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疯批美人[九零] > 第83章 第 83 章

第83章 第 8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九九一年初,农历腊月中旬,乔若首次拿的货售罄,已定的包括姚家华在内的供货方及时发货如期抵达,丝毫没耽误生意。

首批货清账后,扣除拿货的本金,纯利润比乔若起初估算的多了不少——她最初预定的售价,不乏远低于市价的,另外到年底了,蔬菜肉类都涨价,何况服装和电子品,别家都涨你不涨,顾客是高兴了,却会在同行间拉仇恨留隐患,必须愉快地随大流。

此外,从仝莹莹手里得到的那批录音机,销售行情很好,共卖出了四万多。

对于来源,乔若只半开玩笑地说是抢来的。

薛青她们早就猜着,那批货跟小货车是乔若一道弄到手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不能要那批货的利润。把乔若激得白拿货物和车,得是多大的事?不知道她吃了多大的苦,经历了多大的危险,这一笔必须一分不少全给她。

这样一来,乔若这边,包括无本的录音机在内的四万多,总利润三十万挂零,薛青等三个扣除店内一应费用,第一笔买卖各自净赚八万多,齐齐跻身富裕阶层,而到除夕之前,还有稳稳的一波可赚。

对此,乔若的实际感想是:要是在八十年代,这种买卖得到五倍十倍的利润是常事,看在遇到蒋奕的份儿上,她也就忽略不计了。

也是在这时候,乔若和仨小妞签了细致的合同。

她本意是和她们均摊本金,拿一成利润,等到她们可以独立应对供货方,合同终止,她不再掺和。

三个小妞儿一口拒绝,坚持维持之前她拿一半的情形,理由是乔若根本没往心里去的一件事:首次拿货的钱是她出的,卖完要给她本金被她强势否了,她们算是坐着就被带上道、赚到了大钱。

她们的态度很强硬:乔若要是不答应,就把第一批货的半数本金还给她,第二批货售完就散伙。

乔若啼笑皆非,说你们一人一份一万左右的订婚大礼,已经把本金还的七七八八了。

那三只恨不得一起揍她一顿,说每个人赚到的可是八万多呢,这压根儿就不是能混在一起说的事儿。

一对三磨叽了好几天,碍于三小只绑一起,从头凶悍到尾,最终是日后均摊进货本金、均分纯利润,乔若这个不耐烦到店里卖货的,负责录入店铺账目、定期做账目报表、接洽供货方,合同期限十年。

说起来,联络供货方目前只能交给乔若。供货方发邮件的表述方式还好,但也少不了电话联系,普通话没大范围普及,他们说的磕磕绊绊,随时能引发误会。三个女孩总不能百上加斤地学粤语,就算愿意学,也不见得有较强的语言天分。

乔若硬是被仨小妞儿强拉上了一条船,不过也不错,各司其职,各拿各提成,是不累心又长远的财路。横竖她有与设计师合力打造品牌的计划,一直绑在一起更好。

随着这件事落定,薛盼、尹国栋的案子结案送检,等待审判结果即可。

乔若的心情格外美丽,少不得与人分享——在家里喜形于色的话,对薛青不厚道,就到家门外踅摸,与赵经理喝咖啡、吃午餐。

两个人自乔若订婚后,经常电话邮件联系,成了很谈得来的朋友。

赵经理对此意外且惊喜,比乔若年龄大一截,最初真没想到能收获一份友情。

乔若是前世打底的缘故,跟职场女性不愁没话说,更有同理心,加上赵经理对她形象、性格的兴趣打一开始就很强烈,待人又真诚坦率,没道理推开走到面前的朋友。

在城中游转到傍晚,乔若带上食材,去了蒋奕的住处。

蒋奕这一阵相较而言比较忙碌,上午或晚上到珠宝公司,一去大半天或整夜,亲手打造钻戒进展很顺利,心情也很不错。

乔若并不在乎他在不在,置身于他常日停留的住处,已很舒心。

敲了两次门,没人应,取出钥匙开门进去,一眼就看到他,她笑,“真是的,总是听到敲门也不理我。”

“你开门比我应门省事。”蒋奕睨她一眼,“说八回了,还是改不了瞎敲门的毛病。”

“……尊重你还尊重出埋怨了。”乔若放下手袋,外套脱下来和手袋一并挂上,换上拖鞋,把食材放进厨房,洗净手后回到客厅。

蒋奕坐在沙发上,长腿伸到茶几上,手里一份晚报。

乔若到他跟前,拨开报纸,直接坐到他身上,手臂绕上他颈子,亲了亲他额头。

“又要耍流氓?”他轻笑。

“怎么敢。”乔若真就老老实实的。

有那么几天,两个人腻在一起的时候,她时不时淘气,将他往失控的路上拐。

一来二去的,他想开了,反过来折腾她,没两回便驾轻就熟。一起不好过,总好过他自己不好过,打量谁豁不出去呢?

就这么着,乔若老实了,以她不肯吃亏的性格,当然不会再引火烧身。

蒋奕把她搂到怀里,亲了亲她粉润润的唇,又辗转一吻,再缠缠绵绵地索吻。

她把下巴搁在他肩头时,他说:“没想到你过来,本打算煮碗面了事。”

由于胡建月送了她全套家具中的奢侈品,并且很合她心意,再加上下床走几步就能坐到计算机前,舒服得不要不要的。她在宅子里有了归属感,心甘情愿在家睡觉的日子越来越多。

他觉得这样也好,省得她来回跑,年底了,间或发生抢劫之类的事,不想她又把人打得入院再进局子做笔录。

乔若说:“今儿我给你做,吃乱炖。”

“一起做。”顿了顿,蒋奕想到她吃饭时有趣的小习惯,语声中有了笑意,“你是想吃乱炖,还是想吃冻豆腐?”

乔若笑出来,“有什么区别?谁叫你给我存了不少?”

“没区别,等下多放一些。”蒋奕揉一揉她的长发,跳到别的话题,“快过年了,有空一起去选烟花炮竹。”

“好啊。”

“晚上别走了,不然我还得送你。”

“嗯,不走了,跟你培养一起睡的习惯。”

蒋奕轻笑出声。

乔若也笑着,活泼泼的,略略坐直身形,亮晶晶地眸子看牢他,“我通过柳媚给你选了一批衣物,过年前就能收到。嗳,总算捞着打扮你的机会了。”

蒋奕笑意更深,“这也值得高兴?”

“当然了。”乔若抚着他俊脸,“这么好看的一张脸,那么好的身材,不打扮亏得慌。”

蒋奕自动把打扮转换为她照顾他,明明是费心费力更费钱的事,她却兴致勃勃,实在叫人心暖。

乔若偏一偏头,“说完吃的说玩儿的,说完玩儿的说衣服,是不是太俗了?”

蒋奕又是一乐,亲了亲她脑门儿,“那怎么着?诗情画意就算玩儿得了,也不能当日子过。”

“也是,比起你跟奶奶,我这辈子都是半文盲水平,还诗情画意,我连诗词填字游戏都做不好。”乔若显得一本正经的,“我主要是没信心,怕你嫌我俗,毕竟您老人家不是接地气儿的。”

“快滚吧你。”蒋奕笑得不轻,把她小脸儿当面团儿揉。

话说回来,所谓的不俗、浪漫,应该是需要仪式感的人的产物吧。

他和她不需要,他们就喜欢合伙对付柴米油盐粮食果蔬和盖房子,对了,还喜欢一起收拾人渣。

他们就是俗,喜欢可哪儿赚大钱小钱,也喜欢在需要嘚瑟的时候可劲儿嘚瑟,订婚宴正正经经办完了,婚礼更要风风光光地办,致力于让那些动辄嫉妒恨的人气得麻爪。

.

过年之前,如蒋奕所说,和乔若隔三差五去买些烟花爆竹,存到已经预备好的小仓库。

乔若主要的事由是和卢阿姨一起做并囤积食材,如豆制品、红薯粉条、年糕、糖三角、肉包、小笼包、豆沙包、饺子、馄饨、汤圆、炒面茶、炒各色干果。

忙活得兴致来了,又做了很多酥糖、锅巴、虾片、牛肉干、山楂糕、芝麻团、江米条、大麻花、老婆饼、鸡蛋糕等等。

卢阿姨过年有十天假,要初九回来,她怕几个女孩的饭菜零食没保障,早征得了她们的同意买了充分的食材,今年按照她熟悉并擅长的方式,筹备过年期间方方面面的食物,目的说来就一句话:正月里只要愿意,每一餐只煮或蒸囤下的食物也能过到元宵节之后,不论什么时候想吃零嘴,都能当下如愿。当然,在乔若家,已经是个个爱下厨,每天都少不得煎炒烹炸。

忙碌期间,卢阿姨和乔若在院中适合的位置搭建了防雨雪的顶棚,再在下面垒了一个灶台,一个面包窑。用大铁锅蒸豆腐年糕肉包之类的,一次可以收获很多,厨房里的小号锅就太让人着急了;面包窑不消说,用来做需要烘烤的食物。

这得益于卢阿姨精通这些,要是乔若自己来,大概灶台都能垒得四处露烟,面包窑更是她从没见过实物的存在,要不是卢阿姨科普,连人家历史格外悠久都不晓得。

可着性子忙忙叨叨,准备的食物不知不觉就太多了,倒也没事,既有大冰箱又有小妞儿们添的两个大冰柜,更有可密封的诸多瓶瓶罐罐和包装袋,需要保鲜的都能妥善存放,慢慢消耗就是了。

两个人这一波操作,时不时搞得食物的浓香飘出去老远,害得以蒋老太太为首的诸多邻居犯馋,忙不迭让家里掌勺的跟着做。

小孩子最受不了的是做糖、糕点、小吃的香气,不自主地到乔若家的大门前观望,一个个越聚越多。

乔若和卢阿姨委婉地挨个儿询问,弄清楚那些孩子没过敏的前例,才放心地分发下去,而只要分发就不会手紧,每个孩子都可以带回家和亲人一起吃。

两次之后,乔若请卢阿姨挨家问问有小孩子半大孩子的家庭,看有没有吃东西过敏的。她不喜欢一次次说车轱辘话。

卢阿姨把胡同里有孩子的人家转了个遍,结果很好,都是健健康康成长的孩子,吃吃喝喝全不需忌讳什么。她也少不得告知所有相关的家长原因,末了说得了准话就踏实了,往后若若再给孩子零嘴儿,也就不用悬着心了。

本是无心之举,却实实在在刷了一波好感,不少孩子的家长对乔若现在拼凑起来的一家有了很好的评价,再不人云亦云。做父母的大多如此,谁对自家孩子好,就对谁好感倍增。

而且说到底,乔若近期是没少往死里整人,但都是结怨颇深的,对街坊四邻最大的毛病也只是不爱搭理人。可那能怪她么?以前主动跟她说话的人,除了蒋老太太,全是打听她自身的八卦,换了谁会搭理?这种事,太容易想通。

乔若起先并不知道这些,串门只去隔壁,出行一律开车,根本不给自己和邻居碰面寒暄的机会。

可卢阿姨、贝之安常在街坊四邻间走动,自是不难知晓,少不得提一嘴。

乔若听了,一笑置之。小孩子么,绝大多数都可可爱爱,又快过年了,给些零嘴儿委实不算个事。

她和卢阿姨没忘记蒋老太太,分批次地把食物送到隔壁。

老太太的脸笑成了一朵花,直说自己提前过年了。

可不就提前过年了,只说做的豆腐,嫩的老的冻的全有,连带着又做了豆皮豆腐丝豆腐泡,一样不落地分出一些给老太太,其他亦如此。

面对可口的食物,老太太一团孩子气,享用零食时常满足地叹息:

“酥糖居然有这么勾人的香味儿。”

“锅巴是怎么做得这么好吃的?以前我都是一两块就管够。”

“诶呀,这江米条可真脆,甜度也正适合我。”

……

把贝之安和另外两个小阿姨笑得呀。

老太太如此,乔若家的仨小妞儿却是不同的态度。

薛青每每看到琳琅满目的美食,就犯愁地摸脸摸肚子,“我好不容易瘦到正常了,要是可着性子吃,半个月就胖回去了吧?”纠结得不行。

胡建月跟她大同小异,信誓旦旦:“我得保持身材,我得拒绝诱惑,我得控制食量。”

她们明白了什么叫幸福的烦恼。

贝之桃却跟乔若一样,想吃什么就大快朵颐。每天脑力体力消耗很大,吃多些也能全部消化吸收,毫无发胖的隐忧。

乔若选了自己和桃桃都有空的一个下午,结伴逛街。

论起来,自始至终,乔若最喜欢也最心疼的都是贝之桃,为她有着种种安排和打算。可在平时,不会显得对她特殊,时不时谈谈心罢了。

桃桃的路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心理阴影要自己一点一点挣脱,谁都不能陪伴帮助她一辈子,引导着她独立自信至关重要。

人只有自认足够强悍的时候,才能无惧无畏,甩掉过往阴影,不惧来日风雨。而这种素质,可不是时时宠着护着能形成的。

好在这小孩儿聪明得很,自己就能品出乔若的用意,也真的求知若渴,更幸运的是有那个天赋。

要说乔若穿过来最舒心的事,桃桃喜人的转变和进步排第一,薛盼终将锒铛入狱都要往后排。

蒋奕就不用说舒心与否了,他是她的现在和未来,不用急着下定论。

车子停在百货大楼近处的停车处,乔若和贝之桃挽着手臂闲逛。

街上熙熙攘攘,有了浓重的年味儿。

街边有摆摊卖春联窗花年画的,瞧着一派喜气洋洋。两个人走过去,算着乔若共有的三个住处所需量,货比三家后细细挑选,对联福字什么的数量略有富余就成,窗花年画则选了很多。没法子,太好看了。

接下来是买初三祭拜长辈的香烛、纸钱、冥币。顾家给原主的太多,无可回报,也只能做做场面上的小事。乔若跟桃桃照实说了,微笑,“不用多寻思,顾家妈妈和奶奶走的时间不短了,已经过了难过的阶段。”

贝之桃点点头,握了握乔若的手。她的异姓姐姐,一度是过于凄楚的处境,稍一想就心疼。

乔若笑着摸出一块巧克力,“蒋奕不准我多吃,你替我吃。”

贝之桃甜甜地笑了,巧克力入口后,说:“巧克力真不能是你那个吃法,姐夫也是为你好。”两人都扯证儿了,私下里她早已改口。

“不吃巧克力就想喝咖啡,横竖挨训,那我干嘛不多吃些甜的?”

贝之桃逸出欢快的笑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