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姐 > 第36章 分娩日(上)

第36章 分娩日(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年初一同宗的亲友互相拜年,大年初二是出门子的闺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大年初二也是那些定了亲的准女婿上门的日子。

初二一大早有快一个月没来宋家的赵三石提了年礼来给老根拜年,一壶酒两包点心中规中矩。只是到底是新女婿第一年上门儿,宋老根请了宋阿爷和与他交好的两个堂兄弟和宋大伯一起陪新女婿吃饭。

炸酥豆,拌萝卜,酱黄瓜,甜蒜四个凉菜;炖肉,丸子,炖鱼,炖鸡四个荤菜;炒豆芽,烫菜苗,炖杂菜,炖豆腐四个素菜,还用青蒜荠菜包了春卷炸了一大盘子,吃得赵三石两眼放光,放下筷子他追着柱子问:“这些菜全是你大姐一个人做的?”

年前赵三石来干活在宋家吃了不少饭食,那时候赵三石只觉得比起自家饭菜更油香一些,心里头还觉得春芽不会过日子来着。等到过年家家户户都有鱼肉上桌,春芽家的餐桌就显出来了,油汪汪地肉管够不说,还有水灵灵的小青菜,特别好吃的酱菜,自家的年夜饭还比不上宋老根家这一桌招待他这个新女婿的花样品质多。春芽做菜还真有一套,赵三石想,能够跟春芽一起过日子还是不错的。

年夜晚吃过冰糖肘子的柱子已经看不上今天的大餐,柱子忍不住炫耀:“年夜饭我们吃得才叫好,冰糖肘子又香又甜,你吃过甜肉没?我跟你说,就没有我大姐做了不好吃的饭菜,哪怕一样的饭菜,我阿姐做得总是要好吃几分。”

赵三石点头说道:“你家的饭食真好吃,你阿姐真能干。”赵三石也试着叫春芽的名字,被桂枝阻止了:“你跟我们说话就好。”

接下来整个正月赵三石有空就往宋老根家里来,陪着柱子玩,去山上捡柴火,给宋老根倒酒,宋老根难得有人捧着,走哪都带着赵三石,混得跟一家人似的,柱子春苗也习惯了吃饭的时候拿多一份给“赵三哥”拿的碗筷。

才过初十桂枝就发现家里的包子馒头比往年少了许多,趁着还没生,赶紧发面泡菜干又蒸了许多包子出来。

正月十五是元宵,往年宋家一大家子都会坐了牛车去县城看花灯,今年就三春夫妻带着孩子和四春夫妻俩去了。大春二春家里都有长辈在,孩子们再眼巴巴地看着也走不开。宋大伯娘倒是让大春带着媳妇孩子去玩,大春媳妇第一年掌家,总害怕哪里不周到,非要留在家里;宋阿奶一天有大半时间过来陪着桂枝,二春媳妇要照管宋阿爷一日三餐。

正月十六难得的好日子,太阳好,还没有风,镇上又有集,三石一早来叫春芽柱子几个去集上玩,春芽不太想去:“娘需要人照顾,我走不开。”

柱子早就想出门玩去了,口袋里一个银元已经摸出花来了,一直待在家里的春苗也眼巴巴地看着春芽。

“去,你们都去玩。”桂枝对孩子们说,“你爹在家呢,你们再去对门叫阿奶来。”

宋阿奶拉了青土过来说:“你们把青土也带上,好好逛逛。”说着从口袋里掏了一把铜子给春芽,“在集上吃了晌午饭再回来也行,只不要太晚了,天黑路不好走。”

“阿奶,我有钱呢。”春芽把钱推回去,“那我们去去就回。”春芽知道弟弟妹妹一直能盼着出去玩,往年他们是要去县城看灯的,还会在宋四叔家里住两天。

宋阿奶将春芽拉到一边:“给你,你就拿着,别另外带钱。”说着将铜子塞给她,“这些给你娘带几个油果子回来。”

“你们的花销,”宋阿奶努努嘴指着赵三石说:“赵家小子买什么你们吃什么,回来跟阿奶说说你们都吃了啥玩了啥。”

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出门玩去了,宋阿奶拿了扫帚扫地,今年开春开得早,枝头已经开始冒绿芽了,宋阿奶看着收拾好的院子,日头晒得人暖洋洋的,她叫闲坐着的宋老根:“根子,别老坐着,你扶着桂枝慢慢走几圈。”

桂枝扶着腰在院子里走着,突然一股热流顺着桂枝的腿根流了下来。“老根,娘,”桂枝叫了起来,“我可能要生了。”

听到叫声的宋阿奶意识到了什么,和宋老根一起把春芽扶到产房里。产房早就设好了,是春芽育苗的暖房,小油菜吃得差不多了,土筐也搬了出去,如今只剩几框韭菜在门边架子上搁着,另外两边的架子移到了一处,炕也收拾干净了,春芽趁着天好晒了好多的稻草,厚厚的铺了几层,稻草上面铺着细席子,席子上面铺了半床春芽做的大麻纸袋子装了草灰,草灰袋子上面铺着洗干净的旧褥子,床尾还摞着一叠尺把长的草灰袋子。

宋阿奶扶着桂枝慢慢躺下说:“你躺着别动。”

宋阿奶看着春芽收拾的产床满意地笑了:“你还别说,春芽这里收拾得挺好。”宋阿奶摸了摸褥子底下的稻草,转头对站在一边的宋老根说:“根子,去抱两床被子过来。”

“哎,哎,好。”宋老根连忙去主屋抱来被子。

宋阿奶给桂枝盖好被子吩咐她:“你先息一会,别脱衣服,等炕烧暖和的。”

“我,我去烧炕。”宋老根听了连忙出去烧炕。

宋阿奶看桂枝躺好才转身出了门交代低头烧火的老根道:“听着点桂枝叫你,我叫二春去请稳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