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禹行的父亲江明朗大学毕业后考了公,仕途很顺利。
江禹行还有一个姑姑,据说姑姑的脾气不太好。
而江禹行的父母是大学同学及恋人,大学毕业后,经历很多挫折和考验后才结婚。后来,他母亲吴承雅辞去老师的工作,创办了教培机构,事业一度做得很大。
从世俗的眼光看,从小镇走出去的吴承雅似乎配不上江明朗,他们门不当户不对。
可是他们战胜过世俗的眼光,走到一起,结为夫妻,还有一个聪明优秀帅气的儿子。
然而,这场世俗之战是持久的,最终,他们落败了。
*
江禹行坐起来,伸出右手,在喻言眼前晃了晃:“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喻言笑了笑:“没想到你会跟我说这些。”
“他们离婚十几年了,我妈早已看开,我爸再婚,还生了一个女儿。”
喻言瞪圆眼睛,愤愤道:“你爸——果然痴情的是女人。”
江禹行见状,笑了起来。
“我为吴老师鸣不平,你还笑,没良心。”
江禹行坐起来,忍着笑:“对,我爸就是个没良心的。”
“你——”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初中时那么调皮,除了处在青春叛逆期以外,还因为你父母的关系。”
江禹行点头。
“所以你长大后就不想待在家里。”
“那时我家里人就想我考公,我不想,我就躲远远的,出国留学,回国后也没留在江城。”江禹行顿了顿,“当然我到外面去,也不全是因为家里人相逼,我还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那你为什么又决定回来?”
江禹行侧头盯着喻言看,笑了:“可能是倦鸟归巢。”
喻言听出他不想谈这个问题,也不追问:“好吧,我原谅你了,我已经不记得那个整我的江禹行了。”
*
喻言羡慕江禹行,还有吴悠然,因为他们能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可她只能得到父母一半的爱,因为还有弟弟要和她一起分父爱母爱。
如果能得到一半的爱,她也不会有什么怨言,至少公平。
可是,人心长的位置就是偏的,怎么会做到公平。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喻言都会羡慕那些可以完全拥有父母关爱的独生子女。
“你是大城市里人,父母都有好工作,你们家只有你一个孩子很正常。”喻言顿了顿,“比起你来,我更羡慕悠然,她可是我们镇上为数不多的独生女。”
“其实小舅是想多生一个的,只是舅妈——”
“身体问题?”
江禹行摇了摇头。
*
吴悠然的母亲赵云芝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可是长辈们重男轻女很严重。
小时候,哥哥们上学,赵云芝却要忙着做家务、照顾弟弟。她求了父母好久,终于有了上学的机会。她的成绩比哥哥弟弟们都好,可是因为她是女孩,在家里供不起那么多学生的情况下,她首先被父母放弃。
赵云芝小学毕业后就不再上学,可她依旧好学,只能拿哥哥们的课本自学。她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女孩,早早到各个乡镇摆摊卖货,挣的钱还要贴补家用。
后来,赵云芝嫁给了吴承林,丈夫待她很好,两人有什么事都有商有量的。只是有一件事,无论如何她都不答应,生下吴悠然后,她发誓绝不生二胎。
在当时小镇居民的观念中,女人怎么也得生个儿子,生不了儿子会被人嘲笑一辈子。
吴承林倒不是想让妻子生儿子,只是觉得家里有两个孩子热闹一些。可赵云芝死活不肯,还说他可以离婚再娶,让别的女人给他生孩子。
后来,吴承林妥协了。
赵云芝之所以不要二胎,是因为她想向世人证明,女孩子照样可以读书上大学有好工作有出息。
为了女儿,赵云芝不辞辛苦,给了女儿一个相对充裕的物质保障。她让女儿去城里学舞蹈、学书法,从小带她见世面。
赵云芝的辛苦没白费,吴悠然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
*
喻言由衷称赞:“赵阿姨真是女中豪杰,好羡慕悠然有这样的妈妈。”
江禹行盯着喻言,仿佛有千言万语,但无法说起。
喻言读懂了他的心思:“我妈妈也很好,真的。”
江禹行转过头去,望着远方:“其实独生子女的烦恼也不少,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很高,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学这个学那个,说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水满则溢,物极必反,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
喻言一惊,原来她一直羡慕的独生子女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楚。
“高中时,悠然的成绩一直不错,考个重点大学没问题,你知道她为什么只上了个二本吗?”
喻言摇头。
“舅妈给她的压力太大,高考前她都处在高度紧张中,一度失眠,高考时没发挥好,离重本线差40几分。”
喻言听说过这事,但并不知道吴悠然的压力来自于她的母亲。
“舅妈让悠然复读,她死活不肯,两人闹得很僵,那是悠然第一次反抗她的妈妈。后来,舅妈妥协。悠然上大学后,家里人对她管教松了,这时她反倒会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这才下定决心考研,通过努力得到了现在的工作。”
“别人逼迫和自己想要,结局完全不一样。”喻言嘿嘿笑,“怪不得你在大人面前乖巧懂事,在孩子群里却是小霸王。”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来这里,这里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天空更纯净,星空更美丽。这里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江禹行侧头微笑,“还有很多珍贵的人。”
喻言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自己应该是他所珍贵的人吧,不是最珍贵的,但至少有那么一点珍贵。
她窃喜,故作镇定:“那你以后可以常来看看。”
江禹行点点头:“你呢,还在为昨天的事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