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县令她追夫火葬场后不追了怎么办? > 第51章 问审堂上风波起

第51章 问审堂上风波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初一清晨,凉州城的寒意尚未褪去,县衙内的大堂却早已人声鼎沸。徐圭言端坐在堂上,头戴乌纱,身披官袍,手握惊堂木,目光冷然地注视着跪在堂中的浮玉。

浮玉神情疲惫,双手规矩地放在膝上。他抬头看了徐圭言一眼,眸光复杂。

他并未辩解,似乎知道今日的局势凶多吉少。堂外围满了百姓,耳语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压抑的喧哗。

“浮玉,”站在一旁的陆明川开口,他语气平静,但透着几分逼迫,“你可知罪?”

浮玉平静地看向他,“奴不知何罪。”

陆明川冷冷一笑,目光扫过堂内:“昨日有人举报你与城外流寇私通,甚至意图为他们打开城门。你可承认?”

浮玉脸上满是愤慨:“此事全然是污蔑!浮玉生为县令府人,忠心耿耿,绝无此举!”

陆明川却不为所动,语气更加冷冽:“你说没有,那为何有人亲眼见到你与流寇接触?浮玉,我再问你一次,你可知罪?”

浮玉双拳紧握,低头叩首:“奴婢冤枉!”

陆明川缓缓转身,将目光投向堂上的徐圭言,声音沉稳却犀利:“县令大人,您可知您的奴仆是流寇吗?”

此话一出,堂内一片哗然。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渐起。

徐圭言拇指轻轻在眉头处刮了一下,,她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逼问扰乱心神,只是抬眼淡淡看了陆明川一眼,随后微微一笑:“陆县尉这话未免太过了。浮玉虽是我府中人,但他是否为流寇,还需定夺。”

“县令,我有证人能够证明他是流寇。”

“什么证人?”

陆明川等的就是徐圭言这句话,他一招手,一排昆仑奴被压到堂前。

“他们是浮玉的同伴,”陆明川咄咄逼人地说,“他们是一伙的。”

“你们认识他吗?”徐圭言看着一排跪在地上的昆仑奴。

昆仑奴们互相看了一眼,而后一齐摇头,“不认识。”

徐圭言头转向陆明川。

“他们都是昆仑奴,而且昆仑奴组成的流贼在通往西域之路上,抢劫过往的商队,我有认识的商队老板,他可以出来指认。”

徐圭言知道陆明川这波是冲自己来的,想看看他还有什么把戏,“你把商队的老板叫来,让他来指认。”

陆明川没想到徐圭言如此配合,于是将那人呼上来。

不久,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秦斯礼一袭青袍缓步而入,走到徐圭言面前。

徐圭言坐在堂上,目光静静地注视着秦斯礼,背往后轻轻一靠。

昨日他们分别后,徐圭言刚从街上归来,刚坐下饮了一杯热茶,半乐就跑进来说陆明川来了。

她起身走到门口,着实有些奇怪,毕竟两人已经见过一面了。

“陆县尉怎么来了?”徐圭言淡然开口,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您给我拜年,我也自然要来拜年”陆明川垂下眸子,行礼后直起身子,“顺便谈些正事。”

“正事?”徐圭言挑眉,“什么事?”

“流寇之事。”陆明川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抹深意。

这也太突然了,徐圭言不明所以然,邀请陆明川进了正厅,两人喝着茶,闲聊几句后才又回到重点事物上。

“为何突然要管流寇之事?”

“敌军已在城外虎视眈眈,若此时城内再生内乱,岂不是让敌人有可乘之机?守城之战,最忌内外不齐。若流寇藏于军中,暗通敌军,后果不堪设想。此事非小,若不尽快处理,恐防线未破,城中先乱。”

徐圭言觉得陆明川这个理由过于牵强,流寇最多不过二十多人,如何和城内的县兵人数相比?

这简直就是杞人忧天。

转念,徐圭言就想到了浮玉,她看着陆明川,这不难联想,如此紧要关头提出这种意见的人,肯定是有问题的。

“那你想怎么办?”

“我已经派人抓了潜入军中的流寇,还想明日升堂时,县令能为百姓主持公道。”

徐圭言笑笑,这是给她埋坑呢。

“好,明日再说。”

两人正说话间,彩云突然从外面跑了进来,脸色苍白,眼眶通红,连话都说不利索,她看到陆明川后,一下子慌了神,什么话都不说。

根据她的神情,徐圭言当下判断出浮玉已经被抓了,但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支开了彩云。

等陆明川离开后,彩云才说清楚了怎么一回事。

徐圭言不意外,只是陆明川出手这么快,她没想到。如果李林说的是真,再加上陆明川如此明显的行动,他叛变的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她看着陆明川,两人嘴角都有不易察觉的笑。

徐圭言收回目光,看向秦斯礼,“你可认得他们?你可曾被流寇所劫?”

秦斯礼微微拱手,声音沉稳有力:“县令大人,我的商队确实曾经路遇过流寇,被流贼所抢。”

徐圭言皱眉,看着他不说话。

“秦郎君,你看你还记得是哪些人抢了你?”陆明川在一旁引导着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