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和少爷住村里 > 第12章 分歧

第12章 分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满满?”

“我的小名……只有她这样叫我”

叶满的名字,是父母期望自己幸福美满,庄稼小满。大满则溢,不满为空,最好是小满。父亲就是喊自己小满。

历万洲的妈妈,应该也是这般期望吧。

“你知道我妈怎么形容我做陶瓷吗?”

历万洲摇摇头。

“她说,烧窑看天吃饭,和种地的农民一样哈哈”

“损不损?但我知道,她只是希望我过得好,最好坐办公室里冬暖夏凉不用风吹日晒”

“你的母亲虞小姐,是大家闺秀,我妈是一个淳朴、没有太多见识的农民,但她们,都把‘满’字赋予我们……无非是希望我们美满,小满”

历万洲眸光微动,眼神闪烁,嘴唇微不可察的颤抖,许久后,轻轻一声“嗯……”。

下了飞机,叶满顾不上历万洲,急忙回村接着赶货。

上海耽搁了几天,这下时间更加紧张了。只不过,临走时叶满嘱咐历万洲:

“晚上回来睡……不忙就来村里帮忙……”

像是从一个世界跨进了另一个世界。

村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些利益至上、不择手段的阴谋残害,暂时被需要高度集中投入精力的瓷器绘制抛却脑后。

订单是一组茶具和几个盖碗,前些天晒干的坯可以先去素烧了。

电窑放在东侧的屋子里,一米半乘一米半大小,能放的坯体个数有限。所以有大批量需要烧的货还是要去专门的门店。

素烧的温度在800℃—1000℃,包括加热烧制时间和降温时间。不同的泥不同的时间,但大概在10—20小时。

叶满这一批是桃花泥,接近泥土的颜色,是他惯用的做山水茶盘的泥种。

因为素烧,泥巴挨着泥巴不用考虑间隔。叶满将空间尽可能利用起来。

烧窑有意外。

开裂、碎裂、手取时的磕磕碰碰,搞不好还会炸窑。柴烧也同样如此,因松木的灰烬落在器具上,能形成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惊喜,也有意外。

装进窑炉后,需要控制升温曲线。

根据坯体干湿程度和厚薄程度,调整前期的低温烘干时间,分为烘干阶段、升温阶段、反应阶段、熟成阶段:

先设置50分钟,温度升到160℃ — 再30分钟升到220℃ — 60分钟升到340℃ — 80分钟升到650摄氏度— 80分钟升到800℃至1000摄氏度。

总共5个小时,加上降温共10个小时。

“嗡嗡——”

手机震动不停,是赵老先生。

— 小叶先生,还是最喜欢你大屏幕上展示的那一套啊,整个风格富有创意,又不失典雅贵气,可否预定一套?

— 可以,不过可能要排到下个月中旬,您能接受吗?

— 没问题的。

— 好的,这套总价是3888元,预定金1000,需要包装盒另外加50元。

— 好,我先付下定金吧,包装盒看情况要不要吧。

— Ok

在陶溪境摆摊,因为售卖的产品种类有限,所以叶满一般把茶具摆出来,后来发现,年轻的游客没有太多钱,而且一套茶具实在不好携带,便拆开来卖。

而一些平价的水杯、咖啡杯等器具,就在小红薯上卖。

红薯账号上的产品图,大多是把瓷器放在手掌上拍摄。除了那天雨夜中的背景有些不一样,其余的也基本是一个简陋的阳台、或是普通的茶桌。

是不是要买个好点儿的单反相机,弄点拍摄场景呢……

dy平台上,很多大主播的视频内容是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在06年时,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前自己穷的叮当响,且是独身一人。现在,为何不借助历万洲,来试一试呢?

然而,自己的跃跃欲试,遭到了历万洲无情的冷水。

又是晚间,历万洲总是披着星辰回来,他那一身黑的衣服,像是承载星辰的夜空。

东侧茶屋,用于取暖的炭盆,放在茶桌底下。

两人相对而坐,历万洲右手放在茶桌上,修长泛白的手指捏着一只青花杯子。

咕噜咕噜咕噜……

壶里的水已经沸腾,腾腾的蒸汽飘向远处通风的窗户,恰好从两人面前穿过,像是一道隐隐的屏障把两人隔绝。

白色的水汽像是一层磨砂玻璃,将他敛收的气质模糊的柔和了些。

“你用不着暴露在镜头下……”

“我没有觉得暴露在镜头下是什么不好的事啊”

许久的静默,叶满按掉不断加热的水壶。

端下来先把盖碗润一遍,再取来茶叶,把滚烫的热水注入。

而对面的人,从带回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文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