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383章 病榻

第383章 病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臣已下了三次针,圣上仍神志不清,脉象如游丝悬露,只怕……”老太医嗓音发颤,大着胆子道,“是否该召太常入宫……”

“召什么太常!”成之染眸光一凛,低声呵斥道。

老太医迟疑地看向一旁的太子。

成昭远眉头一皱:“太医之意是……”

成之染横了他一眼,径自掀帘到外间,凌厉的目光从殿中扫过。尚书令孟元策,中书令周士显,领军将军温印虎,护军将军桓不识,诸位重臣一大早被她传召入宫,此刻都神色凝重,见她依旧眉头紧锁,只得生生将嘴边疑问咽下。

“常督护!”成之染唤常宁上前,吩咐道,“持我印信到京门,急召东郡王入宫。”

常宁不敢耽搁,当即领命而去。

众人都一惊,不由得面面相觑。成昭远正要开口,却又听成之染道:“领军将军温印虎,即日起入直殿省,总统宿卫。”

她音声泠泠,铮铮然有若金石。

温印虎顿首领命。

“温将军,”成之染喝道,“台城九门,即刻增派虎贲羽林把守。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请殿下放心!”温印虎到殿外传令,成昭远盯着他的背影,不由得抿紧了嘴唇。

成之染目光落在余下的几人身上,缓缓道:“圣上寝疾,朝会暂免。有劳诸君在此侍奉汤药,台省若有要事,务必报我知晓。”

话中是不容辩驳的命令。

孟元策与周士显对视一眼,拱手道:“能为殿下分忧解难,臣等岂有辛劳之理?”

殿中已天光大亮,成昭远终于开口:“此事可要禀报太后?”

“此事瞒不过太后,不过如今,还是莫让她老人家知道的好……”成之染目光移向内殿,凉意顺着笔直的蟠龙柱往上爬,高大的十二连枝灯已经熄灭了一半。

————

药炉腾起虚浮的白雾,混杂着铜鹤香炉的烟气,仿佛在殿中结成蛛网。成之染望着病榻之上的成肃,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奏章边沿。

她何曾如此长久地凝视父亲的面容,眼角眉梢的每一寸皱纹,都仿佛刻在她心底的沟壑。她不得不承认父亲已老去,那双素来锐利的眼睛此时隐没了锋芒,他垂垂老矣,与俗世旁人并无不同。

昏迷不醒的帝王喉间似有痰鸣,依稀像河水冰裂的调子,恍惚又仿佛承平三年雪夜,她在除夕寒寂中细细分辨的风声。

“殿下,该换冰帕了。”内侍捧着绿瓷盏的手微微颤动,他看到清亮的盏底,映出太平公主眼下黛色。

成之染将浸透的帕子绞出细流,凉水顺着手腕爬进袖管。这双手七岁拉开长弓,十二岁握起刀剑,沾了胡人和汉人的血,吹过陇外和岭南的风,此刻却连一方小小的素绢都拧不干。

许久她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抖,指尖触到成肃滚烫的额头,惊得她一缩,仿佛被蜡泪灼伤一般。

“太医何在?”成之染唤道。

老太医颤颤巍巍地入内:“殿下有何吩咐?”

“冰帕换了一整日,为何圣上仍高烧不退?”

“请殿下稍安勿躁,待过了今夜……”老太医并不敢说,皇帝如今能高烧,至少证明他人还活着,从他的脉象来看,只怕是时日无多。

成之染不耐烦地将人挥退。烛泪冷不丁爆响,火光闪动间,案上的半枚玉玦忽明忽暗,浅淡的血痕越发刺眼。

珠帘晃动,外间侍候的众人抬起头,见到散骑舍人江萦扇从内殿出来,年轻的面庞神色肃然。

“桓将军,公主有请。”

桓不识随她入内,望见成之染独坐在御案之前,目光流露出几分幽冷,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桓将军……”成之染似是喟然。

桓不识在她下首落座,打量她一番,谨慎道:“臣已遵照殿下之命,传令金吾卫申警戒严,以备不虞。如今城中安定,还请殿下放心。”

成之染微微颔首,将手中玉玦置于案上,腕间金跳脱发出轻响。她问道:“圣上在彭城之时,可有旧疾?”

桓不识流露出一丝难色,道:“昔日在军中,难免留下些刀剑旧伤。”

“只是刀剑旧伤?”成之染瞥了他一眼,道,“可圣上素来康健,怎会突然病倒了?”

桓不识犹豫许久,道:“殿下还年轻,可是难道忘记了,彭城忠武王病逝那年,才只有三十六岁。更何况如今,圣上已年近花甲。”

窗外传来沙沙细雨声,成之染数着檐角铁马轻响。铜片相击的调子,委实像极了马踏銮铃。

门外虎贲羽林换防的火把掠过,在殿中投下摇晃的影,依稀是幼时在京门江畔,三叔带她捉鱼归来时闪动的星光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