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0号管理员[无限] > 第11章 万佛寺(十)

第11章 万佛寺(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一如既往的不爱说话,所以沉默是厨房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沉默里她似乎有些尴尬、有些局促。

殷淮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缓解她的情绪,好在今天的食物简单,很快就做好了,没有让这位妇人难受太久。

饭桌上,边吃殷淮就边把手机拿出来,给他们看万佛寺的规矩。

同时不忘对他们叮嘱两句,不要去挑战规则。

“我们知道的,知道的,淮姐姐不要担心。”

李姜似乎早先就听说过了,她还顺着殷淮的话还补充了一些。

略一想,殷淮就找到了她的信息来源:应该是从李姓老人和李柿那里听来的。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但没有李姜知道得详细,互有补充。

吃过饭,感受着回升的温度,殷淮还就着艰难的环境洗了个澡。

过去这么多天,因为过于寒冷,洗澡的时间间隔较长,今天又劳动了一下,很不舒服……

等到一切结束,躺到床上,盖上被子。

殷淮才听着李姜的呼吸声,开始回想今天的遭遇。

在殿内不够谨……

明明刚看了规矩,为什么会不过脑子的直接向左走?思来想去,殷淮也没能得出一个结论。

而且,游览守则里要注意的不少,最好提前理一理加深印象,以防突发情况下错误应对。

明天至少得穿一个浅色的衣服,沿着门的右侧进入,先迈右脚……杀生手是什么?

还有不知道叩拜有没有什么没有言明的忌讳……不不,我不一定要上香……

竹林里那些不认识的植物也奇怪,长得太快了,它是否也有特殊的含义?

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不过答案不重要……殷淮叹口气,想到今天依旧是空号的号码……能打通毛师傅的电话,坐车离开才是要紧事。

思绪纷飞间,困意袭来,她的意识很快就沉入梦境。

……

第七天,积雪消融,今天是万佛寺开庙的日子。

天刚亮,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妇人的喊声、男人们的吆喝声……

因为他们也要参加,同样是早早就起床,开始拾掇自己。

但他们似乎不是很想一起走。

严峰今天是要和殷淮做相同的工作,所以紧紧跟在她身后,其他人则直接分散去找他们各自熟识的人,打算一同上山。

其实在一起更好……她张了张嘴,面对几个背影,终究还是没有把这话说出口。

村长点了殷淮,让她和昨天见过的那部分女性村民一起,候在厨房打下手、端菜。

严峰则是跟着男性一起等着摆桌放椅,听到这个分工,他的脸色更加灰白。

考虑到这人在之后还算听话,没闹出什么幺蛾子,也没说出她不爱听的话,于是找了个时机宽慰他:“你遵守规则就好,不要慌乱,今天我们就能离开了。”

他抿着嘴微微点头,但没有回答。

重新投入使用的石板路,相较昨天,好走了很多。

今天端菜的多是妇人,就殷淮一个小姑娘。

她们一路交谈一路问,问殷淮的家庭情况、学业情况、恋爱情况等等。

虽然问得多,但言语和措辞并未让人觉得冒犯,所以殷淮也真真假假的回答了,收获了不少的怜爱与关心。

趁此机会,殷淮隐晦的询问了她的困惑,妇人们同样热心的回答了。

“上香?每个人都要上,不然不能吃饭。”

“拜佛的姿势不标准也没啥,咱们都不是文化人,到时候有个老辈子还在那儿教你怎么拜的,不要担心。”

“你说竹林底下的草?哈哈哈,小姑娘,那可不是什么草,那东西我们这儿叫扁竹叶,它叶子跟竹叶一样长长扁扁的,它其实是种花,就这两天要开了,好看的嘞……”

随着路途的缩短,万佛寺的一角呈现眼前,正如妇人所说,铺了满地的白花相当好看。

它们一串接着一串,盛放在从长扁叶子中伸出的枝条上。

形似鸢尾,却更加小巧,白色打底,黄色斑点和蓝色条纹点缀其上,香味浅淡,几乎没有。

繁茂却并不喧宾夺主,花朵和青翠竹林一起簇拥着寺庙,各色和谐。

凸显出一种昨天还没有的、能洗涤心灵的安宁感。

殷淮回头望去,来路上人头攒动。

有几位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被人搀扶着走在中间,前面是扛着桌椅和其他物件的壮年男性,后面是各个年龄的香客结伴而行。

他们正说着、笑着,缓慢上行,准备参与进万佛寺的盛宴。

殷淮跟着其他人一起去收拾厨房,食材也到了,顺带安置好。

很快,那几个老人抵达这里。

他们互相间不用开口,熟练度拿上东西,开始各自干活,同时嘶哑着声音分给她们其他的工作。

有人烧火,有人去石磨上加水加豆子……殷淮还是端菜。

但这些活得等她们先去拜完佛再来做。

检查了自己的衣物,嗯,浅色的,然后检查了衣兜,确定里面什么都没有……手机早被她放在厨房的篮子里了,殷淮充分相信“不可偷盗”的威慑力。

从大门右侧大跨步走进大殿,她就看见,已有老人等候在此。

前面有三个人,他们上香叩拜时,姿势都各有不同……在姿势上好像确实不那么讲究,不用非常标准,不过上香三人上的都是不同数量的香。

这点肯定有什么讲究……

终于轮到她,老人眼皮一掀,看了一会,问她:“不是村里人?”

殷淮点头。

“那你听着,我给你讲。”

老人说话并不热络,但条理清楚、嗓音和缓,

“上香有规矩,三炷为己,六炷为两辈,九炷福三代,我们这里不上十三炷香。”

“烧香要先点,不用杀生手,就是要用你不常用的那只手点香,然后那只手拿香,另一只拿烛……”

“烧香后叩头,膝盖、手肘、头着地,以头敬顶礼……”

殷淮认真听完,老人又问她,

“你烧几炷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