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岚走到门口招了招手,先吩咐人出去看看,没回头,随口答道:“官方说法是‘病重而亡’。看来你有小道消息了?”
“我没有。或许有。”江渲抱着汤婆子伸手够小几上的糕点,说话云里雾里。
秦岚还是听明白江渲的意思,意外问他:“你在庄子里住着,线索自己送上门来了?”
什么狗屎运!
江渲刚想开口,柳娘就被人带进来了,手握拳护在胸前,脸上神情似有焦急,又带着一丝期待,那丝期待在看见站在门口的秦岚是迅速扩大,压着兴奋弓身给秦岚行礼,口中唤道:“……殿下!”
秦岚与面前女子素不相识,“嗯”了一声,带着人走进屋内,顺手关上门,问道:“你是……”
柳娘眼眸在烛光下闪烁,像坠了一颗星星,她左右看看,小心走上前,眼神细细将秦岚整个人描摹一遍,低声道:“殿下竟已这么大了……和淑妃姐姐长得好像。”
“这位是柳娘。”江渲坐在软榻上,和着茶水咽下一口糕点,差点被噎死,捶着胸口艰难介绍道。
秦岚在听到那句“淑妃姐姐”时就对面前人的身份有了猜测,眼中透出意外,听眼眶通红的柳娘问他:“……殿下,我是你母亲至交。”
“你母亲……根本不是病死的。”
十余年前,颇得圣心的淑妃在养着姐姐遗孤三殿下时,被查出怀有身孕。
一时间,皇帝欣喜若狂,后宫和前朝却炸了锅。
皇帝专宠一人本就不利于后宫安稳,那人不但身世显赫,名下有位皇子,自己竟还有了孩子。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淑妃的肚子。皇帝对淑妃格外上心,也知后宫人心险恶,将淑妃护得很紧。
淑妃也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夏日顺利生下四皇子。
皇帝大喜,亲自为皇子赐了名,日日陪在淑妃母子身边。
在双亲宠爱保护下,四皇子顺利长大。皇帝对这个与挚爱生下的孩子格外满意,立储之心昭然若揭,无疑遭到了后宫与群臣之间一致反对。
要是让淑妃的孩子成了太子,那淑妃一族的势力可就如日中天了。没人愿意看到这副局面,但皇帝一意孤行。
淑妃体弱,在生下四皇子后更是精力不济,几年过去,竟是连床都下不了。皇帝痛心不已,四处寻求名医,只为给淑妃博得一线生机。
群臣也在此刻上书,做出最大让步——若皇帝执意要立四皇子为太子,那么便去母留子,以除后患。
淑妃看着窗外花落,自觉时日无多,临死之际,她没有再见任何一人,只叫来自己最信任的至交。
她说:“三殿下与四殿下都是我的孩子,我走之后他们便没有母亲了。这宫里,无数人想要养育他们,却是为了能够往上爬,并不将他们当亲生孩子。”
“我不想我的两个孩子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淑妃流着泪,苦苦哀求好友:“我知道不是上天要带走我,但我不想再给我爱的人压力。”
淑妃从怀中一颗假死药,又拿出一叠银票,递给好友,说道:“我怕连累你,若我死后有人对你下手,你只管假死出宫。”
“我只求……你替我守一个秘密,在关键时候,用这个秘密救我的孩子一命。”
三日后,淑妃病逝,皇帝大恸,生了场重病,身体也每况愈下,封四皇子为储君之礼一推再推,迟迟未举。
太后起了独掌朝政之心,最先要清除的就是所有不确定的因素,让四皇子孤立无援,宫中无人相助。
最先被盯上的,就是淑妃生前至交,柳嫔。
柳嫔借淑妃给的药和银票成功假死脱身,却没有远走,而选择留在京城。
一晃十余年。
秦岚听完这个故事沉默两息,说道:“你本可以拒绝,远离京城,安稳度过余生的。”
“淑妃姐姐对我恩重如山,如果没有她,我早就在二十年前就死在这座吃人的皇宫中了。”柳娘垂着眸,嘴角带着笑意,似乎提到皇宫,最先想到的是和淑妃度过的那段温暖时光。
“所以她临死前对我的嘱托,我岂有不应之理?哪怕最后棋差一招埋骨京城,我也只当把这条命还给淑妃姐姐,下黄泉也问心无愧。”
“那你怎么……”
“我身患重病,时日不多。”柳娘坦然答道:“只要能将淑妃姐姐最后的嘱咐完成,我死而无憾。”
淑妃死后,皇帝一蹶不振,无心朝政,也未提过立储一事。不知是觉得淑妃会死全因为自己要立储,还是知道自己精力衰竭,想用疏远四皇子的方式保护挚爱的孩子。
二皇子与三皇子明争暗斗,原本最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四皇子反而缩居三皇子背后,无疑让柳娘心焦万分。
“殿下,不要将自己的命交给别人。只有牢牢握住权,才能保住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柳娘苦口婆心劝道,真心希望秦岚能够在夺嫡之争中留住命。
“……”秦岚大概能猜出淑妃给自己留了什么。
要么能激出皇帝一丝心软,让其放自己一条生路,要么能唤起皇帝一丝眷恋,让其将自己往上推一把。
柳娘这句话是在劝秦岚别再退居幕后,勇敢踏入这条波涛汹涌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