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花开并蒂 > 第46章 第 46 章

第46章 第 4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些原本激烈反对的大臣,看过证据后,态度有所缓和。他们的脸上露出沉思的表情,心中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情。然而,残余势力并不打算轻易放弃。此时,残余势力的另一位大臣站出,他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即便有这些,代嫁终究不合规矩,怎能轻易放过?这是对皇家权威的公然挑战,若不加以严惩,以后谁还会把皇家的规矩放在眼里?”

太子目光冷峻,直视着这位大臣,回应道:“李之悦代嫁乃权宜之计,当时情况紧急,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和朝廷的稳定,她做出了这样的牺牲。且自代嫁以来,她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多次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化解朝廷的重大危机。本殿绝不允许有人借此污蔑李家,将她的功绩一笔抹杀。”

朝堂陷入僵持,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一触即发。这时,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在朝中历经风雨,见识过无数的政治斗争,深知此时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其中一位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的老臣王大人缓缓走出,他的步伐虽略显蹒跚,但身姿依然挺拔。他先向太子行礼,然后转身面向众人,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太子妃代嫁一事,确实有违常理。但念其对朝廷的贡献,且事出有因,我们不妨从轻发落。当下,朝廷刚刚经历宁王之乱,百废待兴,应以稳定为重,不宜再生事端。我们不能因一时的愤怒,而忽视了她为朝廷所做的一切。”

老臣的话如同重锤,敲在众人的心上。许多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意识到,此时稳定朝堂、团结一心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中立大臣,看到局势逐渐明朗,也纷纷表示应以大局为重,支持太子的决定。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王大人所言有理。然而,王大人话锋一转:“可是,皇家的威严和祖宗的礼法也不可不顾。所以,老夫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子连忙说道:“王大人但说无妨。”

王大人清了清嗓子,说道:“依老夫之见,可让太子妃在太庙前举行一场盛大的谢罪仪式,向祖宗神灵表明心迹,忏悔代嫁之过。同时,太子需向皇上请旨,为李家赐下一道特殊的恩旨,表彰李家对皇家的忠诚,以及太子妃为朝廷所做的贡献。如此一来,既维护了皇家的威严和祖宗的礼法,又能彰显朝廷对功臣的嘉奖,可谓一举两得。”

此建议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大臣觉得此计甚妙,既能给太子妃一个教训,又能安抚人心;但也有大臣认为这样的处理过于宽松,不足以彰显皇家的威严。

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的时候,突然,一位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原本严肃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惊讶和欣慰。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说道:“众卿家不必再争了。就在刚刚,边关传来捷报,李之悦的兄长李杰鸣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功击退了外敌的入侵。如此看来,李家一门忠烈,为朝廷做出了诸多贡献。”

听闻此言,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皇帝接着说道:“鉴于李家的功绩,以及太子妃为朝廷所做的努力,朕决定,免去太子妃在太庙前的谢罪仪式。至于代嫁一事,既往不咎。但下不为例,皇家礼仪不可再被轻易违背。”

太子和李之悦听后,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残余势力见状,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暗自咬牙,不敢再出声。

在这场充满戏剧性的朝堂大戏落下帷幕之时,李之悦与太子的心中都明白,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但他们的路还很长。此次事件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复杂的宫廷政治中,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回到东宫后,李之悦与太子相对而坐。太子看着李之悦,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激:“悦儿,今日若不是你临危不乱,言辞恳切,只怕我们很难如此顺利地应对这场危机。再加上你兄长的这一场捷报,真是天助我们也。”

李之悦微微一笑,说道:“殿下,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也是李家上下一心为朝廷效力的结果。而且,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的稳定,为了百姓的福祉,相信只要秉持着这份初心,总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太子轻轻握住李之悦的手,坚定地说:“悦儿,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携手共进。今日之事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让朝廷更加清明,让百姓安居乐业。”

李之悦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深知,接下来的日子,依然充满挑战,但他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共同面对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