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迷津渡 > 第9章 第九章

第9章 第九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行人出了太学,来到了附近街上的燕来居。这家小店刚开了半年,主打涮肉,还有些小菜和酒,价格不贵。太学的学生吃腻了饭堂的大锅菜,有时候就会来这里打打牙祭。

一群人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落了座。七个人吃三钱银子,着实有点捉襟见肘了。萧浚野寻思着这么多人都是自己带来的,不好逮着小静王一只羊薅秃了,便道:“酒钱我出吧。”

都是穷学生,一个月补贴就那么点,想吃点好的都不方便。袁窈道:“要不还是省着点吧,把钱花完了怎么过?”

严硕大大咧咧的,道:“没钱了就上他姐夫家蹭饭去,实在不行就下地挖点东西卖了,我家还有摸金校尉的牌子呢。”

这个改不了的大嘴巴子,萧浚野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让他别什么都往外说。袁窈一诧,有点意外,不过确实像他们干得出来的事。

萧浚野不想被他当成没下限的人,低声道:“都是以前的事,兄弟们已经金盆洗手了。”

袁窈笑了笑,没说什么。杨笙从后头过来,一见是他们来了,露出了笑容道:“吃点什么?”

萧浚野刚才踢球就找不着他,没想到他在这里,道:“你还在这儿干呢?”

杨笙露出一点虎牙,道:“闲着也是闲着,来活动活动。今天鸭血打折,来点?”

萧浚野花别人的钱不心疼,大方道:“行,你也来坐,一块吃点。”

杨笙摇了摇头,低声道:“当值呢,歇着扣钱。”

小静王拿着菜单翻了半天,就要了一个铜锅涮肉。他翘起了二郎腿道:“四盘羊肉,两盘鸭血,两盘百叶,三盘白菜,两盘豆腐。”

严硕失望道:“就这么点,喂鸟呢?”

小静王把菜单一撂,无情道:“那再加两盘白菜,不够吃的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就严硕一个大肚汉,扎着猛子吃一会儿一半就没了,何况还有这么多大小伙子呢。萧浚野口袋里没闲钱了,今天要是充了大方,剩下半个月就得吃萝卜块炖萝卜条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正在犹豫,袁窈掏出一块碎银子道:“我出三钱,多买点肉吃吧。”

萧浚野还有点要面子,不好意思让他头一次来就出钱。严硕的眼睛已经放出了光,道:“那太好了,兄弟们敞开来点,这算你入伙钱了!”

小静王轻咳了一声,示意他这话可不能这么轻易说。严硕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转头看萧浚野,都听他的意思。昨天袁窈还刚帮他挣了个大面子,萧浚野要是再把他挡在外头,也实在太冷漠了。他道:“行,这回你出大头,下回有钱了我请你。”

众人欢呼一声,把剩下的钱全买了羊肉。一会儿功夫,黄铜火锅点起来了,高汤在里头咕嘟嘟地冒着热气。萧浚野抱起酒坛拍开封泥,斟上了上好的汾酒,爽朗道:“欢迎袁兄入伙,以后谁欺负你跟我说,兄弟罩你!”

袁窈微微一笑,道:“多谢。”

小静王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觉得也行。众人举起酒碗,碰在了一起,道:“干杯!”

庭院里的梧桐叶子长成了浓郁的绿荫,跟屋檐连在了一起,枝叶外是蔚蓝的天空和丝丝缕缕的白云。太学里传来撞钟声,一群啄食的麻雀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上午的算学课上完了,李夫子把书整了整,道:“最近经算课讲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日子不讲新的内容了,剩下的课时拼在一起,每个月多给你们五天假期。”

学生们本来打瞌睡的打瞌睡,挠头的挠头,闻言都精神起来了,纷纷欢呼起来。

“好哎——”

李夫子微微一笑,等学生们静下来,又道:“假不是给你们白放的,剩下的都是实践课。利用课上学的知识想办法做一门生意,三个月之后每人交一篇论文上来。”

李夫子名叫李益,早年在工部管营造经算,后来身体顶不住调到了太学,自从教这帮猴崽子算学之后,感觉心更累了。他们都是官贵家的子弟,觉得做生意实在有辱斯文。一人小声咕哝道:“我爹大小也是个当官的,让人抛头露面亲自去赚钱也太丢人了吧。”

李益听见了,严肃道:“士农工商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一环,你们将来要成为公卿大夫,就得理解各行各业。提醒一下,下个学期实习工匠,每人做一把锤子。来太学读书,想十指不沾阳春水可不行。”

他们上学期实习课刚学了耕种,一群大少爷去郊外开了一片地,亲自拿着锄头挖地、浇水、施肥,弄得浑身脏兮兮的,种了一堆大萝卜。大厨房十文钱一斤全收了,到现在还没吃完。学生们没有实习课盼着机会出去玩,有实习课又抱怨连天,觉得夫子就是故意为难他们。

李夫子走了,学生们东倒西歪,不知道该怎么交作业。孔钺等人觉得就是穷折腾,勾肩搭背地去大厨房吃饭了。杨笙经常在燕来居帮工,根本不用操心这事,把自己日常干活的经验记下来就行了。萧浚野觉得挺有意思的,道:“咱们一起吧,做点什么生意好?”

严硕和周钰已经凑过来了,小静王靠在桌子边,小懿倒骑着椅子,袁窈侧坐在萧浚野前方。屋里的人都走完了,严硕兴奋道:“开个小饭馆吧,我出十两银子。”

他就想自个儿吃东西方便,没想开饭店有多麻烦。小静王冷冷道:“谁做饭,你下厨啊?”

严硕挠了挠头,道:“我不会啊,请个厨子好了。”

小静王从抽屉里掏出他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地打着道:“请个厨子一个月至少开五两月钱,就算开火锅店不用厨子,食材每天都得进新的,变质的得扔了,这都是正常损耗,一天光备菜多少钱?店铺费多少,盘盏多少钱,伙计帮工费多少钱?开个店一两个月根本养不起来,前半年都是赔本赚吆喝,你有多少功夫和本钱,敢投这么大?”

严硕意识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把头一缩道:“算了,当我没说。”

周钰对此没什么兴趣,就想敷衍着把功课交了,道:“要不然就卖烤红薯吧,我找人弄几个炉子,红薯还便宜,存得住。”

虽然这样是亏不了了,但也挣不到什么大钱,而且让他们一群贵族子弟站在街边卖红薯,也够掉价的。小胜道:“哥,我刚才听见孔钺说,他们要开个胭脂铺子,咱们太差了是不是不行啊?”

孔家在朱雀大街上有好几间铺子,孔国丈一早就是开水烟铺子起家的。那两个二世祖跟家里要钱开个小铺面不是难事,大家不想被他们比下去,面色凝重起来。

周钰沉吟道:“投入太大了不行,周转周期太长不行,损耗高了也不行。”

严硕有些烦躁起来,道:“这不行那不行的,那怎么办?”

小静王道:“先别想那么多了,每个人能出多少本钱?我最多出二十两。”

萧浚野寻思着怎么也不能输给孔家的狗熊兄弟,本钱少了什么也干不成。他道:“我也出二十两。”

严硕没多少钱,憋了半天道:“我出十两。”

周钰看他们是想干一票大的了,叹了口气,道:“我也出十两。”

小静王打了一下算盘,在繁华的地方盘个铺子做小生意,三个月租金起码就得一百两了,这还没想买什么呢,就已经成穷光蛋了。

袁窈开口道:“那我也出二十两,我有个提议,你们看行不行。”

众人都看向了他,袁窈道:“我来的时候从家里带了些茶叶。我爹让我给他朋友送一些,现在还剩了不少。有我们云南特产的滇红,还有我平时爱喝的庐山云雾茶、君山银针和碧螺春,咱们开个茶水店怎么样?”

袁三公子进京的时候,光行李就拉了好几大车,到底是镇南王的儿子,用的东西都差不了。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起码不用花钱上货了,而且茶叶存个一年半载也没问题,简直太适合他们了。小静王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点,沉吟道:“烹茶品茗倒是挺风雅,日后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

他毕竟是王爷,也是要面子的,要是让他上街去卖红薯实在太过分了。他道:“那在哪儿开?”

袁窈想了想道:“朱雀大街往北通往牡丹园,现在正好是看花的时候,游人多,女孩儿也多,咱们在那里开店肯定能赚。”

小静王忧虑道:“没那么容易吧,一开始局面很难打开的,光养铺子也得半年才能有起色。”

袁窈看着他们露出了微笑:“怕什么,你们就是活招牌啊。”

那几个人都是皇亲贵胄,长得又帅,消息传出去,肯定有人慕名来看他们。严硕双手捂胸,紧张道:“什么意思,卖个茶而已,还要我出卖色相?”

周钰无情道:“没你的事,人家要看也是来看美男的。你这么五大三粗的,干点重活就行了。”

萧浚野寻思着那条街是长安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道路两边的店铺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孔国丈就是在那里发家的。他道:“那边的租金挺贵的吧,咱们这些钱够么?”

袁窈风淡云轻地道:“先去看看吧,相中了再谈价格。”

众人觉得也好,正好下午没事出去逛一逛。萧浚野驾着马车,带着兄弟们去了朱雀大街。阳光明媚,大街上熙熙攘攘的,风里飘来牡丹沁人心脾的香气。街上的行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少人戴着牡丹花,姚红、魏紫、孩儿面,浓淡不一,透着一派太平富贵的景象。

六个人挤在马车的两个窗户跟前,就像一窝毛茸茸的雏鸟,探着头往外看。

周钰道:“你看那家店怎么样,贴着纸出租呢。”

严硕奋力把脑袋伸出来,张望道:“你往边上挪挪,哪家?”

小静王道:“太大啦,租不起。”

周钰觉得小静王一直跟个管家婆似的,故意抬他道:“太小了没气势,静王入伙,门面不得撑大点?”

小静王又想省钱,又不想落了面子,还不甘心功课交的不好,着实为难。袁窈忽然出声道:“你们看,这间怎么样?”

萧浚野回头一望,街道左边一间铺子门面开阔,临街有两个窗户,竹帘子卷着,能看见里头的情形,空间不大不小,能放十来张桌椅。这原来是一间面馆,老板五十多岁,搂着个大笤帚正在门前扫地。萧浚野看了一眼墙上贴的纸,道:“老板,铺子出租么?”

老板应道:“租,年纪大了,想回老家了。这铺子还有半年到期,九十两银子便宜转了。”

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九十两半年确实不贵。萧浚野兴奋起来,下了车招手道:“先看看再说。”

一群人涌进了店铺,屋子坐西朝东,北边是柜台,西边是厨房,要是盘下来可以改成茶水间。后头还有个小院,带着一座隔成三间的屋子,可以住人,也可以当库房放点东西。

众人感觉挺满意,已经有点喜欢上这里了。老板说最少租半年,萧浚野寻思着他们只需要三个月,实在不行到时候转给别人就是了。这地方这么繁华,肯定好出手。

萧浚野又带着人去别处看了一圈,发现在租的铺子最合算的就是那间面馆了。他把车停在阴凉处,跟众人一起商量:“就那里了,怎么样?”

严硕道:“可咱们现在只有八十两啊。”

萧浚野道:“不行我找姐夫借点……”

他虽然这么说,眼睛却看着小静王,试图让他多投点钱进来。小静王则转头看天,坚决守着自己的钱袋子,多一个铜板也不投。

萧浚野拿胳膊肘碰了碰他:“静王,五分利,帮帮忙。”

小静王拿出了一贯的推辞,无情道:“不是我不帮忙,我的钱都借出去了,还没收回来呢。”

萧浚野觉得他就是不看好自己,哄他道:“万一赚了呢,你入股多,挣的不也最多么?”

小静王扬了扬嘴角道:“要是亏了,我不也赔的最多么?何况这只是租铺子的钱,桌椅板凳,茶壶茶碗,修缮改造,哪一样不要钱。后面要投的还多着呢,你打算找谁打秋风?”

众人一时间一筹莫展,周钰叹了口气,道:“那还是卖红薯好了。”

这时候几个人从街对面走过去,是他们太学的同学。一个太尉家的儿子,两个他亲戚家的子侄,后头几个仆人怀里抱着一堆东西跟着经过。一人看见了他们,扬声道:“萧兄,你也来这儿实践啊?”

萧浚野勉强扬起嘴角,道:“先看看,你们要做什么?”

那几个人家里不差钱,已经把店盘下来了,道:“就前头,接盘了个字画铺子,没事看看书晒晒太阳,清闲。”

萧浚野喔了一声,道:“那你们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