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一人之下]东君一诺 > 第63章 明月别枝

第63章 明月别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

青年的声音很轻,眼底却藏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执拗。“——就是一见钟情呢?”

他曲着一条腿,随意盘坐在临溪的一块巨石上,自上而下地垂眸凝望过来——按说是极具压迫感的俯视姿态,可或许因为彼时月色如水,他整个人都浸没在这样的月色里,无形间便中和了周身的锋锐气场,比起端坐施问的上位者,他看起来更像是个疑惑不解的求知学徒。

……虽然但是,哪有这样对一见钟情的对象说话的?

陈芫有点头痛,但表面上,仍然不避不让、冷静地回视了过去。

“为什么这么觉得?”

虽然这样问了,但她也没指望对方能立时答得上来,飞身上跃,眨眼间就上了石台。

片刻之前,她并没有要与青年拉近距离的打算,但此一时彼一时,以刘红中的病情推算,她还得在碧游村修身养性至少两个月——现在只不过刚开了个头,这个问题要是不立时解决,那接下来这段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自处。

青年的视线追随着她的动作,迟钝地落到了身侧。

夜半更深,万籁俱寂,唯独脚下流水潺潺,应和着心跳,错漏地敲出连绵不断的音节——她靠得未免有些太近了,近得甚至可以感知到她肌肤上蒸腾的暖意,有那么几秒钟,马仙洪大脑一片空白,像是嵌错了齿轮的机关,几乎能听见脑内传来生涩空洞的报错回音。

可是一见钟情,哪里来的什么为什么?

他犹自茫然,陈芫却没有要等他反应过来的意思。

“我问过姥爷,不是他要我来的碧游村。”她声音平缓。“你是在罗天大醮上注意到我的、对吧?”

这句话半真半假,她其实没有问过毕渊,然而单看他白日里对她提及陈朵时的态度——姥爷甚至多一个字都不许她问——比起邀她到碧游村,毕渊显然会更倾向于把刘家兄妹打包送到临海。

马仙洪没有反驳。

事实的确如此,炁体源流继承人要参加罗天大醮的消息一出,异人圈集体地震,他当然也在第一时间做好了准备——奈何张楚岚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他的重心便不由自主地转移到了周围人身上。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才对她……

青年的表情有些过于好懂了,陈芫眼尖地觑到他脸上一点恍然神色,心知是有所误解,抢在他开口之前,截断了他的回答。

“刘五魁出发之前,你对她说了什么,还记得吗?”

那当然是记得的。

他只是遗失了某段记忆,又不是真的脑子不好使——恰恰相反,或许是由于失忆的缘故,现存的部分反而愈加清晰,是以不止记得,甚至还能把当时当刻的语气都还原得纤毫毕现。

当时的刘五魁十数年来头一回要与兄长分离,兼之忧心兄长病情,翻来覆去背了八百遍邀请词,临了又满怀不安地来问他,如若医生不肯来,那又该如何是好?

而他当时对她说——

“你当时对她说——有治无类、天下为公。”女生眸光微虚,语调几乎与他脑内回忆重合,不急不缓地悠然复述道。

“仙童子亲自去请、她是临海陈家下一任掌针人,不会不来。”

【仙童子亲自去请、她是临海陈家下一任掌针人,不会不来。】

*

临海陈家,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用针的。

虽然说是中医世家,但中医发展数千年,体系庞大而驳杂,单凭个人的有限精力,皓首穷经也无法掌握其中的所有知识——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有成为全能选手的潜力和意愿——同一个病症,千百种解法,针灸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对于医生来说,并不算什么非掌握不可的手段。

但曾几何时,在香火最鼎盛的时候,临海陈家的确是有掌针人这么一个说法。

这具体就要追溯到当年先辈起家那会儿,针灸这门学科,相传起于伏羲,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的传承完善,直至唐代,才第一次得到正式认可,成为唐太医署下设四医科之一。

而陈家先辈,恰恰是这门新设医科的,第一位针博士。

他在任期间,应当做得很是不错,十分平稳地度过了官场倾轧勾心斗角,致仕归乡的时候,当朝皇帝不止赐金赐物,甚至还依依相送,问说‘卿亦效孙师,羽化登仙去??’。

羽化登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因为先祖有这样的背景,子孙后辈们便不敢懈怠,不管会不会使,总之装备一定要有,是以‘腰悬针囊’就成了陈家子弟标配——但光这样,人人有针,却还不足以解释‘掌针人’的独特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