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103章 一〇二、皇宫内宴

第103章 一〇二、皇宫内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何晏点头,又笑:“你今天把御前演奏的机会次让给他,是为了弥补上一次在司马家的宴会上抢了他的风头?”

我抿了一口酒,低声道:“平叔,看破不必说破。”

我俩心照不宣,等夏侯惠回座,何晏主动代替我大夸特夸了一通。夏侯惠行礼向我俩道谢,嘴上虽然不说什么,气氛终究是顺畅不少。

“说起来,大司马已有数年未曾回京。就连先帝大行,因为东吴鼠辈趁机进犯,大司马也未曾离开淮南防地。不知这次会在京师停留多久。”何晏看着伴驾在曹叡身侧的曹休,感慨说道。

我暗自觉得曹休其实也不会在京城停留太久。确定了接替曹真的驻防人选、议定今后的战略决策之后,他也应该会像我一样,很快便辞别皇帝返回驻地,与妻子家眷的团聚也仅限这段短短的时间。这个时代武将夫妻聚少离多已是常态,因而长期驻扎在防地的武官们,多半都有姬妾外室陪在身边。

而我和陈庆在江陵城的文武官员们看来,就是少见的异类。

何晏随即话锋转向我:“不知叔权这次能在京城住多久?”

我顾虑着夏侯惠,微微一笑,答道:“不会太久,最多再过半个月就要返回江陵。其实若没有大将军突然病殁,我定然早就回去了。算算日子,我此番回京已经足足两个月。江陵军务虽然托付给了可靠之人,我终究是有点不放心的。”

何晏点头,用郑重的口吻称赞我:“叔权投身戎马、征战疆场,为大魏守土拒敌,为陛下分忧解难,英雄谋略,实乃何晏所不能及。何晏敬叔权一杯。”

我笑着接了他这杯敬酒,嘴上自然也免不了一番客套。刚放下酒杯,夏侯惠忽然也举杯向我敬酒:“兄长征战在外,威名远播,声震朝野,夏侯家门楣有光,父兄在天之灵定然也会欣慰。稚权敬兄长一杯。”

“稚权客套了。咱们一门兄弟,我与季权、幼权随军在外,二哥与你在京城出仕,正该互相帮扶,荣耀家门。武将的功业容易被世人所见,在京仕官不显山不露水,容易被人看轻。但天下终将一统,四海终会太平。武将的时代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今后夏侯家的名望门第,或许不在我们这些武将身上,更寄望于你啊、稚权。”

我很少有机会对六弟说这么一番话,既有推心置腹的鼓励,也有想要改善关系的尝试。夏侯惠没有辜负我的殷切期待,难得露出微笑,淡淡对我道:“兄长的教诲,稚权记住了。兄长和弟弟在外征战,稚权也会辅佐二哥守好夏侯家,谋求晋身朝廷,报效国家。”

我们兄弟对饮了一杯,何晏抚掌笑道:“何晏插在这里,倒显得多余了。说起来,稚权的文章在你们兄弟几人当中,也是做得最好的。虽说不如我何平叔,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看来你家要出名士咯,叔权。”

靠着何晏的插科打诨,这场宴会倒是意外促成了我和夏侯惠之间的关系缓和。夏侯霸都没能做成的事,倒是让何晏不知不觉做到了,我内心颇为感谢他。

因而看到他遥望金乡公主时落寞的神情,我心里愈发不是滋味。几年过去,他们两人依旧不尴不尬地拖着。听说是郭太后不同意,曹叡也没办法,只是安抚何晏和金乡,耐心再等一等。

可是要等到什么时候,郭太后才会同意,谁也说不准。

其实我这次回京虽然已有两个月,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郭太后。三年不见面,太后郭女王并没有明显衰老的迹象。虽然贵为太后,她仍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曹丕的丧期也早就已经过了,她的穿着并未刻意趋向保守,一身绛红色的宫装甚至压过了身着明黄色衣裙的毛皇后。而郭太后的气势魄力更非柔弱的毛皇后所能比的。二人同在一处,高下立判。

我知道曹叡喜欢的就是毛皇后这样温婉贴心的女子。但这样的毛皇后显然在后宫之中无法掌权做主。恐怕曹叡的后宫,说了算的还是婆婆郭太后。

而郭太后的亲生子曹晟,这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皇子,眼看他健康成长,乖巧地跟在母亲身侧一同出席宴会,我更感觉如坐针毡,本能地不安。

这对母子的存在,终究不知今后会对曹叡的天下产生何种变数。

宴会持续到晚上。御赐宫宴之后,众人谢恩出宫,各自回家。整场宴会我刻意降低存在感,避免出风头。这场宴会的主角不是我,也不应该是我。

宴会的主角是曹休和他的家族。这是曹叡给他的殊荣和礼遇。

陆陆续续出宫时,柳奂宛如幽灵般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假装引路,悄声告诉我:“陛下将大司马的外甥女留宿宫中。”

我顿时明白了。

曹叡不是让我娶曹休的外甥女,而是他自己纳了那姑娘。同姓不婚。即便血缘疏远,他也不方便纳曹休的女儿或者曹家的侄女,便选择了他的外甥女。

我心中翻江倒海,怀着极度复杂的心情跟着女眷们和弟弟回了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