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的这些小心思春芽并不知道,萝卜干腌好之后,春芽趁着土地没有上冻,叫上二春和三春一起把藕塘起了,半亩藕塘收了上百斤莲藕,还不算池塘里留下作种的。这莲藕是个新鲜货,靠山村人来看个稀奇,也有人家买了两块回去吃。林记老板来学烤鸭时留意到春芽家里有荷塘,早就定了要。等春芽莲藕挖出来,林老板赶了车运了五十斤走,剩下的春芽便不再卖,宋盐菜里面添了一个新菜——炸莲藕圆子。莲藕圆子更软糯一些,喜欢吃的人更多,不出一个月春芽的莲藕便用光了。
宋老四知道春芽手里有地忍不住来对她说:“春芽,我看你这藕塘还可以扩大点,明年多种一些莲藕才好。”今年春芽第一次种莲藕,夏天藕尖刚长出来,春芽知道能吃还是舍不得吃,就这样才收了百十斤。莲藕是个稀罕物,林记来买直接出了五个铜子一斤,比种地划算多了。
春芽算了两回账也觉得莲藕可以多种一些,趁着农闲,春芽干脆把另外一亩旱地也挖了半亩池塘出来,藕塘左边种下去大半年的橘树苗又挖了出来,只是为了方便将新挖的池塘和藕塘连成一片。
宋大伯娘看着春芽重新移栽橘子树叹道:“这橘子树也是命长,你折腾它们多少回了还能好好长着。”
春芽看着新挖的池塘还有两面空着,正琢磨种些什么呢,听到宋大伯娘感慨便问道:“伯娘,我们这里能种枣树吗?”
“不太行,枣树江北行省靠北边听说有人家种,我们这里种不好。”大伯娘如今也舍得买点蜜枣知道得比较多:“你要是还想种果树把我院子里的挖过来,几个小猴子天天爬,我也嫌烦了。”
春芽听了低着头笑,知道大伯娘年年念叨着果树苗怎么还不快点长,每年入冬前补肥紧张着呢。春芽想了想,决定柿子树旁边补种三棵柿子树,再托春芽捎两棵青梅回来就差不多了。
春芽忙着开挖藕塘,种植果树,宋大伯家里却办起了喜事,青山娶媳妇了,娶得还是县城的姑娘。
宋大伯娘等过了秋收,赶在入冬之前将孙媳妇娶了回来。张家小女儿作为青字辈第一个媳妇,又是城里姑娘,嫁进来靠山村人都称呼她作“城里新妇”,仿佛她不是宋家新妇。
城里新妇带来的嫁妆是一个磨盘还有点豆腐的方子,新妇嫁进来不久就在厢房收拾出一间屋子安置磨盘,年底宋大伯就开始在靠山村卖起豆腐来,四春也从侄媳妇这里拿了豆腐去卖。城里新妇很快换了称呼成为豆腐娘子。
这一年就在出风头和忙碌中过去了,春芽赚了不少,花出去的更多。年夜饭之后春芽带着柱子算账,柱子看着今年不过积余了三四十个银元不免嘟囔:“怎么今年越赚越少了?”
柱子拿了账本重新打了一遍看着二春媳妇三春媳妇那里都是几十个银元的工钱说:“大姐,明年我们自己干吧?”
春芽听了柱子的话半晌没说话,只让他将库房里两亩糯稻算了价钱出来。柱子这样一算才满意了些。
春芽同去年一样拿了两个银元给柱子,自己和春苗的荷包里一样添置了两个银元,木头林子去年戴了半天的荷包再次拿出来,里面加上两个银元再次系在了腰间。
“明年开春我想要桃树移到后院去,地里好好种庄稼。”春芽收好钱匣子说着来年的打算。桃树有半人高了,如今还在旱地里就有点碍事。后院果树多,春芽想,自己如今没有多少时间种菜,不如后院全部种了果树。
“也好,等化冻了我就和二哥去把桃树挖出来。”柱子想了想问:“大姐你想种哪里?”
“就种在藕塘后面吧,哪里平日也不会绕过去,桃树种得间隔远一点,中间留下沤肥的位置。”春芽想了一会说道:“明年把竹子再多种一些,沿着后院和邻居家里分开来。”
“好,王家也不回来,他家后院长满了草,是要隔开来。”柱子点点头。
“地基已经买好了,这次我想盖青砖瓦房。”春芽又说,“过两年房子盖好了我们搬出去,柱子也可以成亲了。”
柱子听了一呆,连忙说道:“大姐,这就是你的家,你不用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