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和风宴当日,十名贵女在宫使的迎接下,陆续走入皋兰殿,她们将在这里拜见王后。东宫前殿,虢丹笑着大大拱手行了一礼:“要叨扰殿下半日了。”
面对虢丹的促狭,庾昭明一笑:“免礼罢,叨扰不叨扰的,也不在这一日半日。”
虢丹抿嘴一笑,坐了下来。
“是你哪个堂妹入了选?”庾昭明问。
“大堂妹,虢璃。”虢丹说。今天是虢璃第一次入宫,虢丹这个做堂姐的自然要来陪一陪,才好安心。
庾昭明对虢丹的堂妹没有什么印象,点了点头。
虽说相熟,但这样闲坐无话毕竟尴尬。虢丹半是解释半是闲聊的说起了其中细节:“原本不敢奢望,但家中老大人说这是大王之令,不论如何都要听命响应,于是让堂妹报了名,没成想居然过了初选,倒是意外之喜。”
庾昭明虽然知道这件事,可对具体过程和结果并不关心,只是闲应道:“除了令妹入选,还有何人?”
不知为什么,一说起入选者还有何人,虢丹脑子里就冒出了博彤两个字,可她摇了摇头:“这两日倒是也听家里说了几家,但都随听随忘,记不太真切。”
说着她笑道:“殿下此刻有空吗?这些日子我练字又有了一些心得,殿下要不要看一看?”
闲坐谈话确实难捱时光,庾昭明点头:“可以,走吧。”
他起身向书房走去,虢丹跟在身后,看着他的肩膀,笑容甜蜜又惆怅。
****
胡小娘子坐在皋兰殿中,这是她第一次入宫,心情难免激动。她来得比较早,到时殿内只有两三个小娘子。她一路走进来,朝三人看了看,互相微笑示意,在宫人的带领下坐了下来。
之后,其他小娘子陆续到来。宫中礼制严谨,入宫之前,家中又反复交代,因此胡小娘子虽对其他入选者好奇,也不过抬头看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这些人中,有些她认识,有些不认识。见到认识的,心中不免有些惊讶:怎么她也入了选?对不认识的,则暗自品评相貌,猜测其身份。
殿内人渐渐多了起来,王后还没有来,都是年龄相仿的小娘子,又都为了同一件事而来,许多人不免同胡小娘子一样,互相打量,各自评判。这个时刻,所有人都是诚实而坦诚的:亮眼的,知道自己的突出;不那么亮眼的,也能看出彼此身上那种独特的气韵。
于是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至少这一刻,所有人都承认,这场初选,确实选之有方。
承认了这一点,殿内的气氛缓和下来,大家彼此相视一笑。唯有胡小娘子,她数了一回,发觉还少了一人。这样的大事,又是在宫中,怎么还有人迟到?少的那个人,又是谁?
她不免暗自将打听到的名单与殿中人相匹配,算了一圈,也无法确定迟到者到底是谁。她正琢磨,忽然眼角感觉到了一片光,顿时心神为之一凛,慢慢转头,看向殿门,看到了那片光的来源。
博彤来迟了。其实还在规定的时辰内,但她没想到其他人来得这么早。她站在殿门口,在所有看过来的目光中,微微颔首,然后在宫人的带领下落座。
在胡小娘子看向博彤时,其他人也感觉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安静,她们莫名转头,然后撞入了一团如丝绒般散发光亮的鲜红之中。
盛夏时节,一身鲜红,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博彤穿得理所当然。轻绢,薄纱,以及隐隐的金色丝线,隆重而炫目。可在这隆重之上,博彤的容貌依然清晰而耀眼,如同傍晚时分的天空,尽管晚霞浓墨重彩,可夕阳依然沉静,庞大而夺目。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她们看着博彤步履轻盈,走入殿中。胡小娘子垂目,看着鲜红裙摆拂过手边,忽地想起那次在小憨园,博彤去见大王子时,也有过这样裙摆轻拂的情形。她转过了头。
博彤很快发现了胡小娘子。自那次小憨园一聚之后,后面的几次聚会,她再没有见过胡小娘子,却没想今日在这里见到了。
“好久不见。”博彤说。
胡小娘子看着她,回以沉默。
女郎们目光复杂。其中公认亮眼的两位女郎,忽然无意识地垂头看向自己搁在膝上的双手,它们娇嫩,纤长,晶莹,它们是确定的存在,并没有因为这强烈而突然的对比而逊色万分。
博彤没有因为胡小娘子的沉默而疑惑,她转身坐正,不再说话。
忽然,殿外传来唱礼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唱礼声中,王后走入大殿,坐在了上首。
“臣女拜见王后。”十位女郎双手触额,目不直视,行了拜见之礼。
“平身。”
博王后一一看向所有人,在看到博彤时,隐隐露出了一分笑意,“坐吧。今日见到各位小娘子,果然都秀致天成,雅韵含光。”
女郎们齐齐道了一声谢,翩然而坐。
虽则早已看过各人的名帖,但仍需要一一与本人对应。于是各位女郎一一站起,向王后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父亲官职,平日喜好等等,博王后面带笑容,仔细聆听,偶尔询问。
当众介绍,尤其是当着王后的面介绍自己,当然令人紧张。自我介绍完之后,就连最沉稳的小娘子都忍不住在坐下后,不着痕迹的轻舒一口气。紧张的同时,她们又忍不住看向王后,王后的和煦与温柔实在令人倾慕。
女郎们一一介绍完毕,到博彤时,博彤起身看着阿姐,正色道:“今日有幸拜见王后。臣女名为博彤,赭石城人士,臣女之父乃常平伯博宪,臣女素日无其他爱好,不过观书习字而已。臣女说完了,多谢王后容禀。”
博王后难掩笑意:“好了,坐下吧。”说着,她向其他人道:“你们恐怕不知道,她是我的堂妹,年龄和你们不过一般大小。你们不要看她长得这般模样,其实最是贪玩。”
众女郎心绪复杂,却笑着夸赞:“原来是娘娘的妹妹,难怪气度雍容,姿容绝色。”
一时十位女郎一一介绍完毕,随侍尚宫上前恭敬禀道:“禀娘娘,花叶和风宴已经准备就绪,请娘娘移驾。”
博王后听完,微笑向众人道:“既如此,我们走罢。”
十位小娘子纷纷起身,恭敬道:“请娘娘先行。”
于是,王后移驾,众人跟随,浩浩荡荡,向灵囿而去。
****
今日这场宴会,既然取名为花叶和风宴,自然与花,与叶,与风有关。宴会设在水榭之上,水榭之下,荷叶清圆,游鱼如聚,田田荷叶之后,乐声荡过水面,带着清润的触感,仿佛酷暑清晨带着雨丝的微风,让人忍不住探寻。
水榭之上,唐太妃并庆亲王已然在座。见王后来,二人起身相迎。博王后上前一步,搀住老太妃,说:“您真是折煞我。”说着,将老太妃送入座中。
博王后随即又看向庆亲王:“庆王弟也请入座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