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阿大安排了一堆事儿以后,小王爷就开始着手编写自己的员工培训手册。正准备用小胖手抓起笔的小王爷猛然间想起“自己还是个文明,不会写字”。其实,小王爷每天看着母妃给姐姐启蒙,已经偷学了不少字,但是作为有一个纨绔梦想的小王爷怎么可能暴露呢?
最后自然是小王爷口述,由笔墨来代笔。这种明明认字还要假装不认字的日子,也真的是不容易。所以小王爷干脆顺水推舟,同意父王给他找先生启蒙了。注意仅限启蒙,能认字、写字就足矣。
认字的纨绔应该也没啥,毕竟纨绔也可以分三六九等,他赫连云谦只是个有文化的纨绔而已。
不管什么食铺,重点的一定是食品安全,就是卫生问题。首先,跑堂的小二哥都要统一着装,也就是员工制服,这衣服也不能埋汰了,必须勤洗勤换;其次,就是掌勺师傅、跑堂小哥的个人卫生,指甲里不准有垢、要勤洗手等等。
小王爷给食铺定制了餐具,这个时代的陶瓷工艺已经很不错了,高逼格的餐具才配的上他的店铺。不仅如此,他还订购了一大批的皂角,用了油的餐具,没有皂角可是清洗不干净的。
想了想,他让人给阿大传信,再去安排一下,每个庄子自己也种点皂角,这可是必不可少的耗材,往后的用量会越来越大的。
最后就是这食为天和绝味天下的品牌标志,两个食铺针对的目标客户可不一样,这食铺的标志也必须有区别,不然这高端客户不是就会有被怠慢的感觉吗。小王爷不善画,所以他去求姐姐帮忙。
小玲珑很高兴能帮到弟弟,她一口应下小元宝的请求,顺便还把刚编好的平安扣送给他。小元宝的小胖手握着平安扣,保证到“我一定爱惜它”。
好不容易把后续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小王爷才发现今年的夏天已然到了末尾。没有冰饮的夏天着实难熬,小王爷为了来年的日子能好过一些,决定把冰饮给苏出来。
端木王朝的冰窖多是用的河湖水直接冻成冰,小王爷很嫌弃这种没有经过过滤、消毒的冰,所以只和大家一样用这些冰摆在室内降温,为了生命安全,不干净的东西,坚决不入口。
可食用的冰可是很昂贵的,不说小王爷准备推出的白开水冰,就说现在贵族用的硝石制冰,那价格也是离谱的贵。所以这冰饮的推出肯定是高价收割,等第二年,一定有无数的仿造着,就说民间,舍不得那些柴火钱,就用江河的水直接冻点冰也是能卖的。
这冰卖不完也能在食铺用凉菜、凉面、凉糕消耗掉,所以这冰窖一定得要建。小王爷挥挥手,让人给阿大再去送个信,既然都有庄子了,那就顺手再在庄子里扩建一个冰窖。
没过多久,原在帝京的长公主也收到了影卫的消息,这瀚海小王爷好像又在倒腾什么,她不明白,为什么冻冰前,要先把水烧开,这样不是又费柴火、又费时间吗?
不过这瀚海小王爷似乎在吃这一道上极具天赋,上次那个红灯笼的秘制酱料就很不错。反正他的生意也没做到帝京来,那帝京的生意不如她来做。朝廷是挺缺钱的,皇室也缺钱,有钱的是朝廷里那群蛀虫;但是偏偏,现在还拿这些蛀虫没办法。
重生以来的长公主几乎每天都在发愁,千疮百孔的国家,哪哪都需求缝缝补补。她吩咐黄字部安排人,以岚富贵的名义在帝京置办庄子,庄子安排全盘照搬瀚海小王爷的,无论是红灯笼还是冰窖。至于那个秘酱,她搞不定,御膳房的大厨总能搞定的。
虽然有点不厚道,但是为了赚点银子,似乎别无他法。长公主觉得自己非常厚道了,只在帝京抢了小王爷的生意,就连她的封地,她都没安排。而且帝京这生意她做的,小王爷就未必做的了。
可惜长公主也没想到,现在的小王爷压根儿就不打算在帝京开他的连锁,没搞明白情况,就往政治中心冲,那可是找死的行为。虽然从瀚海王夫妇的只言片语中能感觉到他们家和端木帝的关系不错,但是这端木王朝并不太平,与其跑到帝京去当显眼包,不如去其他地方闷声发大财。
小王爷最近闲的发慌,虽然有很多事儿,但是都不需要他亲自下场,闲不住的小王爷干脆跑去庄子上当监工,路过榨油坊的时候,他看见那沿着墙堆积起的、成堆的已经榨过的油饼,他一拍脑门儿,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这些废弃的油饼可是好东西,拿来发酵好就是上好的肥料。端木王朝的土地是真的缺肥,如果地够肥,这粮食产量还能更进一步。他今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油菜花,等到明年第一批油菜籽成熟以后,就可以制作出一大批的油饼肥。用油饼肥肥地,再接着去种油菜花,这亩产一定可以提高不少。
这种油菜花的地倒也不用每季都用油饼肥去肥,大量的油饼肥可以用到其他庄稼上,最多两年他肯定可以把瀚海城的耕地的肥力给提高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小王爷安排人赶紧去做,可不能浪费了这些油饼。走到榨油的生产线,看着锤油饼的铁锤,真亏青壮年的力气够大,不然就这7.5公斤、15公斤、20公斤的榨锤都拿不动。
这个工序必须要改进,毕竟现在还只是小批量,以后那几万亩地的油菜花要全靠这种工艺,要不是大批量找工人,要不就是人手不够等着油菜花烂掉。
小王爷想了想,让人招来匠人,他也不知道这改进的工具到底应该怎么做,但是他知道他要做什么。所以他告诉匠人“需要实现和榨锤作用的工具,但是不能一次只锤一两个油饼,需得要十余个才好,而且这工具还能是减少人力的情况下能锤出油,锤的还要够重,不然这油饼就榨不干净。”
他许诺这些匠人,谁能想出办法来,奖励文银100两,其他参与的人每人有5-10两。要相信在这个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朝代,100两白银的重赏足以让人拼尽全力了。
还没等匠人们想出办法,小王爷之前定的鸳鸯锅就已经做好送到府里了。虽说他是准备做冒菜店,但是考虑不同人的口味,他在这冒菜店里融合了些火锅店的元素,比如鸳鸯锅、蘸碟。
等瀚海王夫妇和小玲珑坐到桌前,就看到眼前比脸大的碗,这碗一半是菌汤,一半是红油,扑面而来得香味儿让人食欲大开。除了这大碗,每人跟前还摆了三份蘸料,一个是芝麻酱的,一个是香油加蒜末的,还有一个是加了红灯笼秘制酱的。
等小王爷讲了这冒菜的吃法以后,小玲珑第一个捧场,夹起一片羊肉,在芝麻酱里一滚,再往嘴里一送,这味道果真惊艳。看着小玲珑的表情就知道小元宝倒腾出来的东西味道不错,瀚海王夫妇也开始动筷子了,他们更喜欢这红油锅里的菜,配上香油加蒜末的蘸碟。
一顿饭,一家四口都吃撑了。
“你这红汤的味道更好,还不容易被仿,为什么还要做菌汤的?”
“不是谁都吃惯了红灯笼的,这菌汤给老人、小孩儿不是很好。不怕他们仿,这菌汤锅本就清淡,更有需要蘸碟。”小王爷的三种蘸料都是混合调料,不知道配方,绝对仿不出来。
绝味天下比食为天还容易开起来,因为食为天还是需要个掌勺的大师傅,但是这绝味天下压根儿不需要大厨,只充足的菜籽油就成。
目前最特色的调料,红灯笼(辣椒),他并不把打算做成垄断,只是他现在不敢把种子推出去,生怕所有农户一窝蜂的开始种辣椒,没人种粮食还得了?等他的食铺都已经站稳脚跟了,他再把这辣椒种子扩散出去,“经济作物”的价格终归要比粮食贵一点,能帮寻常百姓多赚点钱也是好的。
不久后,知道这小王爷又折腾出来一种人间美味的长公主,很是无奈,光是听,她都想要亲自去尝尝这种闻着都能流口水的吃食到底有多好吃。
可她又不好让下面人去偷,毕竟这东西市面上都还没有,万一被人抓了现行,就变成他们天家父女不放心瀚海王,日夜监视对方了。总不能为了一口吃食让君臣离心,长公主只得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但是忍不住对这小王爷有些碎碎念。
在王府每天和父王斗智斗勇、抢母妃的小王爷,可不知道自己无形中招惹了皇帝的长公主。在祸害完了瀚海王的梅园以后,他终于收到了庄子的来信,他要的锤油机做出来了。
果真不能小瞧这些匠人,不过三两个月,他们就把他要的锤油机做出来的,是卧式的加工工具。一次可以放10个油饼在榨膛中,然后在油饼的一侧塞进木块,然后利用吊着的撞杆撞击木块之间的一个三角形楔块,这撞击就形成了捶打的效果。
为了让这些东西耐用,好些零部件都用的铁制品。幸亏他手上银子多,还能撑得起这样多的用铁量。
匠人们做的锤油机很实用的,虽然他们不懂势能,但是他们懂得高处坠下会有带来很重的力。就是借用这样的力去捶打,打下来时榨膛中横放的木块会对油饼产生挤压的力量,随着这个力量的不断增加,油就被榨出来了。
听下面人的汇报,这工具虽说操作起来也需要些力气,但是就连寻常的农夫都使得。而且这加工的器具,效率可比纯人工高了太多了,一台锤油机一日一夜可加工上百斤菜籽油。
小王爷小手一挥,奖金从50两变成了100两,并让这个匠人继续对现有的农具做改进,如果改的好,被他采用了都能拿10-50两银子,也说不一定还能升个管事的位置。
小王爷刚过完四岁生辰,瀚海王就准备启程去帝京朝拜了。瀚海王妃则镇守瀚海城,她请了父亲一家来王府过年,正好小元宝要找他外祖父帮忙。
刚启程的瀚海王还不知道帝京发生了一件大事,若不然他怕是要带着兵去勤王了。
这事儿说起来,还是因为贵妃闹着不让皇后和嫡皇子回宫,皇帝怎么可能理会她。满朝上下谁不知道皇后才是皇帝心头朱砂痣,虽说皇帝没有直接册封四皇子为太子,但是这名字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不知道起因是什么,皇帝在贵妃寝宫和贵妃大吵了一架,有宫侍传出说,皇帝对贵妃怒吼到“孤从此以后不会再踏足你这明月殿一步,少商便是你这辈子唯一的依靠,祈祷你儿子身子骨强健吧。”
瞧皇帝这话说得,好似三皇子不是他儿子一样。夺门而出的皇帝没隔几日就传出身体有恙,早朝也免了。帝京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老百姓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窝在家里。
再然后,就听说丞相连夜进宫求见皇帝,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人从里面抬着回了丞相府。又隔了半个月,皇帝亲自去泰和园接回了皇后和四皇子。
长公主乖巧的坐在一旁的软塌上,看着父皇握住母后的手,仔细讲着他在宫里这段日子的历险记。说是历险记,不如说是皇帝自愿中招,然后反手将了丞相父女一军。
被皇帝气狠了的贵妃,脑袋一热,让人给皇帝的吃食里面下药,虽说不会影响皇帝的私生活,但是皇帝这辈子休想再有其他子女。贵妃的打算可不止如此,她给宫外的丞相传信,让他将皇后母子永远留在宫外。
丞相收到传信才知道自己女儿干了什么好事,丞相可不觉得她这番动作皇帝一点都没察觉到,感觉到这是皇帝给他们家设的局,可他的蠢女儿已经跳进去了,他已然无法置身事外。
还没等丞相想好,要不要除去皇后母子,皇帝身边的王公公就压着贵妃身边的侍女到了丞相府,除了这侍女,还送上了一个空了的药瓶,这侍女是贵妃的陪嫁侍女,是丞相家的家生子。丞相看到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马跪地喊冤,“刁奴误主!”
王公公是端木帝身边的人,哪能不知道这是李丞相准备让着侍女背锅,毕竟家生子哪怕丢了自己命也不敢背主,因为她老子、娘、还有兄弟都还在府里呢。这不重要,他顺势请丞相去宫里,李丞相知道就算皇帝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此刻也不会动他,毕竟这满朝的官员,十之七八都是他的朋党。
只是为了让皇帝消消火,怕是要让步些问题了。丞相心里心思百转,面上确实一副悲伤又气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