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男朋友每天磨刀霍霍 > 第7章 秦地灾民

第7章 秦地灾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人你看!”包裹里赫然躺着两尊玉佛、三个馒头、几锭银子并一张文书。

“正是正是!”谢宴连声说,“这就是我丢的佛像。”

县丞一手拿起一尊,仔细打量发现玉质很一般,心生狐疑:“贤侄,你这玉佛妙在何处啊?”

谢宴郑重接过其中一尊。

“大人有所不知,这玉佛虽然用的不是上好美玉,但却实实在在在佛前受过多年香火。不取于相,心诚则灵啊。”

话音落下瞬间,庙中灯火遽然亮起。谢宴立于佛像前,手捧玉佛,含笑垂眸,看着竟有三份佛性。

县丞原先只因家中爱妻好佛法,想得尊玉佛讨她欢喜,此刻倒真有心向莲华的冲动了。

其他两名衙役,见谢宴一句话就让这幽然古刹灯火通明,以为是佛祖显灵,极为惊异。

“大人,您手上那尊便作为谢礼,望您收下。”

县丞念着“阿弥陀佛”恭敬贴于胸前。

谢宴又说:“学生还有个不情之请。”

“贤侄但说无妨啊。”

“虽然这群人偷了东西,但也让学生有机会和大人相识并送出玉佛,皆是因缘际会,学生想做件好事,为他们交赎罪银,”谢宴捧着玉佛走至哑女身边,抬眼看向县丞,“不知这群人犯了何罪?”

县丞闻言一震,下意识想缩起来,但庙内四处光明,他无处遁形。谢宴、玉佛以及他们身后神色悲悯的佛像同时看向他,县令的心沉下去。

原先就开始传隔壁旱灾厉害,陆陆续续会有人过来逃灾,弄得河东也不得安宁。

后来朝廷命令接济灾民,小县衙门口也支起棚子,整天乌泱泱一片,连续了一年多。

去年入冬后,来的人突然少了,以为是灾情得到控制,县里欢欢喜喜撤了粥棚。

直到冬至那天......

县丞往孩子们碗里各拨一个胖滚滚的饺子,饮下妻子特批的一小杯酒,感叹道,“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舒坦舒坦。”

其乐融融时,门被敲响了。

“大人,前头大堂来了几个灾民。”

“拿点吃的给他们嘛。”县丞悠悠回屋,把冷气关在外头。

不一会儿门又被敲响了。

“又怎么了?”县丞不耐,待看清来人惊喜道,“大人您来怎么也没提前说一声!”

往常总笑呵呵的通判此时面若凝霜,县丞被风一吹酒也醒了,跟着去了大堂。

大堂里蜷缩着几个衣衫破烂的人,和之前的灾民相比更落魄,身上尤其多了许多伤痕。

县丞因上司在此,较往常更加生猛,高喊一声:“是谁将尔等戕害至此!”

回答他的只有呼啸风声。

“呃。”县丞十分尴尬,正要提声再问,目睹了事情经过的衙役上前耳语一番。

县丞听完,视线从通判身后的兵士身上小心掠过。

通判压低声音:“人我就带走了,往后再有就报上来,粥也不用熬了。”

“这......”县丞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通判:“这是上面大人的意思,也是隔壁大人的意思。”

那几个灾民被带走了,剩下一锅没有分发出去的粥。堂前留下几处血迹,冬至的夜里,衙役们冲洗了好久。

县丞收回思绪,苦笑道:“这瘦成枯柴的样子,能犯什么罪。非得说,就是偷了你的佛像和馒头吧。”

像是听到了没料到的答案,谢宴有些讶异。

“罢了罢了,人你带走吧,务必叮嘱他们莫要说来过我们县。”

谢宴二人将大半银两分给灾民,又给了些创伤药。

小女孩依偎在哑女怀里,紧贴后者耳朵小声说着什么。哑女牵着女儿到谢宴和小风面前,躬身行礼。

“多亏孩子聪明,说了给她画黑脸,免得让人欺负的事情,”谢宴扶住她,问道,“各位从秦地来,那边现下是什么情况?”

“那里已经活不下去了......”一行人中一青年男子说。

和几人告别,谢宴和小风回到驿站修整。

谢宴举着油灯写奏疏,边写边感叹:“小风你真的太厉害了,既能打听到县令喜好,又能快速搞到玉佛藏好,就像个深藏不露的绝世高手。”

小风站在桌前,笑笑说:“主意都是大人想的,我照做罢了。”

桌岸上阴影久不离开,谢宴问:“有事情要说?”

“就是感觉大人您和我开始想的,不大一样。”

顺手写完最后几个字,谢宴问他哪里不一样。

小风说:“大人没有直接告知县令身份,是怕有危险?”

“对啊,看样子河东和秦地关系紧密,身份暴露我们连这个县城都出不去。”

“但大人这样的清流不都是视生死于身外之物吗?”小风语气平淡。

谢宴没有对自己被界定为清流这件事做出评价,而直接回应后面那句:“我原本身无长物,性命是最珍贵的了。”

烛火照亮小风半边脸,另半边隐在阴影里。“那为什么有人能把生死随意处置呢?因为傻吗?”

谢宴放下笔。

“我相信没有人会随意抛弃生命,如果真到了主动赴死的时刻,圣人称之‘舍生取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