖难”之时她还没出生,她母亲也不过才几岁大,她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上学时曾听到几个年长的学子私下议论,后来这件事还被先生知晓了,所有议论的学子全被打了板子,是以她印象深刻得很。

王宏君娘家大概都是侄子皇帝的旧臣,靖难之后,叔叔登基,杀得就是这些不愿归降的旧臣。

第一代侯爷梁凌锋之所以愿意保几个小的,想来是旧有的情谊,还有就是王宏君和老侯爷自娘胎里就定了亲,他是在保自己的儿媳妇,除此之外,或许还敬佩那些“靖难”之臣的忠贞之心吧。

她随即又想到王宏君和老祖宗不睦,会不会也和王宏君娘家是“靖难”旧臣有关,想想也就明白了,梁家两代人都有军功,正如日中天,哪有娶个失势的世家女回来的道理。

或许老祖宗当年想毁了这门亲事,断了与王家的联系,但梁凌锋重诺,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娶了王家女,所以王宏君这么多年一直很敬重公公梁凌锋。每到梁凌锋忌日,她都亲自操办,甚至是丧长子、她最难熬的那一年。

王宏君一个世家女,身边却没多少娘家跟来的心腹,她小时候就被梁凌锋带去了南京,然后再从南京回到北京,这么走了一圈,她身边伺候的人几乎被换光了。

正因如此,府中才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事,只道她家失了势,但再怎么失势,世家大族的实力还在,是以没人敢轻视她。

苏慕昕又想到议论的学子们被打板子的往事,赶紧吩咐孙嬷嬷,“靖难遗孤”四字除了对她,休再对旁人提起。

孙嬷嬷知道事情轻重,今晚若不是苏慕昕提到夫人家世,她是断不会提到这件往事的。

苏慕昕这才放心,跟着又问:“我还有一个疑问,当年爹爹为何不给陈明琇名份?是夫人不准吗?”

孙嬷嬷听后,摇了摇头:“陈明琇就是夫人迎进府的,夫人怎么会不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