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桃溪浅处不胜舟 > 第39章 第 39 章

第39章 第 3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此举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晓战事,借百姓的力量,自然而然地推进征伐。

然而十日后,战局陡然发生惊人逆转。

原本节节败退的乙宛军队,以少敌多,将往西进的战线推回了乙宛与大虞交界的杨晴水岸。

飞骑来报:乙宛精锐炮火攻势凌厉非常,其火炮威力惊人,射程极远,大虞骑兵难以近身。敌军趁夜奇袭,焚毁我军营粮仓,物资损失惨重,难以估量。

朝堂上顿时又掀起血雨腥风。

“乙宛地处偏远,闭塞且资源匮乏,缘何骤然拥有如此多炮火炮台?实在不合常理!其火炮威力远超我军,莫不是乙宛有神兵相助,否则怎会短期内军力大增?”

飞阑道长微微皱眉,双手合十,缓缓开口:“依贫道之见,此乃天数变动,恐非人力所能左右,定有妖邪暗中……”

“妖道妄言!”冯寿一听,顿时气得浑身发抖,颤声指着他,“你这是蛊惑人心、扰乱朝堂,如此荒谬之语,怎可轻信!”

殿中骚乱,左右互视,无人不觉荒谬,但都不敢妄言。

飞阑道长冷笑一声,不紧不慢道:“冯大人,国师之位乃是陛下亲封于我,您如今这般言辞,莫不是在指责陛下用人不当?”

冯寿被反咬一口,瞠目惶然,颤巍巍地跪拜下来,额头贴上寒意彻骨的地面,高呼:“臣绝无此心,恳请陛下明鉴!”

李兰英见状,上前为冯寿解围,恭敬道:“陛下,冯大人并无怪责之意。而且他所言也不无道理,以乙宛如今的形势,这背后极有可能有人在暗中援助。否则,以乙宛自身的实力,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组建起如此强大的火炮部队。”

晏元粱目光徐徐扫下,问道:“依爱卿之见,如何?”

李兰英斟酌开口道:“依臣愚见,北面头狼不死,狼子野心仍在。”

“你说宿戎?”

卢弘辞辩驳:“陛下,北疆局势稳定,宿戎王如今年岁已高,精力大不如前,手底下的几个部落为了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心力参与战局。再者,炮火炮台,这些先进的武装都是我大虞近二十年才刚刚掌握的技艺,宿戎长期以游牧为生、茹毛饮血,又怎么可能接触到这些军备和技术呢?”

柳江接口道:“卢大人所言极是,宿戎自顾不暇,确实不太可能是援助乙宛的势力。”

卢弘辞与柳江道不同不相为谋,此番柳江这般跳出来支持,很难让卢弘辞不怀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他的直觉倒是挺准。

接着,他便听柳江说道:“臣以为,西北战事如今波谲云诡,形势复杂,当派有经验的将领率兵前往,以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我军在战场上占据主动。”

“柳相认为,谁堪此重任?”

“臣以为,莫过于曹国公。曹国公常年征战沙场,经验丰富,对军事战略见解深刻独到。由他带兵前往西北,定能稳定战局,为我大虞立下赫赫战功。”

卢弘辞一听,当即反对:“不妥!曹国公常年镇守北疆,如今已是杖乡之年。此番要他跋山涉水,随军出征,一路颠簸,若是……若是延误了战局,就是极大的损失,实在不妥啊!陛下!”

柳江一笑,眼睛就会合起来,加上他淡眉淡目,杀人于无形,此时的口吻在卢弘辞听来,更是冰冷。

“卢大人方才也说了,北疆局势稳定,自然不需要曹国公过多操劳。至于年事已高,的确是个问题,总不好让国公如此劳累……”

他顿了顿,朝陛下道:“既如此,臣恳请陛下遣曹国公回京,安享晚年。如此,既能彰显陛下对功臣的体恤,又能让国公颐养天年,岂不两全其美?”

卢弘辞闻言,心中更加慌乱,暗暗捏紧了拳头。偏生在御前,不敢放肆,否则好歹上去狠狠揍柳江两拳。

晏元粱挑起眉,撑住膝盖,目光转向卢弘辞,问道:“卢卿,果真如此吗?曹国公也是这么想的?”

朝堂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卢弘辞的答复,周围同僚虽有侧目,却无一人敢出声相助。

卢弘辞算是看出来了,这分明是皇帝与柳相联手布下的“鸿门宴”。

曹国公若是不去西北领兵,手中的军权必然会被收回,只能退居闲职;可若是去了西北……眼下战局尚不明朗,敌军又如此凶悍,行军打仗本就是九死一生之事,归乡者更是寥寥。

卢弘辞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和无奈,端端正正地跪下,身体却忍不住微微发抖,说道:“这自然是臣的意思,臣实在不愿兄长如此操劳。但兄长虽然年事已高,却仍旧怀有一腔报国之志,从未有过丝毫懈怠。而且他对操习练兵之事,也一直兢兢业业,从未有过松懈。”

皇帝拍案,朗声道:“如此甚好!即刻拟旨,任曹国公为抚西大将军,从北疆调兵前往西北,即日赴任。务必尽快稳定西北战局,扬我大虞国威!”

钟鼓齐鸣,朝散人稀。

卢弘辞孑然伫立,孤影斜阳,萧瑟满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