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呵呵笑道:“是难当大任,还是不敢呀?将军尽管放手去做。有我在,谁敢置喙?”
我对着亲兵们扬手一挥:“还不赶紧恭喜你们将军!”
亲兵们很给面子地恭喜黄权。一番七嘴八舌过后,我抬手压了压场面,让吃饭吃得差不多的亲兵们都出去忙。
剩下我们两人在军帐中,黄权再对我行礼:“将军实在抬举黄某了。黄某何德何能,得到将军如此信赖?”
我笑着扶起他:“永安初定,我正需要值得信赖又有能力的将领。将军若对自己有信心,便接下我的军令。若是没有自信带好永安水军,夏侯称倒也不勉强。”
适度的激将效果良好,黄权当即郑重表态:“将军若是信得过,黄某今后唯将军马首是瞻!”
“那就好。”我笑,“不过当务之急,先要解除永安之围。昨夜之事,让我再次确信诸葛丞相不可小觑。”
他盯着我道:“将军认为昨夜的蛮族偷袭是西蜀诸葛亮所为?”
我淡然垂眸,轻轻点头:“蛮族目标明确,且无意谈判。若是因为我们闯入他们地盘而与我们冲突,不该是这种态度。”
黄权沉声道:“夏侯将军果然好眼力。黄某也正想提醒将军,那些蛮族的来历,黄某或许略知一二。”
他告诉我,早在刘备和诸葛亮还没有接受刘璋邀请入川之前,他就知道在南中一带有些蛮夷部族能够驯化野兽为己所用,十分勇猛善战。昨夜他听到那些蛮夷部族的语言,是他过去在益州各地辗转从未听过的,加上野狼,便有此推断。
我也赞同他的推测。这些蛮夷部族大概率来自南中郡,也就是诸葛亮南征平定孟获之乱的那个南中。诸葛南征发生在刘备病逝之后,那时候黄权已经投降,自然无法知道详细情况。
“诸葛亮其人,善于笼络人心。既然他收服了孟获,从西南蛮族当中抽调精悍战士为己所用,合情合理。”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蛮族前来偷袭我们,是因为诸葛亮发现了我们援军的行踪么?这才是最要紧的。
我再不敢大意,时间一到便催促士兵开拔,加快了行军速度。此地距离永安城已经不远,最多再有两天路程。我不想再遇到什么麻烦。
大半天的加速赶路,直到天快黑了才找到营地扎营。营地还没搭好,派出去的探子回来禀报:“将军,我们遇到一队自称是永安守军的人,领头的人报上名号石苞,请求见将军!”
我颇为吃惊,赶忙让探子把人带来。果然见到一队身穿魏国军服的骑兵,为首者正是司马懿麾下的石苞。
这一见面真是又惊又喜。我感觉石苞松了一口气,而我自己也是松了一口气。
行李相见后,石苞迫不及待将永安的现状告诉我。
诸葛亮这次进攻永安,号称水陆并进三十万大军,不用想也知道是虚张声势。整个蜀国加起来也没有三十万兵力,别处也不可能一点兵力都不配备。按照营地的规模来推断,司马懿认为至多六万人,战船千余艘。
就算是这个数字,也是大军压境了。永安的兵力并不算多,石苞告诉我目前城内兵力大约有一万人,战船四百左右。城内的粮草并不充盈。蜀军兵力占据优势,围城已经有两个多月,粮草的补充非常有限。
“目前唯有水门可以趁夜间偷偷出入,人数不多的话,不太容易引起蜀军注意。将军派去的信使,十多天前也是从水门入城。司马将军命他原路返回去寻将军,告知城内现状。算算日子,将军差不多这几天该到了,司马将军不放心,再令我前来迎接。”
“原来如此。”我思索片刻,“但我并未见到信使返回,或许早已遇害。杀死他的人,说不定正是昨夜偷袭我们的那些蛮夷。”
石苞吃了一惊:“将军昨夜遇袭?”
我将昨晚的事大概说给他听,他果然脸色变了:“那些人应当是诸葛亮麾下的南中兵!这些蛮夷战力强悍、神出鬼没,还能驱使野兽,十分难缠。诸葛亮的大军虽然没法破城,这些蛮夷却能潜入城中作乱。永安城内也深受其害。”
我心中更沉。想不到,我本以为解围永安,只需要与诸葛亮斗智,万没想到还要与他手下的蛮夷斗勇。
我跟司马懿加起来,能够斗得过智勇双全的诸葛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