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诗词路 > 第64章 形势去尤速

第64章 形势去尤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至于出动大部队去清剿大北朝人马,在无法确定目标位置的情况下,只能是白费力气。就算是知道了目标所在,对方一哄而散,照样是事倍功半,一旦中了埋伏,自己队伍被冲散,反而会成为闯入狼群的羊。

这种现实条件导致了大南朝再富裕,也无法撑起这经年累月的战争消耗。

“皇上该不会是想通过擂台比武失败后的耻辱感觉,去刺激国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从而形成全民尚武的氛围,全面提升民族战斗意识和强健体质吧?这倒不失为是一个失一时而利百代的民族大计。”

经过这么一分析,我忽然间觉得大南朝皇帝真是太伟大了。这种宁可让自己的声誉受损,也要令国民发奋图强的苦心和博大胸怀,放眼古今,几个人能做到?

“怎么可能?”

卢道元被我煞有介事的一番话给说愣了,哭笑不得地直摇脑袋道:“那不成饮鸩止渴了么?”说完恢复严肃神态道:“圣上的意思是,咱们不仅要打赢这场擂台赛,还要通过这次胜利来激发民众的斗志和信心,达到兄弟你刚才说的那种效果。”

“噢!”

我机械地应了一声。

一个是苦肉计,一个是通过胜利来激发民众的斗志,显而易见,大南朝皇帝比我高明了何止十倍?但要做到这一点,怕是不容易吧?硬要拿自己的短处去打败敌人的长处,说好听点,是理想化了,说难听点,就是脑袋让驴给踢了。

“这么说卢哥是担心咱们在擂台上干不过人家大北朝人?”

看来卢道元这个钦差大臣也不好干啊。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愚兄确实为此而感到担忧。”

卢道元的确是有点拿我当自己人的味道了,不然做为皇上钦点擂台比武的主持人,怎么可以未战先馁,在我这个外人面前流露出怯战神态?

“现在咱们能凭借的,无非是擂台比武的相关条件。”

不用我细问,卢道元已经侃侃而谈,大有和我推心置腹的架势。

“擂台上不能骑马,首先从场地上制约了大北朝马匹的优势,而不限制一切可以利用来取胜的手段,则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大南朝在冶炼上的优势,以盔甲、兵器、弩弓等各种先进装备抵消两族人体质上的强弱差异。再举全国之力,选出武艺高强者,只要实力和对方在伯仲之间,甚至只要不是差太多,依靠强于对方的装备,就一定会让胜利的筹码向咱们这边集中。”

“但大北朝人会答应么?”

我有点扫人兴地问了一句。

“咱们能想到的,对方当然也能想到。”

似乎早料到我会有此一问,卢道元眼神平静地看着我道:“即便大北朝人生性好勇斗狠,他们也不会主动提出这种形如儿戏的战争策略,可咱们一旦提出,他们就会视之为挑战,不甘心在气势上输给咱们。更关键是,大北朝人在迷雾高原上没有设立固定据点,待在高原上或者退出高原,对他们而言似乎没什么区别,而一旦获胜,就可以彻底改变目前的僵持状态,取得对迷雾高原的绝对控制权。这种情况下,哪怕咱们提出的条件有点苟刻,大北朝人多半也会赌上一把。”

我去,这是要和对方玩心理战术啊!能提出这种观点的人绝对是人精,但拿一国的命运做赌注,代价是不是太高了点呢?

“也就是说大北朝即便输了,其实也没什么损失,而大南朝如果输了,却会伤筋动骨。我这么理解对么?”

我直勾勾地看着卢道元,难以理解地问道:“既然这次擂台比武对大南朝而言并不公平,皇上坚持派出使者,推动这件事进程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就想不明白了,难道提出这次擂台比武的大臣是皇上的老相好?皇帝老儿实在抹不开面子了,这才拿国家大事做赌注,搞这么一次两国联欢来取悦对方?

不对,都说了是大臣、大臣,不是后宫佳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事,烽火戏诸侯就是拿国运搏美人一笑,但这皇帝老儿——

乖乖,不会是块玻璃吧?

我在这里胡思乱想,卢道元那边幽幽道:“五年跨不过迷雾高原,大北朝国内的厌战情绪同样普遍高涨,只是不甘心率先撤走。假如咱们能给他们制造一个退兵的理由,大北朝人就算不遵守二十年停战协议,十年和平,相信还是能保持的。有了这十年的缓冲期,有了比武胜利带给民众的尚武风气,咱们大南朝就可以积蓄起一次集团军长途远征的财力、物力、人力,说不定下次战事爆发时,就可以改变以守为主的被动局面,直接杀奔大北朝腹地。”

咦,我咋听得这么别扭呢?按卢道元的分析,这次擂台比武也不至于那么荒唐嘛,可看卢道元这表情,怎么唉声叹气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